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見到王博才的動作之後,村民們很快就安靜了下來。
“鄉親們,你們想要問些什麼,博才大約都知道,若是各位鄉親信得過博才的話,就由博才代表各位向吳村長詢問吧!否則咱們這七嘴八舌的,恐怕吳村長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了。”
聽到王博才的話後,村民們漸漸安靜了下來,皆是將目光集中在王博才身上。
見到村民們的表現,王博才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再次轉身,向吳守正問道“吳村長,我回到村裡,聽鄉親們說官府因為倭寇的事兒補償了咱們村四百兩銀子,是不是有這事兒?”
吳守正心中愈是驚亂,但還是強自平靜的點頭答道“是有這麼回事。”
王博才又問道“但依據學生所了解的情況,以及咱們村的受損程度,官府補償給咱們村的銀子至少應該有七百六十兩才對,怎麼到了吳村長這裡,就隻剩下了四百兩?竟是少了近半銀子?”
見村民們盯著自己的眼神漸漸不對,吳守正下意識的慌忙推脫道“這、這個,我……我也不知道,當時官府給我的銀兩就這麼多,我是一錢都不少的分給鄉親們了。”
王博才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吳村長的為人秉性,學生也是了解的,也相信吳村長絕不會私下貪墨村民們的體恤銀子,不過,我這些年來一直住在蘇州城內,也熟悉蘇州官府的諸項政令,我可以明白無誤的告訴吳村長,依照蘇州官府的補貼條細、以及咱們村的受損情況,咱們村的鄉親們至少可以得到七百六十兩的補貼銀子!但如今,卻是有近半銀兩被人截走了!”
“這件事,我不清楚,我隻是負責收到銀子之後再把銀子分發出去罷了……”聽王博才為自己摘清了關係,吳守正心中長出了一口氣之餘,亦是連忙進一步的推脫責任。
然而,吳守正雖然想得很好,但王博才卻並沒有放過他。
“短缺了至少三百六十兩銀子……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吳村長身為咱們河上村德高望重的魁首人物,理應找官府將這筆銀子索要回來才是!這也是鄉親們今天找您的目的。”
聽王博才這麼說,吳守正心中又是一驚。
自古隻聽說官府向百姓收銀子的,又哪裡有百姓找官府要銀子的道理?
於是,吳守正連忙說道“這件事,我可沒辦法!大家也知道,官府的銀子每經手一次,就至少要短掉三成,那些短缺的銀子如今皆已是落入了蘇州大小官員的手中,咱們不過是平民百姓,自古民不與官鬥,這些銀子又哪裡能要得回來?”
王博才又問道“這麼說,吳村長認為這筆銀子咱們是要不回來了?蘇州官府不會管這件事情?”
不知不覺之間,吳守正已是被王博才牽著鼻子走了,聞言連忙點頭,說道“要不回來,絕對要不回來,至少我是沒有辦法。”
王博才沉默一瞬後,突然揚聲說道“吳村長雖然沒有辦法,但我倒是有一計,雖然有些冒險,但成功的把握也很高,而且事成之後,咱們不僅能要回短缺的銀子,說不定還可以免去鄉親們今後幾年的稅賦!”
原本,眾村民聽到吳守正的結論之後,皆是有些喪氣,再聽到王博才的這番話語,自然是喜出望外,紛紛向王博才打聽詳細。
“王秀才,究竟是什麼辦法,你說來聽聽。”
“王秀才是讀書人,最有見識,他的辦法一定能成!”
“王秀才,咱們村的百姓就全靠你了。”
聽到村民們的紛紛景從,讓王博才的眼中閃過了一絲得意。
然後,王博才轉身向村民們大聲宣布道“鄉親們,你們大概還不知道,咱們的皇帝老爺,如今已是離開了皇城,南巡來到咱們蘇州了!根據我所得到的消息,他老人家目前就暫住在南禪寺的滄浪亭裡!所以,咱們可以一同到滄浪亭找皇帝老爺申訴冤屈、告禦狀!”
聽到王博才的主意,所有人皆是安靜了下來,氣氛變得頗是沉凝。
找皇帝、告禦狀?這可不是這些老實巴交的漁民們敢做的事情。
良久之後,吳守正最先反應了過來,顫聲說道“王秀才,你說夢話嗎?找皇帝老爺申冤?這、這怎麼行!?”
“怎麼不行!?”見村民們皆是遲疑,甚至有些退縮,王博才的聲音愈加的洪亮堅定“當今的聖上乃是明主,若是讓他知道咱們的冤屈,就一定會為咱們做主的!大家難道不知道‘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的道理嗎?對於皇上來說,給予咱們補償,隻是他老人家一句話的事兒,還能為自己賺取一個好名聲,得到咱們蘇州百姓的歌功頌德,可謂是百利而無一害!事實上,據我所知,皇上他老人家居住在滄浪亭期間,已經辦了不少為民做主的好事了!各位鄉親隻要依我的主意,這件事情的把握至少能有九成!”
見王博才這般篤定,除了吳守正之外,村民們皆是有些動搖。
隻是,對於村民們而言,“見皇帝”、“告禦狀”這種事情實在是太過恐怖,所以他們一時間也無法下定決心。
見村民們的神色依舊有些遲疑,王博才的眉頭一皺,卻是再次說道“此外,我來這裡的路上,聽說李家集、西鄰村的鄉親們也抱著相同的想法,如今已是趕往滄浪亭告禦狀去了!這麼多人都要告禦狀,咱們還怕什麼?難道官府還能把咱們這上千號人全都抓進牢房不成?”
自古以來,“法不責眾”四字早已是深入人心,再加上王博才的全力鼓動、以及銀子的誘惑,村民們終於還是放下了心中懼怕,認同了王博才的想法,並且紛紛說道“王秀才說得有理,咱們這就告禦狀去!”
“對,咱們這麼多人,還怕什麼!”
“皇帝老爺一定會為我們做主的!”
一開始,隻是一兩人表示讚同,但漸漸的,幾乎所有村民們都讚同了王博才的想法,並且表現得頗是興奮。
唯有村長吳守正還算是冷靜,但大勢難違,卻也無可奈何。
事實上,在王博才的指揮下,吳守正很快已是被村民們裹挾著向著蘇州城方向而去了!
……
與此同時,包括李家集、西鄰村在內,蘇州所有受到倭寇禍害的地方,皆是發生著類似的事情!
南禪寺的滄浪亭,從這一日起,卻是注定要多事了。
……
s恩,五千字大章節,今天第一更!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