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弓製鞋廠”收了一部分神森服裝廠的資產,也就順理成章,真金白銀是真金白銀,但基本上都是貸款。
論家底,建康終究是冠絕兩江省。
工廠或許姑蘇多,但資金,還真不是那麼回事。
主要是城市權力的特殊性擺在那裡,張老板是一臉懵逼地帶著秘書團隊跟建康市政府相關部門簽了各種協議。
全程沒有出一毛錢,其實有沒有他都一樣,主要是需要一個擺件,剛好張老板很適合當這個擺件,就擺在那裡給電視台的攝像機拍一下。
建康市政府目前要處理的問題,終究還是解決城市失業人口,以及如何提高十六歲以上適齡勞動力的工作崗位數量。
“喀秋莎”是未來大發展之後的事情,“紫金”“長弓”則是現在。
“長弓製鞋廠”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解決的是青壯年現在就業吃飯問題,可以看不上,但不能真的看不上。
神森地處建康邊緣郊區,這光景地價並不高,除了一條神森大道,還沒有像樣的交通聯絡市區。
不過“長弓製鞋廠”神森分廠敲定之後,一條東西走向的分流城市道路規劃,也就擺上了日程。
有些時候,政府和企業,是互相成就互相打配合。
張浩南聞弦知雅意,也適時在建康市政府邀請的企業家座談會上,表達了要做大做強的意願,並且宣布明年春季改組企業,正式成立“長弓服裝”。
這是前因,請嶺南靚仔當cto,這是後果。
葉國棟去歐洲做技術宣講,不是一個人去的,還有建康市的官方訪問團,數量不小,裡麵也摻和了一堆閒雜人等,主要是幫忙帶貨的。
不過這樣也基本上宣告了建康二代圈子對張老板不排斥且歡迎的信號,當然具體這次出國是個台階還是什麼,其實也不重要。
二代圈子什麼行情,張浩南其實不怎麼關心,主要是他現在屬於政府最喜歡的工具人角色,不是具體的某個部門一把手二把手喜歡,而是政府這個機構,最喜歡張浩南這樣的角色。
他追捧還是追殺某些二代,對政府來說根本無所謂,隻要你配合政府工作,契合時代發展,那該你發財,你也應該發財。
此時的張老板給工人抬工資,政府的發聲筒可以明麵上保持沉默,但在適當時候,會給張老板所在的企業一些福利。
這些福利,發聲筒是會適時廣而告之的。
比如張浩南把研發室主任葉國棟提升為首席技術官之後,建康市宣傳部門也不是吃乾飯的,借著今年財政部提高城鎮中低收入居民收入的政策影響,便著重報道了“鄉鎮企業”長弓製鞋廠重視科研投入,提高企業職工待遇……
其大背景是什麼呢?
財政部在今年就搞了個大新聞。
將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水平、失業保險金水平、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提高30%;增加機關事業單位在職職工工資和離退休人員離退休費;提高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一次性補發今年6月底前拖欠的企業離退休人員統籌項目內的養老金;提高部分優撫對象撫恤標準等。
建康作為老牌大城市,城鎮人口為主,自然也會有大量人口享受這項福利。
實際上今年下半年,全國僅此增加的財政支出,就會高達五百四十億。
除沿海七個省份的地方財政解決一部分支出外,其餘省份都是由中央財政來承擔。
兩江省自然是這七個省份之一,而建康又是省會,這其中涉及到業績之龐大,一屆班子都未必能梳理好。
張老板請嶺南靚仔搞技術,明麵上是誇張老板重視研發,重視科研人員,實際上是虛晃一槍,為張老板抬高工人工資站台。
此刻建康市的平均工資是多少呢?
一個月八百不到,其中一大堆是被平均的。
張老板給的一線工人工資是多少呢?
一千起步,沙城、廣陵、建康三個廠,都是一個價。
沙城那邊是嚴格封口的,張浩南幾乎每個月都會強調不準工人出去拿工資裝逼,關起門來自己有數就行。
廣陵則是因為廠房偏僻,工人沒地方去裝逼,也就不那麼顯眼,但在建康市就不太一樣,因為部門太多,下麵小鬼更是多如牛毛,普通老百姓都不勝其煩,更何況張老板這個不是建康本地的外地老板。
所以誇是不能誇張浩南抬工資的,但誇張老板重視投入,重視人才,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情況和呂衛東有點像,但似是而非。
嶺南靚仔還不清楚自己成了工具人,還挺樂嗬,不過也很正常,誰三十萬一年不樂嗬?
所以開學那幾天張老板除了自己開會之外,還時不時帶著葉國棟到處流竄,偶爾葉國棟自己還要流竄,飯局多到爆炸。
九月九號那天,兩江省經濟貿易相關部門又有一場飯局,張浩南帶著葉國棟又又又又一次接受了采訪。
不過這次因為海外有倭奴中華總商會成立一事,所以就是講些吉利話,飯局期間,省內有一把交椅的詢問張浩南關於對倭出口貿易的事情,張浩南也就應付了一下,以為這位還兼任省府副秘書長的佟主任是想要把“洞洞鞋”賣到倭奴去。
結果這位對外貿易委員會的佟主任話頭一轉,差點就閃到了張老板的腰子。
“那個鰻鱺養殖的前景是不是非常好?我看倭奴在閩越省搞了相當規模的產業,而且出口渠道非常成熟。”
“蛤?”
張老板麵前小碗裡的紅燒鰻鱺還是熱乎的呢,他這一口都還沒吃呢,咋感覺滋味就有點寡淡?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