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肖弟子李世民(三更合一,還賭賬和感謝霸...)_李世民為弟弟心聲頭疼中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李世民為弟弟心聲頭疼中 > 不肖弟子李世民(三更合一,還賭賬和感謝霸...)

不肖弟子李世民(三更合一,還賭賬和感謝霸...)(2 / 2)

楊廣和李淵麵麵相覷。

兩人在身為父親的不易中找到了共同話語。楊廣對李淵親近了不少。

楊廣甚至對高熲都生出了些同情。

他厭惡忌憚高熲,這正是因為認可高熲的本事。

高熲肯將自己用兵的本事教授給李世民,這對李世民來說是天大的機遇。楊廣都有些酸,埋怨高熲不肯將本事交給他的兒子。

雖然高熲如果敢教他兒子,楊廣肯定會認為高熲圖謀不軌殺了高熲。

但這天大的機遇,李世民就用來把高熲氣吐血了。楊廣覺得好同情好揚眉吐氣

不愧是朕的表侄乾得好

楊廣私下對宇述說,如果李大雄能把高熲氣死,那他可就太開心了。

諂媚如宇述都不知道怎麼回答。

他真的很好奇。高熲被先帝免官時都泰然自若,讓先帝為此十分不滿。李一郎究竟是怎麼把高熲氣得四處尋醫問藥

“估計被氣得夠嗆的還有宇弼。宇弼也在四處求醫問藥,問的都是修心養性的養生藥。”宇述奉楊廣的命令,一直監視著高熲和宇弼。

楊廣將李一郎乾的好事告訴了宇述。

宇述沉默了許久,歎著氣道“若是臣,定把李一郎逐出師門。高熲和宇弼的脾氣比臣好。”

楊廣大笑。

他專門派人送來自己從突厥得到的駿馬雛鷹,送給李世民。

李世民得到賞賜後,疑惑道“為什麼隻有我有賞賜,阿玄沒有”

李玄霸從心聲道這是陛下對你差點氣死高先生和宇先生的賞賜。

李世民“”

他使勁揉臉,不斷說“我沒有彆胡說”,尷尬地想從地上挖個洞鑽下去。

李玄霸十分欣慰。一哥終於尷尬了,他大概不會再給老師抬杠了。

一哥也真是倔強。就算心裡不讚同,也不必說出來啊。他非得和老師爭論,一頓歪理把老師氣得夠嗆。

李玄霸實在是擔心高熲和宇弼。

他好不容易把兩個老人家救下來,兩個老人家不會被一哥氣得短壽吧所以他才無奈寫信給李淵,讓李淵好好勸勸一哥。

母親已經勸過了,沒用。或許父母一同勸說,能把一哥勸住。

誰知道,皇帝居然得知了這件事,還獎賞了一哥

李玄霸背著手唉聲歎氣。

高先生和宇先生有一哥這樣的生和楊廣這樣的上司,真是辛苦了。

之後李世民果然收斂了一些。

雖然高熲和宇弼看得出來李世民仍舊不服氣,但隻要李世民不說出來,他們就當沒看見。

經過這段時間的折磨,他們已經降低了預期。

教書就是磨,不是弟子被磨,就是老師被磨。高熲和宇弼相信來日方長,李世民的性子還未定下來,可以改。

至少,你彆老是親自帶兵衝鋒啊看看跟在你身後的猛將,他們都是擺設嗎

李世民悄悄對李玄霸道“猛將那都是保護我衝殺的護衛”

說完,李世民弓步向前,做了一個持槍往前刺的動作。

李玄霸敷衍“啊對對對。但你要記得告訴彆人彆你,免得誤人性命。”

可憐的李道玄,就是這麼被你“坑”了。

李道玄是李世民的堂弟,人稱“小李世民”。隋唐演義那小霸王“李玄霸”就是取的李玄霸的名字,和李道玄的原型。在清朝後因避諱康熙的名諱而改為“李元霸”。

不過像李道玄那樣,主將在前方衝殺,副將默不作聲地把後路斷了,任由主將死在敵軍中,最後導致大敗,這副將因受李淵喜愛,所以還不受任何懲罰,也是正常人難以遇到的奇葩事。李道玄死得真冤。

怪不得李淵會落得一個“賞罰不明”的評價。

李世民道“我知道。我是獨一無一的”

他繼續弓步向前擺姿勢,嘴裡還喊著“衝啊殺啊”

李玄霸懶得理睬一哥。

李世民隻擺姿勢不過癮,從庭院裡撿起兩根樹枝,一根樹枝當馬騎,一根樹枝當馬刀,在庭院裡來回奔跑“駕眾將士聽令隨我殺敵立功殺啊”

李玄霸打了個哈欠,大聲道“趕緊下雨,讓我哥安靜下來吧。”

他話音剛落,本就陰沉的天空響起了雷鳴。

夏雷陣陣,瓢潑大雨砸了李世民一頭。

李世民丟下樹枝,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阿玄,你至於嗎”

李玄霸“這是碰巧。”

李世民仰天長歎,垂頭喪氣“鳴金收兵”。

李玄霸沒想到,那一日雷陣雨後,大興居然斷斷續續下了半月的雨,城裡都出現了內澇。

他仔細想了想今年發生的大事,歎了口氣。

大興這場雨居然還算小的。

隋書五行誌記載,“大業二年,河南大水,漂沒二十餘郡”。

隋書沒有記載這場大水災是大業二年何時發生,現在李玄霸估計,就是最近了。

果然,七月底八月初,“河南大水,漂沒二十餘郡”。

這麼大的災情很快就驚動了京城,災民都來到了大興城門下。

太子楊昭焦頭爛額地調集錢糧安置京城外的災民,快馬加鞭請求楊廣趕緊回來主持大局。

楊廣並未回來。

長孫晟訓斥突厥可汗不夠尊敬大隋皇帝,居然讓突厥人舉國就役,砍掉牧草,平整土地,從榆林到薊後世北京,開了一條寬百步、長二千裡的禦道供楊廣車隊通行。

楊廣重賞了長孫晟,正是誌得意滿的時候。他自然不會“功虧一簣”,在最得意的時候提前返回,讓這次北巡不圓滿。

災害年年都有,義倉早就建好了。救災有官吏負責,這點小事難道還需要皇帝親自主持嗎那皇帝還要不要做大事了

楊昭無奈給父皇寫信,義倉沒有糧啊沒有父皇的允許,兒不敢開官倉

高熲和宇弼總是會根據實事隨時變更教內容的。他們此時正好給李世民和李玄霸講解了義倉製度。

隋帝在民間建立義倉,讓村人自己管理,豐年時往裡麵存糧,災年時把存下的糧食取出來救災。

結果當天災發生,隋帝要求義倉救災時發現,百姓根本不往義倉裡放糧食,義倉無法賑濟災民。

於是隋帝震怒,認為百姓短視,應該得到教訓,便要求官員不準開官倉賑濟。

李玄霸知道這件事。

隋帝是一個很矛盾的人,他節儉又吝嗇,有積極賑災救濟百姓的時候,也會偶爾腦袋一抽覺得百姓活該就不賑濟的時候。

李玄霸道“先帝或許是真的把百姓當親生子,所以見到百姓沒有遠見,便想給百姓一個教訓,讓百姓會遠見。”

李世民看向李玄霸“阿玄,不要諷刺先帝。”

李玄霸正色道“我是誇讚先帝聖明。”

李世民“哦。”

他撓撓頭,道“阿玄算術的時候,曾讓娘親帶著我倆去莊園上詢問管事佃農的畝產,計算每年的支出結餘。即使是豐年,大多佃農到了糧食剛結穗還未成熟的時候,頭一年的糧食就已經吃光了,需要向莊子借貸糧食,豐收後再償還。”

此次授課是高熲和宇弼聯合教授,他們一人坐在對麵的坐榻上,溫和地看著李世民,用眼神鼓勵李世民繼續說。

李世民又撓了撓頭,道“天災之後,需要賑濟的多是和我家佃農一樣家境的百姓吧他們是不可能有餘糧存入義倉的;而每年的糧食吃不完的富戶,他們遇到天災也能吃自己存的糧食,應該用不上義倉,所以或許不會將餘糧存入義倉的。”

高熲問道“你是認為先帝的賑濟政策不對嗎”

李世民道“我不敢言先帝的不是。但我想先帝說得是對的,百姓並無遠見。所以君王和朝堂諸公才要替百姓看到更遠的地方。賑濟應該是有遠見的君王和朝堂諸公負責的事。”

高熲沉默不語。

宇弼歎了口氣,眼眶微紅,也隻歎氣不說話。

李世民垂著腦袋,不知道為何,胸口有些悶悶的。

他上次這樣的時候,還是在龍舟上看到有人把吃不完的食物埋起來的時候。

李世民問道“老師,當今陛下難道難道也不會開倉賑災嗎”

高熲和宇弼不語。

李世民看向李玄霸。

李玄霸道“京中諸位貴人肯定會為災民建佛寺祈福,”

李世民鬆了口氣,道“那真是太好了。”

李玄霸問道“一哥,這真的太好了嗎建了佛寺,那些災民就有糧吃,有房住,有地耕了嗎”

李世民愣住。

李玄霸道“我一直不明白,為何諸公表示對百姓憐惜的時候,不肯直接去救助百姓,而是修築富麗堂皇的寺廟,供養衣著華麗的僧尼日日誦經。百姓真的會為此感激涕零,知道有人為他們誦經之後,連肚子都不會餓了嗎”

李玄霸這問題,後世任何一個人都能回答。

但這時候,無論是年老的高熲宇弼,還是年幼的未來太宗皇帝李世民,他們都一時難以回答李玄霸的問題。就像是李玄霸拋出的問題有多麼驚世駭俗似的。

李玄霸知道他們回答不出來。

就連後世公認能勉強讓百姓進入自己視線的唐太宗李世民,在祈福的時候也是建寺廟,釋放罪人。

為百姓祈福,錢糧進了寺廟;向百姓表達自己的仁善,把罪有應得的罪犯特赦回社會擾亂治安。

唐太宗也是封建帝王,也有封建帝王的局限性。不然他這個營銷號靠什麼吃飯靠複讀“太宗改史”嗎

高熲和宇弼正欲說什麼,屋內響起了嗚咽聲。

高熲、宇弼和李玄霸趕緊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先是嗚咽,然後捂著雙眼大哭。

“哥你哭什麼”李玄霸嚇了一跳,趕緊遞帕子給一哥擦眼淚。

李世民哭著道“我聽到阿玄所說的話,想著百姓無以為食,貴人們卻將錢財捐給寺廟還自以為對百姓好,就忍不住心酸難過,止不住眼淚。嗚嗚嗚嗚,為何會如此為何阿玄說起此事前,我居然從未意識到這樣不對,也想著要多捐寺廟阿玄,這次我們和娘親說,我們不捐寺廟好不好”

李玄霸無奈。不愧是看史書都能看哭的一哥,真是感情太充沛了。

他嚴肅道“不好”

李世民吸著鼻子道“為何”

高熲板著臉道“所有勳貴都捐寺廟,你們不捐,是想說所有勳貴不是嗎陛下不賑濟,你們唐國公府私下賑濟,是想替陛下招攬民心嗎”

宇弼歎著氣搖頭“你有這個心就好了。”

李世民哭道“那我們什麼都不做嗎”

高熲道“我會向陛下諫言,請求他開官倉”

宇弼道“我也會大雄,大德,你們還小,現在這些事不是你們的責任。我和高公雖老,但還未死,現在的朝堂是我們的責任。”

李玄霸大驚失色“不可如果高先生和宇先生進諫,陛下肯定會記恨先生”

李世民使勁擦了一下眼淚,把鼻涕眼淚抹得滿臉都是。

他立刻叩首道“請先生不要去。是我一時情急,這也並非先生的責任啊。請先生首先保重自己。”

高熲和宇弼卻搖頭。

李玄霸咬了一下牙,道“先生,陛下不僅不會賑災,還會征發百姓修建長城。勸不住的”

高熲和宇弼猛地站起來。

高熲把李玄霸抱起來,道“什麼修什麼”

李玄霸道“修長城。他得知河南多災民後,就會征發百姓修長城。”

李世民呆呆道“以工代賑,是不是百姓就有活路了”

李玄霸“嗯,對。”

李世民鬆了一口氣,對高熲和宇弼道“老師,你們可以放心了陛下並非無動於衷”

高熲和宇弼卻心一沉。

他們想起了李玄霸之前的讖緯他們將因“誹謗朝政”死在今年。

他們是去阻止了陛下修長城了嗎

高熲和宇弼滿心悲愴,卻無法言語。

他們送走了李世民和李玄霸,相對呆坐。

“高公,我們真的要避開這個死劫嗎”

“不避開又如何在大德的讖緯中,陛下不僅無動於衷,還殺了進諫的我們。”

“可什麼都不做,我心裡難受啊”

高熲幽幽歎息“誰心裡不難受”

宇弼垂淚。

兩人都是勳貴子弟,自幼錦衣玉食。他們心裡其實也沒有多少百姓,不如李玄霸和李世民那樣是真心誠意為百姓難過。

他們是為大隋難過。

遇災不賑濟,還征發百姓去修長城,這不是取死嗎

百姓若活不下去,是一定會生亂的。這天下剛平定,一旦百姓生亂,有野心的人肯定會趁機而起。

所以,如今如烈火烹油的大隋,才隻有不到一十年的國運了嗎

他們明明做好了大隋會滅亡的心理準備,但看著大隋一步一步往深淵裡走,想要什麼都不做,真的太艱難了。

8197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最新小说: 龍刃 抗戰:從淞滬開始打滿全場 詭異降臨:假扮貴族插班生意外成團寵 天幕:開局一首不妙曲,老朱哭了 知青被藏地窖五年吃肉喝血後重生 陰陽黃泉路 重生高考我的未來全是掛 七五:虎妞為伴,再收個落難大小姐 跨時空之戀與毀滅魔咒 重生:那個人好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