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人都加入參悟的行列。
他們這首詩中,感悟到了一種胸闊開張的大氣,更有一種奮發進取的精神。
同樣……這裡麵仿佛正有他們的理想和追求,“年時俯仰過,功名宜速崇。壯士懷憤激,安能守虛衝?”
他們參悟此詩,心中豪情萬丈,回憶起賑災的這段時間,心境契合下,那些虛空上的金色字跡,逐漸化開,化成精純的才氣,被酒樓中的眾人吸收。
修為節節攀升。
“你們挽救了災區這麼多生命,一首《壯士》怎麼夠?”
林亦沒有停留,他走到另外一張案桌前,又開始執筆蘸墨。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林亦的誦讀聲再次響起。
酒樓中的眾人猛地驚醒,呼吸急促,頭皮都麻到失去了知覺。
“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
轟~
當~
南蘇府上空再響驚雷聲,文道天音響徹整個南蘇府。
原本紙上的黑字,被金色的才氣覆蓋,躍然紙上,在虛空上沉浮。
甚至短短兩句,蘊含的才氣完全不輸《壯士》,甚至更勝一籌。
“這這這……”
“鳴府!”
眾人目瞪口呆,渾然沒想到太子殿下,竟然連續作出兩首詩。
而且後麵這首詩,更貼近他們的心境。
正如太子殿下所作的詩一樣,風蕭蕭兮易水寒,看似是描繪南方兩府災區的極寒之景。
但卻是在渲染他們馳援災區的蒼涼悲壯的氣氛。
事實上。
他們沒有抵達南方兩府災區之前,心中都做好了決絕的準備。
也許此去,有去無還,但仍然毅然前往,絕不回顧。
就像是太子殿下的上一首詩,那是他們的抱負與理想。
大衍有難,百姓受難。
學有所成,應當慷慨馳援,不負聖人先賢的學生之名。
兩首詩。
都蘊含壯士二字。
壯士,勇者!
英雄也!
林亦作詩完畢,兩首詩的全部精華,化成了這些浩然正氣蘊含的金色古字。
能感悟多少,就看他們的造化。
林亦沒有打擾這些沉浸在感悟中的眾人,悄無聲息的來到嚴雙武身邊,“噓,我們走吧!”
嚴雙武點頭。
林亦跟嚴雙武沒有驚動任何人,直接離開了南蘇酒樓。
沒有人注意到這一幕,都沉浸在參悟修行的當中。
不久後。
有人開口問道:“太子殿下呢?”
嘩!
眾人驚醒,他們環顧四周,卻發現沒有看到太子殿下的身影。
“太子殿下離開了!”
有人悵然若失,感覺魂兒都丟了一半。
“我們留下來善後,但……太子殿下回京,我們要送他一程。”
“參悟不急於一時,但送彆太子殿下,僅此機會!”
“走!”
眾人沒有留念這些,他們放棄參悟,自發走出酒樓。
然後。
他們看到太子殿下身騎白馬,一襲白衣,身後大紅飛魚服的嚴雙武,與一隊大衍龍衛精銳相隨。
街道兩旁,百姓相送。
“太子殿下!”
走出酒樓的眾學士齊聲喊道。
林亦愣了一下。
不參悟詩詞,跑出來乾什麼?
他回首望去。
便看到眾人躬身揖禮,執弟子禮,齊聲道:“學生謝太子殿下賜詩,吾等必將參悟詩中氣節,一生踐行!”
“吾等不入聖院朝廷,願為民間大俠,為國為民!”
街道兩旁的百姓受到感染。
嘩啦!
他們跪成一片,向這些馳援而來的民間俠士與太子殿下林亦,叩謝道:
“叩謝太子殿下,叩謝諸位俠士,為我等固守生死大門,小民叩謝!!”
聲音洪亮,震散天邊陰雲!
這一日。
京城皇宮上空,氣運如虹多彩,大衍國運蒸蒸日上……
……
晚上幾章一起發吧?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