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下之意是,當初與趙俊臣進行交易之際,若是宋啟文在場的話,就一定會全力保全周尚景的性命,絕不會像是自己一般見死不救,所有忘恩負義之事皆是我宋啟禮擅自所為,但宋啟文卻是重視情義之人,希望李和千萬不要對宋啟文心存偏見。
李和輕輕點頭,道“重視情義是一件好事!這種人讓人安心,也願意對他委以重任……在老夫看來,其實你也是一個重情重義之輩,隻是你過於重視兄弟情義了,對於其他情義則是有些忽視,關於這一點,你還需要多學學你家兄長才好!”
“閣老說得對!晚輩一定銘記您的教誨!”
與此同時,興州府衙的大牢內,柳子岷也單獨密見了薑泉,又把趙俊臣的密信交給了薑泉。
薑泉在燭火下仔細看過了密信內容之後,就直接舉起燭火焚毀了密信,又向柳子岷輕聲交代了幾句,然後就主動返回了牢房之中。
此時的興州大牢之內,密密麻麻擠滿了百姓,大約有百餘人,這些百姓昨日在薑泉的帶領下皆是衝擊了糧行,想要強搶糧行內的糧食,所以就遭到了薊鎮守軍的鎮壓、被抓進了牢裡。
也正因為如此,牢房內的百姓們對待薑泉的態度也是截然不同。
有些百姓欽佩薑泉的仗義出頭,帶領他們積極反抗官紳們的壓迫,在薊鎮守軍抓捕他們之際也是擋在最前麵為旁人爭取逃脫機會,又等到眾人被抓進牢裡之後,還自掏腰包收買獄卒為他們增加了夥食供應,簡直就是義薄雲天的俠客,所以就紛紛把薑泉奉為首領,願意積極響應薑泉的號召。
但也有許多百姓反而是愈發厭恨薑泉了,認為昨天如果不是薑泉反複鼓動他們的情緒、帶頭衝擊糧行,他們就不會頭腦一熱跟著鬨事,如今也不會遭受這場牢獄之災,所以他們現在既不怨恨官紳抬升米價,也不怨恨薊鎮守軍抓捕了他們,隻怨恨薑泉牽累了他們。
這般情況下,當薑泉被獄卒押返牢房之後,一部分牢內百姓紛紛起身相迎,大聲稱呼“薑大哥”,另一部分百姓則是視而不見、表情間隱隱帶著一絲怨懟。
牢房中有一位十七八歲的小夥子,名為王虎子,他正是熱血衝頭的年紀,最是欽佩薑泉的俠義之舉,當薑泉返回牢房之後就主動給薑泉讓座,又關切問道“薑大哥,官府的人為何突然見你?他們可有刁難你?”
薑泉深吸一口氣後,向牢房內的百姓們大聲宣布道“告訴大夥一個好消息,我剛才已經與官府中人談妥了,隻需是等到明天早晨,咱們就可以全部出去了!”
聽到薑泉的喊話之後,牢內百姓皆是大喜過望。
王虎子不可思議道“咱們衝闖了糧行,官府竟然願意放了咱們?官府的人竟有這般好心?”
薑泉笑著解釋道“我拿出銀子打通了門路,賄賂了相關官員,那些人皆是見錢眼開,自然不會繼續刁難咱們!”
王虎子深吸一口涼氣,震驚道“乖乖!咱們百來號人,究竟要送給他們多少銀子,才能把咱們儘數都放出去?”
薑泉滿不在乎道“不多,也就三百兩銀子!”
三百兩銀子!
聽到這個數字之後,所有人皆是震驚了!
既是震驚於薑泉擁有這麼一大筆銀子,更是震驚於薑泉願意放棄這麼一大筆銀子,用以解救所有牢內百姓。
“三百兩銀子!薑大哥,你哪來的這般多錢?”
薑泉哈哈一笑,豪氣十足道“我其實也算是小有家資,但這筆銀子確實不容易拿出來,所以我就把祖傳的田產與家宅全部送給了官府中人,折算下來大概就是三百兩銀子左右。”
看到眾人皆是目瞪口呆,薑泉擺手道“沒什麼!真沒什麼!昨天如果不是因為我的一時衝動,帶頭衝闖糧行,大家也未必就會遭受這場牢獄之災,所以我就算是傾家蕩產,也理應搭救大夥,不能讓大夥再受牢獄之苦!
隻不過,失去了祖傳的田產與宅子之後,我已是再無去處,也已是身無分文,今後就隻能跟著大家一起生活了,但我完全不懂如何討飯生活,還望大家千萬不要嫌棄我啊!”
聽到薑泉的這般表態之後,牢內所有百姓皆是大為震動!
即使是那些此前怨恨薑泉的百姓,這個時候也紛紛感動於薑泉的義舉!
若是薑泉家財萬貫也就罷了,但薑泉為了搭救他們,竟然蕩儘了家產!
這是何等的仗義!
這些百姓皆是一無所有之輩,否則昨天也不會跟著薑泉衝闖糧行,從來沒有人這般重視過他們,一時間皆是情緒激動,紛紛回應道“薑大哥,您今後就是我的親大哥!”
“從今往後,薑大俠就是咱們的領頭人!”
“薑大哥,往後我隻要還有一口吃的,就一定分你半口!”
“對,咱們從今往後就一起生活了,這年頭唯有互幫互助才有活頭!”
聽到牢內百姓們的紛紛回應之後,薑泉不由是笑了。
笑容意味深長。
就在興州大牢內百姓們激動振奮之際,昨天受這些百姓們衝闖的幾家糧行,也再次發生了一場變故。
自從百姓們衝闖糧行之後,薊鎮總兵張肅就在趙俊臣的建議之下,派兵層層包圍了各大糧行與糧倉,名義上是“保護”,但實際上則是“監視”。
但也正因為薊鎮守軍的“保護”,所以興州官紳這兩天以來一直都沒有尋到機會私下挪走與隱藏他們的米糧。
而這一夜,原本負責保護糧倉糧行的薊鎮守軍們,卻突然間宣稱“有亂民潛入糧倉之中意欲行竊”,於是就強行闖進了各大糧行與糧倉進行“搜捕”。
隻是,就在薊鎮守軍到處“搜捕”竊賊之際,又有好幾位賬房先生隨著薊鎮守軍一同進入了各大糧行與糧倉之中,趁機清點了這些糧行與糧倉之中的大致囤糧規模。
……
第二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