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正源終於尋到機會與賈倫說話,問道“公堂內的各種布置還算合適,就不知道……各類刑具是否也已經準備妥當?”
賈倫抬頭看了徐盛英一眼,道“原本是沒有準備,畢竟瞻園之內實在是尋不到刑具,但徐守備抵達瞻園之際,把守軍大牢的各類刑具皆是帶來了。”
霍正源滿意點頭,道“既然如此……本官記得伱是七皇子殿下的隨侍太監,名叫賈倫,對吧?你現在就可以離開這裡了!你畢竟隻是皇子長隨,即便在內廷之中也沒有任何職務,不適合參與公事。”
這一次,席成終於是尋到機會,搶先說道“他不能離開!”
“為何?”霍正源皺眉問道。
席成冷哼一聲,道“賈倫乃是代表七皇子殿下,有資格旁觀咱們三人提審犯人!”
“殿下讓一個隨侍太監代表自己?不合適吧?”
“沒什麼不合適的,難道霍大學士就這般輕視我們內廷不成?更何況,賈倫不僅是殿下的代表,也不是一個普通宦官,他在內廷之中一向是以精通刑律而聞名,若不是他對七皇子殿下忠心耿耿,一直不願意離開七皇子殿下,早就在東廠闖出名堂了!所以讓他留在這裡旁聽咱們三人審問犯人,不僅是殿下的意思,也是咱家的主動提議!畢竟,無論是霍大學士還是徐守備、又或者咱家,對於大明刑律皆不擅長,總要尋一個懂行之人為咱們意見才行!”
聽到席成的這般說法,霍正源微微一愣,不由是認真打量了賈倫一眼,又扭頭掃視了一眼靜立於側位的江正。
霍正源完全沒有想到,賈倫隻是七皇子身邊的一名隨侍太監罷了,而且年紀也不大,竟然精通大明刑律!
很顯然,就與霍正源一樣,七皇子朱和堅也提前料到,認為霍正源、徐盛英、席成三人在聯審期間因為立場各異、目標不同的緣故,必然是相互掣肘、彼此牽製,誰也說服不了誰,這種情況下就隻能嚴格遵守大明律法做事了。
所以,霍正源就把江正帶來了瞻園,而朱和堅則是把賈倫留在了瞻園。
朱和堅與霍正源的想法相似,賈倫與江正的任務定位也完全相同,就是利用他們二人精通大明律法的優勢,在三方聯審期間不斷尋到有利於己方的相關法文支持、又或是搬出不利於對方的相關法文進行反駁,進而是逐漸掌控局勢。
與此同時,朱和堅必然是非常信任賈倫的本領,所以他才敢在三方聯審期間離開瞻園、前往夫子廟主持縉紳勢力與皇莊勢力的公開辯論,即便是在霍正源身邊看到了江正的存在,也認出了江正的身份背景,卻沒有表現出特彆明顯的擔憂之意。
想到這裡之後,霍正源愈發忌憚賈倫了,緩緩道“一個精通刑律的宦官內臣……倒是讓我想到了二世而亡的秦朝!那時候也有一個精通刑律的宦官——指鹿為馬的趙高!”
把賈倫比作趙高,對於內廷宦官而言無疑是一項極為嚴重的指控。
事實上,作為一名內廷宦官,賈倫的偶像之一就是趙高。
根據朱和堅與賈倫二人的默契,待將來朱和堅登上皇位之後,賈倫就是內廷之首、統領內廷各大衙門,無論司禮監還是禦馬監、無論東廠還是西廠,皆是由賈倫掌控。
朱和堅一向勤勉自律,賈倫自然也是同一類人,為了自己將來執掌內廷之際更加得心應手,他這些年來一直是暗下苦功,大明刑律更是賈倫努力鑽研的重點內容,雖然沒有機會接受楊洵這種律法大家的指導,但賈倫在鑽研大明刑律之際所付出的努力,卻絕對不少於江正。
從這方麵而言,賈倫無疑也是一個極為勵誌的人物。
此時,聽到霍正源的指控暗示之後,賈倫依然是態度低調謙卑,但又給人一種不卑不亢、綿裡藏針的感覺,垂頭道“啟稟霍大學士,我們內廷的規矩是,所有年幼宦官皆是要接受考核,挑選聰明伶俐之人送進內書堂讀書識字,若是學習成效不錯,還會進一步傳授四書五經、朝廷法令等等知識,唯有如此才可以篩選出優秀宦官,進入司禮監、禦馬監等衙門輔佐陛下處理朝務!
所以,小人稍懂一些朝廷法令,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不能因此就把小人類比趙高,否則就是完全否定了內書堂的規矩!內書堂的設立乃是源於成祖的授意,若是霍大學士不滿意這項規矩,也不應該刁難小人,而是應該直接向陛下提議、撤消這項祖訓才對!
更何況,在內廷之中,有學問的宦官並不是隻有小人一個,如果小人稍懂一些刑律就要讓您類比趙高,那內廷二十四衙門的眾位大太監皆是深諳書文,又應該把他們比作哪些前朝宦官?”
聞言之後,一向機敏的霍正源竟是啞口無言了。
賈倫直接搬出了內廷二十四衙門眾位大太監的存在,還搬出了明成祖朱棣的祖訓,若是霍正源順著這個話題繼續爭辯下去,就無疑是與全體內廷為敵、甚至是公開質疑了明成祖朱棣的英明神武。
彆說是霍正源了,即便是趙俊臣在這般情況下也需要仔細掂量後果。
於是,霍正源訕笑一聲後,終於是不再刁難賈倫,也默認了賈倫的旁觀審問,隻是再次掃視了側方靜立的江正一眼。
經過這次試探之後,霍正源雖然還不清楚賈倫對於明朝律法的精通程度究竟有多高,但也看明白了賈倫絕不是一個易與之輩,無論反應速度、還是城府心機、又或是辨術口才,皆是上上之選。
霍正源心中隱隱有預感,在接下來的三方聯審期間,自己、席成、徐盛英三人相互掣肘之下,恐怕都無法成為主角,勝負關鍵反而是江正與賈倫的交鋒。
隨後,霍正源扭頭向徐盛英詢問道“既然如此,時間也不早了,咱們就開始提審犯人吧!”
見霍正源轉移了話題,席成當即是嗤笑一聲,認為賈倫為自己出了一口惡氣,徐盛英則是麵現無奈。
其實,徐盛英也早就想到了賈倫的存在必然會嚴重阻礙自己提審犯人、查明真相,在霍正源趕到瞻園之前,他曾經也想要尋理由支走賈倫,但同樣在賈倫有理有據的反駁之下無功而返,隻能任由賈倫留在審案現場旁觀。
所以,徐盛英並沒有因為霍正源轉移話題而麵現鄙夷,反而是極為配合的點頭道“確實,是應該辦理正事了!”
隨後,徐盛英抄起一張公文看了一眼,然後就從公案上抽出一根朱簽擲下,大聲傳令道“來人,提審悍匪張四三!”
霍正源此前總計活捉了十一名“嘲風”死士,但因為朱和堅的當眾恐嚇,很快就有八名“嘲風”死士選擇自殺,幸好是看守犯人的南京守軍及時發現,但最終也僅僅是救下了其中三人,依然有五人自儘而亡。
這樣一來,落網被捕的“嘲風”死士就隻剩下了六名活口。
而徐盛英率先提審的這個“張四三”,就是六名殘存的“嘲風”死士之一,同時也是那三名自殺失敗的“嘲風”死士之一。
隨著徐盛英的一聲令下,一名南京守軍與一名錦衣衛同時轉身奔出側廳,很快就把一名形象狼狽的年輕男子押進了瞻園側廳之中。
而霍正源看到犯人之後,就繞過了所有流程,可謂是直奔主題,詢問了一個讓所有人皆是側目的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