覷著康熙放下奏折休憩的一個空檔,梁九功躬著腰將永壽宮送來的補湯提了進來“皇上,永壽宮貴主子給您送來了補湯,奴才聞著可香了,要不您嘗一碗”
正微闔眼睛、閉目養神的康熙聞言睜開眼睛,他看了眼梁九功提在手裡的膳盒,若有所思地挑了挑細長的眉“貴妃送來的補湯這倒是稀奇。”
梁九功傻笑著躬身立在下首,並不貿然插話。
哪怕他也覺得永壽宮今天鬨的這一出稀奇得很,可聰明人知道什麼話題能插嘴、什麼時候該附和,也知道什麼時候該閉緊嘴巴當自己是個啞巴。
康熙唔了一聲,思索片刻便明白過來,不禁失笑道“看來貴妃是有事尋朕。”
他點點頭,做出今天晚上駕臨永壽宮的決定。
康熙還有一些奏折沒有批完,他要留在乾清宮將奏折全部批完才會休息,他也怕自己忘了去永壽宮的是,特意讓讓梁九功記著等會兒提醒他。
擺擺手,康熙示意梁九功將永壽宮送來的補湯帶下去,並沒有喝的意思。
他知道這補湯也就是永壽宮小廚房灶上的宮人做出來的,絕不可能是貴妃親自下廚做的,也就沒必要給這個麵子。
不然妃嬪們天天往乾清宮送補湯,每天收到的
補湯沒有十份也有八份,康熙要是個個都給麵子,每份補湯都嘗一口,怕是早就吃成了大胖子,五阿哥反倒成了最像康熙的皇子。
冬日太陽下山得早,康熙批完奏折已是酉時末。天幕早就一片漆黑,隻有夜幕上懸掛的明月在寂靜的黑暗中播撒下一片明亮潔白的銀色月光,將漫天繁星都遮掩住了。
對康熙駕臨永壽宮早有準備的貴妃接駕後妥帖地伺候康熙,替他脫了外麵的大氅,又陪著康熙用了晚膳,一切都與康熙從前駕臨時沒有區彆,並沒有立刻提起改良後的種痘法。
晚膳後,貴妃為康熙奉上他最喜歡的碧螺春,兩人品著茶,偶爾說兩句閒話,享受著飯後舒適的清閒時光。
康熙很有耐心,知道貴妃的反常是有事情要告訴他,但他也不急著問出個究竟,等著貴妃自己開口貴妃又不是犯人,康熙對她保持著一定的尊重。
貴妃也確實沒有讓康熙等太久,覷著康熙品過茶後心情還不錯,貴妃揮手讓蘭芷和綠意帶著殿中伺候的宮人們退下去,擺明一副有話要私底下稟告的架勢。
見狀,並沒能猜出貴妃要和他說什麼的康熙將茶盞放在桌上,擺擺手示意梁九功也跟著出去。
等室內隻剩下他們兩個人,貴妃站起身,在康熙驚訝的目光中直接跪了下去“臣妾有一些東西要交給皇上。”
康熙微微蹙眉,麵露驚異之色,他前傾身體,朝貴妃伸出手“貴妃何需如此,有事儘管告訴朕就是了,不必行此大禮。”
貴妃微微搖頭,不僅沒有順勢起身,相反臉上的表情更嚴肅了“事關姐姐留下來的一些東西,臣妾不敢擅專,也不敢妄自做主,還請皇上親自查閱,親下決斷。”
康熙麵上掠過沉吟之色,此時也明白貴妃要稟告的事關重大,要不然她不會如此慎重。隻是孝昭皇後去世已有六年,她能有什麼遺物留到今日讓貴妃轉交給他
孝昭皇後薨逝兩年有餘,貴妃才以妃位入宮。
在貴妃入宮前,孝昭皇後的遺物都是康熙代為保管,等貴妃入宮後才轉交給她。
絕不可能存在什麼康熙不知道,還需要貴妃呈上來的遺物。
這一點,不僅僅是康熙心知肚明。身為當事人的貴妃同樣清楚,畢竟當初是貴妃親自從康熙手中接過孝昭皇後的遺物。
貴妃膝行兩步,將一個看起來頗為陳舊、有些年頭的羊皮冊子遞到康熙手中“皇上請觀此物。”
狹長的容長眼微微眯了起來,康熙蹙眉接過貴妃呈上來的羊皮冊子,直覺地認定此事其實和孝昭皇後無關,隻是貴妃需要這個名頭這也意味著此事乾係重大。
接過羊皮冊子,隨著康熙翻閱冊子上的內容,隻剩康熙和貴妃的室內氣氛越發壓抑沉重,靜得隻能聽到彼此呼吸的聲音。
良久,康熙語氣不辨喜怒的淡淡聲音在寂靜一片的室內突然響起“這本冊子上記錄的東西可是真的,其上所述的改良方向可有實證”
貴妃深深垂下頭去“臣妾不知。臣妾隻是發現了這本手劄,除此以外並沒有在姐姐的遺物中找到其他的東西,同樣也無法確定手劄上的內容是否為真。”
“隻是事關重大,臣妾不敢隱瞞,這才將手劄奉上,一切交由陛下親自定奪。”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