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之屠儘群雄!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半年時間過去了。這半年時間天下可謂風起雲湧,首先是李閥,之前與薛舉大戰,開始的時候薛舉大占上風,數次擊敗李閥,甚至就連李世民親自帶兵出征也沒用,依然被薛
舉打敗了。
不得不說在統兵打仗上薛舉的確有一手。可是薛舉沒有得意多久,突然在一天夜裡薛舉在自己的房間裡暴斃。對此薛舉屬下傳出的消息是薛舉突發疾病暴斃而為,不過卻有人猜測薛舉是被刺殺的,
而凶手正是李閥。
而對於這件事一些知道內情的人十分清楚,薛舉的確不是病死的,而是被刺殺的,至於凶手,正是佛門。
佛門可是要力挺李世民一統天下的,自然不會讓薛舉擊敗李閥,於是便派出高手暗殺了薛舉。
不得不說佛門的實力還是很強的,即便被莫聲穀他們殺了不少高手,可是還是有一些強者存在的。
隨著薛舉被殺,其子薛仁杲上位,可惜和父親相比,薛仁杲就差多了,很快便被李世民擊敗,最後更是死在了李閥手中。
在吞並了薛舉的實力後,李閥實力大增,並且直接建國,號大唐國,不過其他人也沒有閒著。半年時間是的竇建德成功的擊敗王薄,吞並了王薄的地盤,同樣實力大增,並且建立大夏國。此時大夏國甚至比現在的李閥還要強大一些,當然這是在不計
算佛門的情況下。
最後就是莫聲穀了,他的地盤也是增大了許多。就在輔公佑被滅沒多久,沈法興便選擇了投降。沒辦法完全沒法打啊,他的地盤幾乎被莫聲穀的勢力給包圍住了,而且兒子還在揚州軍手中,所以最後隻能
選擇投降。
此外便是杜伏威了,雖然之前他和莫聲穀發生過衝突,在攻打竟陵的時候被莫聲穀阻攔了。可是這次杜伏威在沈落雁的招安下,還是選擇了投降。
杜伏威不傻,他知道以自己現在的實力是不可能擋住莫聲穀的,與其最後兵敗身亡,不如投降,畢竟沒有人不怕死。
於是就這樣,莫聲穀兵不血刃的便吞並了沈法興與杜伏威。
緊接著就是林士宏了,他同樣選擇了投降,而這次出手的是宋閥和陰葵派。林士宏本就是魔門的人,當祝玉妍出麵勸降,再加上宋閥的壓迫後,林士宏無奈之下選擇了投降,因為他知道,如果自己不投降的話恐怕活不了幾天就會被
魔門或者宋閥的人擊殺。最後是蕭銑,被道門之人出手擊殺,頓時蕭銑的地盤大亂,而就在這時候韓信親率大軍出手,一共花費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拿下了蕭銑的地盤。最後襄陽
城的錢獨關還有其他小軍閥也都選擇了歸順,至於沒有歸順的,則是都被揚州軍給滅掉了。一時間莫聲穀勢力大增,南方一帶除了巴蜀還獨立在外,其他地方都已經是莫聲穀的地盤了,現在他已經算是當之無愧的南方霸主了,緊接著他便建立了大
華國。
對此佛門是頭疼不已,因為之前發生的事情已經讓雙方沒有緩解的餘地了,一旦莫聲穀一統天下,那麼曾經發生過的滅佛事件就會再次上演。
所以佛門也是豁出去了,佛門各大宗門的高手紛紛出山加入了李閥,準備協助李世民一統天下。
對此莫聲穀還沒有什麼反應呢,李閥內部就先亂了起來。畢竟李世民並非嫡長子,按理應該是由李建成繼位。可是現在倒好,佛門硬是要推李世民上位,可以說這件事首先威脅到的不是莫聲穀,而是李建成這位嫡
長子。
對此李建成自然不會坐以待斃,於是李建成也開始聯係各方勢力準備對抗佛門。
而李閥現在名義上的主宰李淵表麵上沒有出手,可是暗中卻是在幫助著大兒子李建成,倒不是說他討厭李世民,而是李淵不喜歡佛門的做法。現在佛門的做法顯然是在逼迫李淵改立李世民為接班人,作為一國之君,沒有人喜歡被威脅,李淵也不例外,所以恨屋及烏之下,李淵連帶著對李世民也有
些不喜了。
就這樣,李閥內部開始了爭權奪利。
對此莫聲穀是坐山觀虎鬥,現在他坐擁南方之地,完全是立於不敗之地了,不論是地盤還是實力,莫聲穀都比李閥強,所以他一點都不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