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收徒。好了,大典就要開始了,我們邊走邊說吧。”說著,荀況拉起莫聲穀的手向外麵走去。
對於被一個大男人拉住手,莫聲穀顯得有些不自然。快走幾步跟上去後莫聲穀便不動聲色的掙脫了荀況的手,接著問道“荀大哥,到底怎麼回事?”
雖然莫聲穀是在提問,但是作為知道劇情的人,莫聲穀已經大致猜到了。
果然,荀況的答案沒有讓莫聲穀意外。
“賢弟,那天你應該也聽說了,韓國丞相張平來我小聖賢莊了。這一次不僅他自己來了,同行的還有他的兒子,張良。”
聽到張良這個名字,莫聲穀不由得在心中暗道一聲“果然如此”。
“這幾天也不知道我師兄與張平之間說了什麼,我大哥竟然決定收這個張良作為自己的三弟子。”說到這,荀況的語氣顯得有些不解。
莫聲穀到底是個外人,所以隻是默默的聽著荀況在那裡說話,卻沒有回應。對此荀況也沒有說什麼。
很快,兩人便已經進入到了小聖賢莊的內院一座正堂之中。
來到這裡,莫聲穀發現此時這裡已經聚滿了人,同時莫聲穀發現在這裡的大多是男性,雖然也有一些女性,不過卻都是侍女打扮。而那些男子之中有老有少,不過卻無一例外的是一副書生打扮,這使得整個正堂內都充滿了一種儒雅的氣息。
“賢弟,你先在這裡坐著,我還要去招待客人,就不陪你了。”在為莫聲穀安排了座位後,荀況有些歉然的說道。
“沒事,大哥忙去吧,不用管我的。”莫聲穀毫不在意的揮揮手道。
“那我先走了。”見到莫聲穀如此善解人意,荀況不由得笑了起來,接著便離開了。
荀況離開後,莫聲穀便開始四處打量起來。
莫聲穀發現在場的大多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而那些比較年輕的儒生則基本上都是跟在一名老者身旁,顯然這些都是學生,跟著老師來湊熱鬨來的。
曾思作為儒家掌門,他收徒弟當然不會是小事。雖然儒家掌門之位不見得一定會由曾思的徒弟接掌,可是卻有很大的可能,所以許多人都想要趁此機會看一看,曾思所收的三弟子到底有什麼不凡,竟然能夠讓曾思親自收為徒弟。
由於大典還沒有開始,在場眾人便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閒聊著。莫聲穀在這裡並無熟人,所以隻能是乾坐著。
小半個時辰後,人群突然一陣騷動,接著莫聲穀就見到有些人入座,有些人自動走到了正堂的兩側站好,很快就把中央處空了出來,接著莫聲穀就見到曾思在一群人的陪同下從正堂後方走了出來,坐在了最前方的主位上。
接著莫聲穀見到一十歲左右的孩童走了出來,站在曾思身前。
“拜師大典正式開始!”一旁的司儀高聲喊道。
聞聽喊聲,曾思站起身走到一旁的香案前,向著前方供奉的孔子畫像還有儒家曆代先賢的牌位上香“稟告諸位儒家列祖列宗,今弟子曾思在此收徒張良,為我儒家傳人,望列祖列宗應允。”曾思跪於桌案前高聲喊道。
上完香後,曾思起身坐於桌案旁,接著那位小正太跪倒在了曾思身前。
“今有韓國張家之後張良,拜於儒家曾思門下。張良從小聰慧非常,為人孝順……”隻聽一旁的司儀開始述說起張良的各種優點來。
此時正堂內鴉雀無聲,所有人都在傾聽著,希望通過司儀的敘述來大致的了解張良的為人。
而莫聲穀卻對這些不感興趣,他此時正饒有起興趣的打量著張良呢。
與二十年後變成大帥哥的張良不同,此時張良不過十一二歲,還是一個小正太呢,長得也並不是很出眾。實在讓人無法相信,長大之後的張良會是一個帥哥。
拜師大典依然在繼續,並沒有發生什麼意外,很快大典結束。
“感謝諸位來參加小徒的拜師典禮,在下已經備下薄酒來答謝諸位的光臨。”曾思對著四周一抱拳,客氣的說道。
就這樣,宴席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