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李玄霸來到河東郡,仿佛一石激起千層浪,彆說河東郡,附近士人都不顧民亂四起,來河東郡來拜訪這位大隋最年輕的秀才。
“秀才”在大隋的含金量是很高的,雖然李玄霸拿這個“秀才”的過程很水,但他之後的成就證實了他配得上“秀才”之名。於是“李秀才”之名,再次響徹中原。
何況這位李秀才的履曆上還有高熲、宇文弼、薛道衡這三位文壇魁首。
至於長孫晟,這時候就沒有存在感了。而裴世矩,不好意思,他連長孫晟都不如,河東裴氏都不好意思說自家長輩是李秀才的師長。
倒是李玄霸自己一直稱裴公對他教導看顧良多,他視裴公為師長。
正經拜師的師長不能太多,但沒行拜師禮的師長可以要多少有多少,恭敬一點又不會少塊肉,都是人脈。何況李玄霸知道裴世矩在楊廣那裡幫襯自己良多,他對裴世矩還是挺有好感的。
反正裴世矩將來會為他哥鞠躬儘瘁死而後已,現在可以提前預支好感。
河東裴氏被李玄霸捧得飄飄然,對李玄霸更為親近。
留守老宅的裴氏老人還寫信埋怨裴世矩,為何不趁著與李玄霸共事的時候把裴氏的女兒介紹給李玄霸,便宜了宇文氏。
裴世矩看著書信十分無語。
當時李玄霸的婚事已經定下來好不好你們在扯什麼
裴世矩細思之後,琢磨出族人的意思。他們應當是問要不要送一位家世較差的族女給李玄霸做妾。
裴世矩想著自己弟子的性格和身體,寫信替李玄霸拒絕了此事。
他搖搖頭,對虞世基笑道“這弟子,真是令我操心。”
虞世基道“你說的話,和我弟弟一模一樣。”
裴世矩樂道“他愁什麼了”
虞世基歎氣“什麼都愁,愁弟子身體,愁弟子不被唐國公平等對待,愁弟子的交友你知道的,李二郎李三郎都與太子交好。”
裴世矩想到太子,也不由歎氣“他們是陛下表侄,自幼與兩位皇子交好,誰能想到將來的事不過如果因為太子不被陛下喜愛,他們就與太子關係冷淡,你弟弟就不會視他們為子侄了。”
虞世基心道,你不也是這樣
他們這類的人,不是不懂是非對錯,隻是為了榮華富貴選擇了閉上雙眼。
虞世基問道“如果陛下為了太子而遷怒李二郎李三郎,你該如何”
裴世矩笑道“當然是讓陛下把李二郎李三郎繼續放在張掖,無事不要回朝,既能將功贖罪,又不惹陛下嫌棄。”
虞世基捋須笑道“是這個理。”
對尋常勳貴子弟而言,戍邊是苦得不能再苦的差事,幾乎形同流放了。
但對李二郎李三郎而言,就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了。
虞世基道“宇文將軍一直很喜歡李二郎李三郎,當是會繼續站在李二郎李三郎這邊。如果不會為他
自己造成危險,蘇公應當也會為李二郎李三郎說好話。”
裴世矩道“裴蘊不會說與我們相反的話。”
他提到這個名字時,眼中閃過一絲嫌棄。
他們這幾個皇帝近臣在士林中評價都不好,但也分三六九等。裴蘊這個人,真是連他這個同族都看不下去。
虞世基的聲音帶了一絲悲哀“李二郎李三郎一定要安全回到邊疆。有他們在,邊疆才能安穩。”
裴世矩垂眸“是啊。”
他們隻是心向富貴,不是愚蠢。若愚蠢,那麼多阿諛奉承的人,怎麼輪得到他們坐在皇帝身側
中原即將大亂,大隋岌岌可危,他們不是看不到,隻是不敢開口。
如果李二郎和李三郎能在邊疆守著,即使天下大亂,突厥也找不到機會南下入侵。
虞世基道“或許這是我為大隋做的唯一一件好事了。”
裴世矩道“慎言。”
虞世基笑容苦澀“知道。”
騎虎難下,騎虎難下啊。
還好弟弟是清白的,虞家還有未來。
裴世矩在虞世基走後歎息良久,他苦笑道“我應當不止為大隋做過這一件好事。”
裴世矩想著自己兩位弟子,心情低落。
有裴世矩的庇護,裴氏族人琢磨了許久,知道李三郎在裴世矩心中地位極高,就讓族人放開了與李三郎交往。
薛氏更不提了。薛道衡是李三郎正正經經敬過茶的老師,他們都把李三郎當自家人對待。
李玄霸現在無論走到哪,左薛德音,右薛元敬,薛家的“河東三鳳”隻差一個薛收。
李玄霸疑惑“薛兄,你不是在洛陽當著作佐郎嗎怎麼有空回來”
薛德音道“叫什麼薛兄稱我的字磬之即可。我早就不是著作佐郎了,一直是東宮屬官。現在”
薛德音聳肩“東宮隻剩下庾養廉一個屬官了,我便賦閒囉。”
薛元敬皺眉“叔叔慎言。”
薛德音道“大德也與太子交好,我在他麵前有什麼慎言的對吧”
李玄霸心頭一沉“是。不過你還是小聲些,如果被人告發你對陛下有怨,陛下不會理睬你,但可能會更厭惡二表兄。”
薛德音沉默良久,抬手作揖“是我不夠謹慎。”
薛元敬看著族叔兩鬢斑白的發絲,不由歎氣。
薛氏這一代出了三個特彆有名的年輕俊才,薛收和薛德音是同輩,薛元敬是兩人族侄,不過三人的年齡都相差不多,合稱“河東三鳳”。薛德音年齡比其他兩人略大,但現在也不過年過而立。
薛德音自薦進入東宮時與薛元敬喝了一場酒,那時很是意氣飛揚。
現在他眉間多了皺紋,兩鬢多了白發,麵容好似老了十歲。
李玄霸現在才知道薛德音原來進入了東宮。
他沒有太關心太子東宮有哪些屬官,又常年不在洛陽,所以對
低位的人事變動不了解。
薛德音雖然有“河東三鳳”之名,但這名聲就僅限於河東郡,彆說天下,連朝堂都很少有人提起,所以他的動向,李玄霸不特意關心,是不會傳到他耳中的。
曆史中的薛德音一直在東都洛陽,王世充占領洛陽後歸附王世充。秦王李世民一戰擒兩王後,薛德音與王世充麾下許多下屬一起被處死。
薛德音是薛收的堂兄,薛老師的族侄,李玄霸有意想等天下大亂之後撈一撈他。
薛老師在河東薛氏的話語權很大。薛老師已經知道未來定是二哥的天下,應當也會約束族人,不要亂投靠他人。
而且看在薛老師的臉麵上,父親應該也會放過薛德音。
薛德音很早就已經在朝中任職官,與年少的李世民、李玄霸玩不到一塊去,李玄霸沒有特意接觸過他。
他萬萬沒想到,這個時空的薛德音居然會投在太子楊暕麾下。
其實冷靜想一想,薛德音做出這個決定並不意外。
薛德音有才華,有誌向,太子楊暕無論地位還是才乾,都是那時少年才俊最好的投奔對象。薛德音就算眼神再不好,將來會投王世充那等人,也不會忽略太子的光芒。
他有意投靠,楊暕身邊又有庾儉這樣識得人才的臂膀,他成為太子東宮屬官再正常不過。
這算是自己的蝴蝶翅膀嗎
李玄霸看著神色頹廢的薛德音,心中微微一歎。
或許這種提前成長對薛德音來說是好事,將來讓他免於一場生死大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