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接受了劉懷遠的宣誓效忠之後,趙俊臣就自顧自的陷入了沉思。
因為劉懷遠提供的大量情報,趙俊臣已經初步摸清了南京城近期局勢變化的大致脈絡。
隻不過,在各類情報之中,劉懷遠偏偏是遺漏了最為關鍵的一項情報。
那就是——在今天不久之前,周尚景趁著縉紳勢力與皇莊勢力於夫子廟內進行公開辯論的機會,當眾拋出了重啟南京六部的建議,迫使七皇子朱和堅全麵妥協、宣布了嚴懲南京奸商的命令!
而趙俊臣所創辦的“聯合船行”,也即將因為這項命令而遭受重創。
當然,劉懷遠並不是故意隱瞞了這項情報。
自從背刺了宋承仁之後,劉懷遠就一直不敢與周尚景碰麵,今天也沒有前往夫子廟旁觀見證縉紳勢力與皇莊勢力的公開辯論,而是一直躲在南京城外與江防營將士呆在一起,自然是不能及時知悉夫子廟那邊的最新消息,也就無力向趙俊臣提供相關情報了。
因為這一項關鍵情報的缺失,所以趙俊臣整理了全部情報之後,雖然已經推測出周尚景這一次必然是布局深遠、所圖者大,卻無法在短時間內精準推測出周尚景的真實意圖。
趙俊臣極為忌憚周尚景,若是不能提前推測出周尚景的真實意圖,自然是不敢輕易與周尚景正麵交鋒。
“若是無法猜到周尚景的真正意圖,我貿然趟進南京城這潭渾水,恐怕是勝算不大啊……”
而就在趙俊臣這般苦惱之際,船艙房間外響起了趙府幕僚李傳文的聲音。
“啟稟趙閣臣,太子太師王保仁來了,現在就在船外靜候,他已經知曉了您抵達南京的消息,希望與您相見密談!”
聽到稟報之後,趙俊臣不由一愣。
畢竟,趙俊臣乘船抵達南京城外至今,也隻有一個多時辰時間,向外界公開身份的時間還要更短許多,尚且不到半個時辰,按理說南京城內的各方勢力即便是已經收到了消息,也壓根沒有反應時間。
作為南京城內的關鍵人物之一,王保仁的登場現身並沒有讓趙俊臣感到意外,他想要與趙俊臣相見密談的事情也是意料之中,但王保仁的現身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就好似他提前猜到了趙俊臣的抵達時間一般。
王保仁畢竟是身份貴重,所以趙俊臣雖然心中疑惑,卻也不敢怠慢耽擱,當即起身道:“王太師來了?他是前輩,本閣必須親迎才是。”
說話間,趙俊臣就要邁步走出船艙房間。
但下一刻,趙俊臣則是敏銳發現,江防營的操江武臣劉懷遠似乎並不打算隨著自己一同前往船外迎接王保仁,反而是站在原位不動、表情極為尷尬。
看到劉懷遠的尷尬神態,趙俊臣很快就猜到了原因。
“劉武臣,你原本也算是‘周黨’的邊緣人物,在南京範圍內協助宋承仁處理漕運與走私的生意,但你前段時間又受到了太子太師王保仁的策反、實名檢舉了宋承仁、致使宋承仁身陷囹圄,所以說……在你宣誓效忠本閣之前,就已經改換門庭投入了王太師的門下,對不對?”
聞言之後,劉懷遠表情愈發尷尬,但也沒有否認。
這段時間以來,他首先是秘密投靠了王保仁、在王保仁的策反之下徹底背叛了“周黨”,然後又未經王保仁許可就向趙俊臣宣誓了效忠,這般行為堪稱是三姓家奴了。
而如今,他的現任主子趙俊臣與前任主子王保仁即將要碰麵密談,劉懷遠的立場自然是極為尷尬。
趙俊臣則是態度寬容,似乎並不介意劉懷遠反複換主的事情,反而是微笑勸慰道:“這般情況下,你想必是擔心王太師的態度,認為王太師或許會惱怒於你未經同意的改換門庭之事……但你不必多慮,待本閣與王太師碰麵之後,就會親自向王太師解釋此事,想必王太師也一定願意賣給本閣幾分薄麵,原諒你在改換門庭之前未曾向他稟報的疏忽。”
趙俊臣這般表態之際,可謂是信心十足。
按照趙俊臣的預測,王保仁近期與周尚景相互交鋒之際,大概率是落於下風的。
如此一來,王保仁也大概率是把趙俊臣視為外援、希望與趙俊臣聯手對抗周尚景。
所以,王保仁就絕對不會與趙俊臣斤斤計較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而劉懷遠的改換門庭,在王保仁眼中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王保仁當初把劉懷遠收入門下,隻是為了利用劉懷遠實名舉報宋承仁、斬斷周尚景在南京城內的最大臂助,而這項意圖已經落實之後,劉懷遠對於王保仁而言也就失去了利用價值。
但接下來,劉懷遠必然會遭受“周黨”的全力報複,而王保仁為了維護自身威望,則必須儘力庇護已經毫無用處的劉懷遠,自然是不大甘願。
這般情況下,任由劉懷遠轉投於趙俊臣門下,王保仁說不定還會樂見其成,甚至是暗暗慶幸自己甩掉了一個累贅,還可以利用劉懷遠的存在進一步激化趙俊臣與周尚景的矛盾。
所以,根據趙俊臣的推測,王保仁看到劉懷遠改換門庭之後,十有八九是順水推舟、趁機賣給自己一個人情,即便是心中不快,也絕對不會斤斤計較。
當然,趙俊臣把劉懷遠收入門下之後,就必須代替王保仁庇護劉懷遠、為劉懷遠擋住“周黨”勢力的後續報複,一定是極為吃力。
但目前局勢之下,趙俊臣必然要與周尚景正麵交鋒,無論劉懷遠是不是自己的門人,這場交鋒皆是不可避免,所以趙俊臣反而不介意把劉懷遠收入門下。
更何況,彼之雞肋,我之珍寶。
對於趙俊臣而言,把劉懷遠收為門人之後,最大好處並不是掌控了一支不堪重用的贏弱軍隊,而是可以趁機插手江防營的稽查走私之權,這項權力在趙俊臣的眼中至關重要,或許還可以在後續的南京權力鬥爭之中發揮極大用處。
當然,對於劉懷遠這種反複改換門庭的牆頭草,趙俊臣自然是看不上眼,也絕對不會信任劉懷遠的忠心,隻是姑且一用罷了,遲早還是要拋棄於他、另擇心腹重用的。
另一邊,劉懷遠聽到趙俊臣的保證之後,終於是稍稍安心,也終於有膽子隨著趙俊臣前往船外迎接王保仁了。
*
當趙俊臣在劉懷遠與一眾幕僚護衛的擁簇之下走出船艙之後,就看到王保仁也同時邁步走出了自己的坐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