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其他師兄弟,他有更大把握找到楚搖光。
俞天權手背上血光所化的羅盤,這一刻就見指針顫抖越來越弱,指向越來越明確。
他斜背長槍,也不破開虛空行走,隻是站在大海上循著羅盤指示,不疾不徐尋找。
三十多年他都等了,更彆說現在了。
…………
長安城大明宮內,張東雲自己演化一片開闊地帶,一趟一趟地練拳。
在他頭頂,氣血蒸騰之下,隱約凝聚成一尊方鼎。
而隨著張東雲不停修煉,他頭頂上空,漸漸開始出現另一尊方鼎。
張東雲一趟拳練完,收了功架,徐徐呼氣。
頭頂懸浮的兩個虛幻方鼎,並未因他停下而消散。
張東雲微微一笑“有些水磨工夫花費,還是值得的。”
他當前境界乃武道修行第十一境,也稱為武皇第二境,定鼎。
而武道修行第十二境,亦即是武皇第三境,名之曰掃八荒。
九鼎立,掃八荒。
到了這個境界,武者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空間的界限,說身法快、速度快,其實已經不再是一般意義上的“速度”。
武道高手,雖然可以氣血外放形成劍氣拳勁一類,但一身氣血完全凝練在自己這一個軀殼中的時候,無疑是攻防速全都最巔峰的狀態。
可如此一來,雖有傾山倒嶽之威,但想攻擊對手,定然要先近身才行。
其他門道的修行者對付中低境界的武者,首要就是拉開距離。
但到了武皇第三境,掃八荒的境界,其他對手就很難再跟武者拉開距離了,要防武者近身,隻能再想其他辦法。
張東雲當前距離九鼎立陣,自然還有差距。
但第二尊鼎的凝立,意義在其單純數字之上。
這是“一”到“多”的概念變化,而不僅僅隻是“一”到“二”。
從無到有,從一到多,從缺到滿,是這階段武者修煉最重要的三個關卡。
即從零到一的變化,從一到二的變化,以及從八到九的變化,意義最為重大。
張東雲成功凝立第二尊鼎,接下來第三、第四、第五等等,都會輕鬆許多。
直到他立起八鼎,向最後第九尊鼎衝刺的時候,才會再碰上些考驗。
不過,有無敵城的支撐,對張東雲來說,也沒什麼難度。
關鍵隻在於時間長短。
張東雲將頭頂上方兩尊鼎都散去,人恢複常態,細細思索。
接下來自己的修行方略,要再仔細籌劃一遍才是……
正思考建,他耳邊忽然響起係統提示的聲音
城主成功將長安城的影響力擴張到東勝神洲方方麵麵,成為五境共主,一統神洲,完成建設任務101,獲得建設曆練獎勵四千點
張東雲麵色一喜。
可算是成功了。
今天倒也有點雙喜臨門的意思。
自己先前對這個任務的判斷,還是正確的。
僅僅隻是擊敗彭子淩、懷永方丈等人,不能算是真正征服四方。
彭子淩、懷永方丈等人固然是中土、西域等地的掌舵人,但他們紮根於各地的掌控力,也是上下一體,方可深入地方。
摧毀太初六合陣,抹殺彭子淩等人,是神仙打架。
磨滅佛門諸派,消除其影響,是城頭變幻大王旗。
但要深入到鄉野田間地頭每一個人,則需要長安城有人不斷紮根深入下去。
如此平民百姓才能和那些臣服長安的修行者一樣知道,這片天地已經徹底換了主人
知道他們的主宰者是誰。
知道他們主宰者要乾什麼。
知道他們的主宰者要他們做什麼。
張東雲一直在下立起主持拓展的“星羅”,如今正在不斷發展。
從東疆,到中土,再到整個東勝神洲。
要深入鄉間地頭,“星辰”最少要落到鄉一級,能落到村一級那是更好不過。
很難。
這裡的土地疆域麵積,實在是太廣闊了。
但張東雲仍然一直堅持在做。
雖說還沒有達到他自己的預期,但已經滿足了係統完成任務的判定條件。
張東雲當即刷新係統列表
建設任務102——無敵城統一五境,君臨東勝神洲,在城主的主持下,五境聯係已比過去緊密,但仍需繼續加強,請城主早日建立聯通整個東勝神洲之商貿體係,進一步提升東勝神洲民生水平
這……
張城主有些意外,不禁撓了撓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