王鈺和“堅金王”的信息映射結合得很順利啊。
哪怕將信息流投入這邊,延遲很高,可終究是成了。
羅南對王鈺的作用還是很認可的。
以王鈺當下的層次,尚不能充分理解“堅金王”當年的經曆,卻能按照自身體會,建構起伏跌宕的基本情境,以及相應情緒,形成了一條基本脈絡。
這就很不錯了。
最重要的是,這個“堅金王大屍塊”的成功“寄生與調製”對象,在“十三區”這處扭曲的“時空瘤結”裡,真能起到一塊“磁鐵”的作用,吸附周圍時空零落的同源碎片,自動進行補完,並從中攝取一些零碎信息,自發調整。
哪怕幅度很小,終歸是有這個趨勢。
由此也可以證明一點:“十三區”最終成形,多半是有“霧氣迷宮”直接參與,而且現在也有微量的滲透。考慮到整體時空環境,“披風下的三隻貓”和“外地球”,還有“雲端世界”都極有可能以同樣的模式,在裡麵摻一腳。
也隻有這樣,屠格所說的同時連接“隔離區”、春城西南火山區和東七二五區的“時空甬道”,才有存在的基礎;“魔符”這隻神奇的“暗麵種”,才可能在“十三區”孕育;雲端世界的“爛嘴猿”,才能找到一個相對合理的來處。
至此也就可以勉力解釋,“魔符”與“爛嘴猿”之間的食物鏈是如何形成;“十三區”半夢境半現實的架構是由何而來;“往生之門廢棄)”為何會出現在這裡又被“動態時空地圖”所感應……
當然,很多答案仍屬於“大膽假設”的範疇,羅南讓王鈺過來,不就是要進行“小心求證”的工作麼?
王鈺在“求證”工作中的用途還不小,作為“堅金王”的“大屍塊轉生”,將他納入掌控,一是可以豐富“星空殘局”的細節,模擬趨近當年的曆史真相;二是可以將他與“酒蒙子”放在一起,重構李維在“披風下的三隻貓”時空架構中的尋寶路線,重點還是“深藍世界”時空結構——“尋寶鼠”再昏昧,也該有點兒記憶的。
這第三條麼,就是讓王鈺與羅南整理出來的“十三國”信息遙相呼應,可以借此進一步梳理“霧氣迷宮”。
“堅金王”對“虛空礦脈”,亦即古神力量本質逐級降解的資源,有極高的敏感度,這是武皇陛下給背了書的,嗯,李維也是很好的學習對象。還有,目前已經開始盤繞於夏城區域的“冥思神力虛無網絡”,對羅南也是個提醒——“開墾團”好像也利用這種方式,隔空定位、尋覓重要資源。
“霧氣迷宮”中埋葬的新神,“擬古”“逆行”“新域”三條路徑均有,其中前兩條路徑,也就是繞不開“古神資源”的,則占了大部分。如今有了王鈺,就多了一條可以做深層梳理的脈絡,隻看最終能整理出多少。
無論是哪條用途,都是需要很長時間的大工程,王鈺肯定需要在“前進基地”長期停留了。
羅南以後可能還會有什麼靈感,那也是以後的事。
至此,事先安排的事情告一段落,羅南的注意力跳轉到新情報上。
彆怪他多想,屠格那家夥拋出來的“夢劇場”概念,像是專門對他講的。那家夥究竟是什麼考慮,暫時不清楚,但對“夢劇場”這個名字,羅南頗有感覺。
憑空捏出感興趣的人和時空……資料上的“幻魘之主”確實在做這樣的事。
羅南又何嘗不是?隻不過零零碎碎不成體係,如今卻讓“夢劇場”這一詞彙,精準總結出來。他已經在想“夢劇場”在“禮祭古字”中的寫法,回頭要有針對性搜一下資料,以前怎麼沒看到過?
真的是常識嗎?
已經有相當大宇宙曆史和神明學知識儲備的羅南,深表懷疑。
不管怎樣,但凡結合“幻魘之主”的能力,“夢劇場”這詞兒以及它的內涵外延很有趣。以這種角度觀察,對羅南本人,還有他控製影響下的時空和生命,就有一套新的評判標準。
不說彆的,且看重回“前進基地”的王鈺,豈不正是在劃定的舞台上,按預製的角色“走位”?他有自我意識,卻因為羅南安排的任務劇本超出其能力水平,暫時隻能作為舞台道具,推一推動一動,純憑本能,稱不上什麼好的表演,希望以後會有所進步。
從王鈺本體向外擴,萬神殿中,一眾泥人土偶貌似虔誠,栩栩如生,是羅南參照“星門基建管理處”的場景,大致描繪下來。有點兒意思,也持續往裡麵填充細節,可它們終究不是生命,隻能成為舞台布景。
坐在不遠處的紹塞多,倒是有演員的資質。但初始衝擊過重,目前還在昏昧階段,不知道能不能從“牽線木偶”的命運中掙脫出來。
倒是萬神殿之外,那些衣衫襤褸的“逃亡者”們,並沒有被安排劇本,隻是辛苦適應這個環境,又慢慢地被這個環境同化,成為最賣力的演員——他們倒還有一定的自覺,想要跳下舞台,跑出劇場,一時卻還無能為力。
他們建構了局域性的“庇護所”,各自提醒,共同維持,然而決定他們命運的,隻在於羅南的善意與否。
還有分布在前進基地裡的那些關鍵目標,真神、洛元、墨拉,包括持續增加的其他“泥人”,都處在一個半真實半荒謬的運行邏輯中。
羅南沒有給他們安排劇本,也不是讓他們當布景和道具。而是儘可能地利用他們自身的記憶和性格元素,在有限舞台空間內,實現隨機接觸和互動。由此形成的應對模式,則因為提前注入的信息框架,相對趨近於現實,如同真人的自然反應。
當然也會有錯謬,但羅南暫時沒有糾正的意思。
他隻是觀察,看真實的人和虛無的人都披一層泥殼,在這也是半真實半虛無的場景中,會形成怎樣一套劇目,會否模糊掉真實與虛無的界限,產生足夠的驚喜。
完全由羅南控製的劇場和舞台如此,不由他控製,或不完全控製的更廣闊世界中,其實也是類似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