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隻見趙俊臣緩緩起身,親自向史城拱手致歉,道“原來史千戶竟是這般戰功顯赫,可謂是少年英雄……本閣此前不應該刻意刁難你、讓英雄寒心,是本閣不對,還望史千戶見諒一二!”
看到趙俊臣突然向史城致歉,在場眾人皆是深感意外,史城稍稍猶豫了一下,垂頭回應道“趙閣臣言重了,卑職此前也確實有失禮之處。”
趙俊臣連連搖頭,道“聽聞了你的事跡之後,本閣大為震撼,隻覺得你的軍中職位實在是有些低了,你是朝廷功臣,理應是受到更多嘉獎,就像是何總兵所言一般,不能讓將士寒心……這樣吧,何總兵,就由你我二人聯名向朝廷上呈奏疏,保舉這位史城兄弟晉升為守備官如何?”
隨著趙俊臣的話聲落下,遼東鎮眾人皆是表情微變,何宇有些遲疑,史城暗暗驚喜,而另一位千戶李世傑則是身體一震、瞪大了眼睛。
在明朝軍隊之中,軍職由下而上分彆是小旗、總旗、百戶、千戶、守備官、參將、總兵、鎮守總兵,再往上則是朝廷所冊封的各種將軍勳位。
其中,由千戶晉升為守備官,一向是軍中武官晉升之際的一道門檻。
千戶以下的軍職,晉升之際隻需要鎮守總兵就能決定,權力也不算大,但守備官則是一座城池以及境內村落與堡壘的最高軍事指揮,有資格獨掌一片防區、開府建衙,權勢也是質變飛躍,自然是需要朝廷中樞的點頭任命才行。
所以,一旦是史城被朝廷任命為守備官,那他與李世傑的接班人之爭,也將會徹底拉開差距,就算是李世傑身為李家子弟,今後一段時間內也很難再與史城相爭。
這也是何宇、史城、李世傑三人表情各異的原因所在。
而這三人的表情變化,也儘數落在趙俊臣的眼中。
最終,何宇也是彆無選擇——他這個時候若是否決了趙俊臣的提議,那就算是史城從前再是如何忠心耿耿,今後也一定會出現嫌隙——隻好是麵無表情的點頭道“既然趙閣臣有這般好意,卑職自然是樂見其成……史城,還不快來謝過趙閣臣的抬舉?”
史城當即是單膝跪地,大聲道“多謝趙閣臣!多謝總兵大人!”
與此同時,趙俊臣注意到,李世傑的表情變得更為難看了。
但趙俊臣就好似完全沒有察覺到自己的這般提議究竟是造成了怎樣的後果,隻是笑著讓史城起身,表示自己非常看好史城的前途。
接下來,趙俊臣返回座位坐下,表情也再次恢複了嚴肅,看著何宇緩緩說道“史城的事情暫且不必再提!何總兵,咱們言歸正傳,你剛才曾是詢問本閣,若是本閣與你易地而處、肩負邊防重擔,又是否願意削減遼東鎮的軍費錢糧……本閣已經認真考慮過了,現在也可以給你一個準確答複!那就是……本閣依然願意削減遼東鎮的開支!”
說到這裡,趙俊臣揮手阻止了何宇的插話意圖,又說道“建州女真的威脅究竟有多大,本閣一向是心中有數,而且本閣也認為建州女真這次的納貢稱臣隻是權宜之計,本閣還知道朝廷一旦是削減了遼東鎮的錢糧,就一定會影響到遼東鎮的邊防力量……但本閣認為自己在這般情況下依然有辦法阻擋建州女真的狼子野心!”
見趙俊臣這般態度堅定,何宇表情愈發冰冷,問道“哦?卻不知趙閣臣有何妙策?隻希望不是誇誇其談!”
趙俊臣則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緩聲道“本閣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解散遼東鐵騎!”
隨著趙俊臣的話聲落下,在場眾人皆是麵色大變,一向還算冷靜的何宇更是霍然起身,再也顧不上假客氣,氣勢洶洶的瞪著趙俊臣,厲聲問道“你說什麼?”
趙俊臣則是表情不變,道“若是何總兵沒有聽清,那本閣再說一遍……解散遼東鐵騎!”
遼東鐵騎不僅是戰功赫赫的當世強軍,更還是曆任遼東總兵的私軍、以及遼東鎮在朝廷中樞與建州女真之間左右逢源的最大資本,所以趙俊臣的這般說法,無疑是徹底觸犯了何宇的底線與禁忌!
一時間,何宇再也不見此前城府,高聲怒斥道“遼東鐵騎不僅我遼東鎮苦心培養的當世強軍,更還是抵抗建州女真的中堅力量,這些年來也唯有遼東鐵騎與關寧鐵騎有能力與建州女真的精銳相抗衡,豈能是隨意解散?趙閣臣你可知道,若是沒了遼東鐵騎,遼東防線立刻就會塌掉大半!這般後果,趙閣臣你可明白?”
趙俊臣的表情依然平靜,緩緩道“我並不否認遼東鐵騎乃是當世強軍,也不否認遼東鐵騎能與建州女真的精銳相抗衡……但在我眼裡,對於遼東鎮的整體防務而言,遼東鐵騎的作用就是兩個字——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罷了!”
……
孩子發燒,所以今天隻有半章,大家見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