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感悟火之力開始。
唐風默念口訣,回想火之力特征,逐漸進入狀態。
火的特性:南方炎熱,與火相似。古人稱“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溫熱、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為具有溫熱、升騰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火。
火曰炎上。炎者,熱也。上者,向上者,穀火具有發熱、溫暖、向上之性。火具有驅寒保溫之功,鍛煉金屬之能。
……
唐風默念著水之力特征,迎著從陣外流轉過來的火之力氣息,小心探出神識,捕捉細微的火之力,開始更加深層次的感悟。
吸納,分析,感悟;一縷一絲,一束一團……這個過程不斷地重複著,唐風對火之力的掌握也逐漸深入。
力聖地就是不同,靈力極度濃鬱,感悟變得簡單,順利。
已經走到第五個聖地,已經完成金、木、水、土,四行之力感悟,唐風也算經驗豐富。他不徐不疾,緩緩推進。
三天後,氣海內,紅芒綻放,朱雀虛影浮現,橫空掠過,刺破天穹,神威驚天!火之力大道被勾動,隆隆轟鳴,神威浩蕩,壓塌虛空,充斥
天地間!
五色交織,氣海震動,天地隆隆,化成一幅無上道圖,如同蒼茫古卷,流動玄秘氣機,有無儘的混沌在洶湧,宛如開天辟地!
“成功了?”唐風狂喜,但片刻之間他就感覺不對勁:氣海激蕩,變得躁動,個人感覺迷糊,仿佛要陷入混沌中!
掌控不足,似乎正在失去控製!
糟糕!唐風馬上反應過來,這是走火入魔的征兆!他渾身一顫,從感悟中清醒過來。
幸虧這征兆輕微,才剛開始,要不就危險了,要知道這裡可是火之力聖地!真是行百裡者半九十,眼看就要成功,卻出了岔子。
唐風深呼吸,手握養魂木,讓自己逐漸平複下來。
放棄是不可能的,唯有堅定內心,繼續嘗試!
個人平靜了,但氣海還在動蕩。湖泊般的氣海上激蕩洶湧,浪濤衝天!其它金、木、水、土四行之力都在排斥火之力。
氣海中,白色、青色、黑色、黃色,四色激烈閃爍,光芒大盛,把那一點微弱的紅芒籠罩,徹底淹沒。那點紅光就如同風中的蠟燭,隨時會熄滅!
排斥的味道很明顯,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唐風很自然想到了五行之力的本質上去。
火:代表消耗,爆發。
這似乎昭示氣海動蕩的原因。
那怎麼去解決呢?唐風繼續深入思考。
五行中的“五行”是五種運動方式,行就是運動的意思,五行生滅,演化世界。
五種方式分彆是:金:代表安定
,收斂;木:代表生機,萌發;水:代表柔和,流動;火:代表消耗,爆發;土:代表承載,接納。
五行有‘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的說法。‘五行相生’是互相生旺的意思,表示生成化育;‘五行相克’就是互相反駁、互相戰鬥、製衡。
“五行”是五種運動方式,它們又各有其特征,並且還會相生、相克……想到這些,唐風隱約感覺找到問題的關鍵,現在氣海無法平息,似乎是五行相克的表現。
繼續思索,唐風又想到火的由來與火的去向。
人類最早取得的人造火種是鑽木取火,所以“木生火”;生命在於運動,生命運動過程亦即能量釋放過程,亦即火的生成過程。“火曰炎上”指能量釋放,在能量釋放殆儘時,生命也走到儘頭,隻剩下一堆灰燼,生命歸於一抔黃土,故“火生土”。
“木生火”
“火生土”
唐風猛然靈光一閃,不斷地叨念這兩句,或許解決問題的辦法就在兩句話裡麵。
他的想法是:“火”跟“木”、“土”關係緊密,那就先找它們兩個,讓它們和“火”融洽相處。如果成功了,那剩下的“金”、“木”也可以用這樣的理論達到融合,讓它們融洽。
理論是這樣,行不行呢?唐風開始慢慢的試驗。
在氣海中,以神識拘出一點點“火”,再拘來“木”,再拘來“土”。然後讓慢慢它們融合。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