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趙山才這麼說,太子朱和堉猶豫了片刻,終於是點了點頭,澀聲道“趙先生請說,和堉一定謹記心中!”
“我書房裡的書桌上,共有三份書冊,其中一份是留給殿下你的,裡麵是山才對殿下未來發展的一些規劃,以及殿下今後遇到某些事情之後的解決策略,還望殿下你一定要重視……另一份書冊則是留給新任太子太師王保仁的,這段時間以來,我一直在整合與梳理殿下手中的各種資源,建立了一個情報網,也找到了一些可以重用的人才,這些東西我打算全部留給王保仁,此人的手段心機皆是首屈一指,這些東西交到他的手中,也不會浪費……還有一份書冊,則希望殿下能夠代我轉交給陛下……”
“陛下讓王保仁擔任太子太師,是看到殿下在廟堂中勢力薄弱、遲遲無法站穩腳跟,所以想要讓王保仁輔佐殿下……然而,王保仁此人的立場並不堅定,若是殿下地位穩固,他或許會全心全意的輔佐,但若是殿下你今後遇到危難,王保仁恐怕就會明哲保身,甚至還會為了自保而主動出賣殿下,所以殿下你也不要完全信任王保仁,若是形勢不妙的時候,更是要千萬小心……”
“殿下在廟堂裡的親近官員,唯有都察院右都禦史呂純孝以及禮部尚書鮑文傑值得重用,其中呂純孝需要坐鎮都察院,殿下最好不要輕易動他的位置,隻要都察院的清流們依舊支持殿下,殿下的地位就不容易動搖……哪怕是將來有了意外,也容易東山再起……然而,鮑文傑一直在禮部任職,卻是浪費了他的能力與才華,殿下你最好還是儘快將他調任到一個能辦實事、容易出政績的位置上,將來或有大用處……”
“這些日子以來,殿下已經明白了以貪治貪、以惡懲惡的道理,山才心中深感欣慰,如今咱們的實力不足,最是需要借力打力……我知道殿下你一向不喜歡周尚景與趙山才二人,但滿朝的貪官奸臣之中,卻唯有他們二人心中還顧念著朝廷大局,也願意為江山百姓辦些實事,並不僅僅隻是一味的結黨與貪賄,所以殿下今後遇到危難大事之際,不妨找他們二人求助,進行有限度的合作,或許事情還能有些回旋餘地……”
此時的趙山才,已經是瀕臨極限,語氣愈加虛弱無力,說話也是斷斷續續,但他一雙眼睛緊緊的盯著太子朱和堉,似乎是懇求太子朱和堉一定要答應自己的臨終勸誡。
聽到趙山才的不斷叮囑,太子朱和堉剛開始還是連連點頭表示認同,但聽到最後一點之後,卻是忍不住眉頭一皺,但最終並沒有多說什麼,依然是點頭答應了。
見到太子朱和堉這般表現,趙山才眼中再次閃過了一絲欣慰。
他這些日子以來的苦心終究沒有白費,太子朱和堉總算不似從前一般固執了。
欣慰之餘,趙山才原本還算是明亮的眸子漸漸黯淡了下去,聲音愈加的輕微低弱,用近乎是喃喃自語的聲音再次說道“可惜,山才已經沒有更多時間輔佐殿下了……殿下所期望的清平盛世,山才也是無緣見到了……為了殿下的未來大計,山才許多時候也隻能無所不用其極……殿下,對不起,還望你將來不要怪我……”
聽到趙山才最後一句話,太子朱和堉先是一愣,不知道趙山才為何要突然對自己致歉,僅僅是因為沒有更多時間輔佐自己?
然後,太子朱和堉又猛然發現,趙山才一直緊抓著自己衣角的手指,此時已經無力的垂下。趙山才那雙似乎永遠都明亮深邃的眼睛,也已經輕輕閉合了。趙山才的腦袋無力的垂在床頭,毫無生機的臉龐上依然殘留著一絲複雜難明的表情,似乎遺憾、似乎欣慰、又似乎是愧疚。
趙山才……終於是徹底離開了人世!
還沒有來得及實現自己的誌向,這世上還沒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到他的驚才豔豔、他還沒有為這個世界留下足夠多的痕跡,但趙山才已經離開了人世。
一時間,太子朱和堉的思維停滯了,隻是愣愣的看著眼前已經悄然無聲的趙山才。
雖然早就知道趙山才的病情惡劣,雖然章德承與溫采寧已經說過趙山才的大限就在今日,但太子朱和堉在這一刻卻是突然發現,自己依然沒有做好心理準備。
然後,趙山才的房間內,傳來了一陣悲痛至極的哭聲——書童趙睦見到趙山才病故之後,再也難以控製情緒,忍不住大聲哭了起來。
一時間,東宮內所有人都隱隱察覺到了什麼,氣氛愈加的悲淒了。
而太子朱和堉依然是愣愣的看著眼前的趙山才,隻覺得窗外的天空突然間昏暗了許多。
就在太子東宮的氣氛漸漸悲戚之際,此時的趙俊臣府內,氣氛卻是逐漸達到了高潮!
聯合船行!即將要壟斷京杭運河與長江航道的航運生意的聯合船行!由“現世財神”趙俊臣親自負責的聯合船行!
任誰都知道,這家船行一旦正式運營之後,定然會創造出天文數字的財富!
趙俊臣讓他們“說服”身邊親朋投資聯合船行,言下之意就是讓他們假借親朋的名義參股聯合船行,今後坐等紅利分成就是了,簡直就是送給了他們一個日進鬥金的金礦!
這是多麼龐大的一筆好處?
有了這麼一筆好處,他們可以過上多麼奢華愜意的日子?
一時間,賓客們仿佛都看到了金光閃閃的光明未來,原本有些昏沉的天色在他們眼中也變得明亮了起來。
“趙大人放心吧!聯合船行關係到朝廷商稅整頓的大計,我等身為朝廷臣子,自然也要稍儘綿薄之力!等今日回去之後,我就會召集所有的親朋好友,向他們籌集銀子投入聯合船行!數量不敢多說,但十萬兩銀子總還是拿得出來的!”
左蘭山雙眼泛著光亮,首先大聲應和道。
與此同時,左蘭山的表態,也給在場的眾位賓客定下了一個標準——身為內閣輔臣的左蘭山打算投入十萬兩銀子,那麼其餘的賓客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身份地位權勢來決定自己投入銀子的大致數量了。
於是,霍正源也連忙起身,同樣大聲說道“趙大人,霍某人回去之後,也一定會召集所有得親朋好友籌集銀兩,大約可以拿出八萬兩銀子!”
陳東祥也同樣是激動起身,說道“我也同樣可以湊到八萬兩銀子投入聯合船行,雖然數量不多,但也算是為朝廷儘一份綿薄之力!”
“下官詹善常可募籌七萬兩銀子以資助力!”
“下官司徒翰可以募籌五萬兩銀子,這幾日就送到戶部!”
“這等為國為民的盛事,下官劉長安絕不落人後,也可以籌到五萬兩銀子!”
一時間,在場賓客們為了“朝廷大計”、為了“江山百姓”,紛紛是踴躍表態、仗義疏財,皆是一幅為國為民在所不惜的模樣!至於他們今後能夠收到多少倍的回報,這裡自然是不用多提。
就這樣,趙府內氣氛愈加歡騰,所有賓客都是發自內心的不斷歡笑著。
眼看著賓客們爭相表態的場景,趙俊臣也同樣麵帶笑意。
他知道,自己籠絡人心的計劃成功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一位趙府下人來到許慶彥的身邊,向著許慶彥耳語了幾句。
許慶彥麵色微微一變,也連忙走到趙俊臣的身邊,向趙俊臣低聲說道“少爺,剛剛收到消息,趙山才死了!”
趙俊臣舉杯的手微微一頓,些許酒水灑了出來。
但下一瞬間,趙俊臣卻好似沒有任何的思緒變化一般,依然是麵帶笑意、與眾位賓客把酒言歡!
世途多艱,有些人的道路走到了儘頭,有些人還要繼續走下去!
……
恩,六千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