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怎麼肯善罷甘休?
“國境上有些摩擦、有些衝突,豈非常態?哪次衝突不死人,當世有幾個國家能是睦鄰?”趙軻多不以為意,“何況,九幽大帝其實也想跟您談條件。”
雅王一怔:“從哪裡看出……哦!”
話剛出口,他自己就明白了:“是了,那兩個戰俘。”
戰俘在聖地能看見什麼,能聽見什麼,是敵人決定的。敵人為什麼偏偏在他們麵前討論毀壞聖地?
所以龍神軍放他倆回來,就是拋過來一個狠辣的眼色,既是威脅也是暗語:
不答應我方條件,你聖地靈泉不保。
前提是“條件”,所以趙軻多說得沒錯,九幽想談。
既然郎有情……啊呸,既然敵人也沒打算真地悶頭往死裡打,那這裡麵的回旋空間就大嘍。
雅王即刻傳令:
同時往聖地百丘源和西北牟軍大營發射令箭,請求暫停戰鬥,開啟談判!
從地理位置來看,雅國都城離百丘源更近,所以龍神軍當然比牟軍更早接到雅人的令箭傳書。
這也是雅人第三次發射箭書。
前兩次泥牛入海,這一回終於有了回應,並且是九幽大帝親筆!
這份回執隻有輕飄飄一張紙、幾行字,雅王拿在手裡還下意識翻過來,想看看背麵是不是也有文字。
沒有。
除了幾句敬語之外,九幽大帝提的要求半張紙就寫完了,總結如下:
第一條,為保百列不再受劫掠之苦,雅國與百列的交界地區,也就是阿弗海和淄林兩地,劃歸蒼晏所有。此後,雅國與百列不再接壤。
第二條,雅國即刻歸還從百列劫掠的人口,同時要一次性歸還曆年從百列劫走的財物,並折合出一個金額。
第三條,交戰雙方互相釋放俘虜。
完了,就這麼三條,簡短到雅王懷疑九幽是不是沒寫完就把信發出來了。
按理說,龍神大軍占據百丘源、進逼雅國都城,牟軍又從西北方向邁進,雅人受到東西夾擊的威脅,局麵對九幽非常有利。
若把雅王放在九幽那個位置,他現在就該獅子大開口了,怎麼也得從對手身上啃下一大塊血肉。
可是九幽大帝拿出來的這三個條件,太、太……
太特麼地合情合理了!
雅王氣到手抖,九幽大帝要是早把這幾個條件發過來,他早就同意了,雙方還需要磨跡這麼久麼?
先說割地之事,阿弗海和淄林兩地連在一塊兒,從地圖看就像個楔子,切在雅國和百列之間。隻要蒼晏占下這枚楔子,雅國確實就和百列不接壤了。
這兩塊地的麵積也不大,雖然也有坡穀、草野,但七成都是山地,作為邊界來說有易守難攻的地利優勢,但經濟價值不高。
要說邊防嘛,雅王看著地圖歎了口氣,雅國往東與蒼晏接壤,邊境線可長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