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一邊試探著站起身,一邊用眼角瞥向康熙,見他神情淡淡的,但也沒有出言拒絕,心裡不禁鬆了口氣,加快了速度去拿酒壺酒杯。
親手斟了三杯酒,將第一杯水酒呈給皇太後時,太子不由感激地看了皇太後一眼,第一次覺得腦子不會轉彎、沒什麼心眼但為人溫厚的皇太後很不錯。
雖然皇太後是笨了點,跟汗阿瑪做了幾十年的母子都常常猜不出汗阿瑪的心思,但是皇太後人好啊不落井下石不說,明明沒什麼情分,卻也願意幫他一把,好人啊
太後笑嗬嗬地接過酒杯,往康熙的方向努了努嘴,給了太子一個鼓勵的眼神“還有一杯遞給你汗阿瑪。”
太子挪到康熙麵前,將第二杯水酒呈到康熙麵前,心中十分忐忑,第一次無法確定康熙會不會接他的酒,會不會借著這個台階下來與他和好如初。
定定地注視了站在自己麵前的太子好一會兒,見他神情憔悴,眼中透著小心,懨懨的打不起精神,康熙忍不住心疼起來太子什麼時候這麼不自信,這麼卑微過啊,他一向是驕矜華貴的。
康熙最喜歡最心愛的兒子就是太子,也隻有太子是他親自撫養,是他又當爹又當娘從小拉扯長大的。十幾年的感情積累到現在已經無比濃厚,康熙委實舍不得太子遭罪。
氣了這麼久,還京後晾了太子好幾天,康熙心裡的氣其實差不多消了,不然也不會在排雲殿舉行的中秋宮宴上為太子張目,給太子做臉保他儲君顏麵不失,讓他身為太子的威嚴下降。
但康熙身為帝王,本身也是十分驕傲的。他對太子滿腔父愛,太子卻在他生病的時候敷衍疏忽,康
熙不生氣不難過才怪。
就算事情過去了,康熙氣消了,可太子遲遲沒有前來請罪,康熙自然也不肯率先低頭,主動給做錯事的太子搭梯子讓他下台。兩人就這麼僵著了,都想和好,但都邁不出第一步。
這一次有皇太後調解,已經不生氣的康熙當然是借坡下驢,重新與太子和好如初,讓兩人之間的父子關係恢複到從前親密無間的狀態。
隻是,破鏡難重圓。就算和好了,康熙和太子這次鬨彆扭還是在彼此心中留下了裂痕。這道裂痕能不能愈合,能不能完好如初,現在誰也不清楚,隻能看日後的發展了。
更為重要的是,這次康熙和太子之間鬨起矛盾,是經過他人調解才最終和好的。
他們兩個人都沒有跟對方低頭,都沒有就鬨彆扭的事情與對方交心,把話攤開來說清楚、講明白。他們沒能理解彼此的想法,沒能把這次的矛盾徹底解決,而是就那樣不明不白、不清不楚地把事情混過去了。
這一次太子的忤逆不孝,康熙最後選擇了原諒。但康熙畢竟是帝王,有他的驕傲,就算他再怎麼疼愛太子,在已經意識到太子是他潛在對手的現在,他又能容忍太子幾次、到什麼時候呢
皇太後招呼著康熙和太子共飲,在一杯水酒下肚後,康熙與太子之間的氛圍緩和了不少,至少不像剛才那樣僵硬冷漠了。
隻是康熙和太子都心思細膩,他們心眼多想的也多,就算和好了,也不能馬上就轉換態度,立刻就拋卻剛才的沉默冷淡變得親熱起來,於是兩人之間仍舊飄蕩著幾分尷尬,隻是心大的皇太後完全沒有發現。
清了清嗓子,正當康熙打算主動發起話題時,亭閣最外側刷著紅漆的粗柱旁突然冒出一個腦袋來。
來人半個頭鑽進亭閣裡,頭快速扭動著在亭閣內張望了一圈。在找到目標後,眼睛立刻亮了起來。
“胤俄,你乾什麼呢”康熙將來人的小動作儘收眼底,恰好他想不出有什麼話題適合在這個時候提起與太子排解疏遠、好好交流,便稍稍抬高嗓音輕斥了一句。
胤俄覺得自己有點倒黴,康熙眼睛尖看到他也就算了,怎麼突然出聲詢問他要做什麼。康熙不是正和太子鬨不和嗎,怎麼還有心情管其他的兒子,能不能彆來突然的關心,真的要不起,也不想要。
嘟著嘴,心裡不情願的胤俄從朱紅色的柱子後麵挪了出來,在康熙的眼神示意下走到亭閣中間,先向上首的皇太後和康熙問安,又拜見過太子,與亭閣中的妃嬪們打過招呼,這才站定了說明來意。
“今晚月色極好,隻在亭閣裡坐著未免太浪費美景,兒臣是來請母妃一起去賞月的。”胤俄嗓音悶悶的,但話卻說得很明白,語氣也很認真堅定,“還請汗阿瑪準許。”
緩慢地眨了下眼睛,康熙轉瞬間做出決定,先笑著對胤俄說“去吧,朕準了。”
側過頭看向皇太後,康熙伸手做出邀請狀“皇額娘可想賞月,兒子陪你一起。”目光自然地轉向太子,康熙風很輕、雲很淡,語氣輕描淡寫地隨意道,“太子也來吧。”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