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太後也不久留,她笑道“燁兒歸來,真是太好了。你這不在宮廷裡,不止哀家念著,你母後也是念著。歸來就好。”
錢太後一臉歡喜的模樣。
李燁當然是跟著感動一番。然後,還是送上自己給皇祖母的禮物。
對於李燁而言,他從邊鎮回來,這一路確趕路匆匆。但是離家太遠,這應該給親人備的禮物,李燁也沒有落下。
至於給父皇的禮物,除了一封奏本外,也有禮物。就是請衛謹公公在事後呈上去。
麵聖多嚴肅的事情,李燁當然不會在那等氣氛下給父皇呈禮物。
這會兒在皇祖母這裡,李燁就是表了小輩的孝心。
錢太後自然特彆的滿意。
滿意歸滿意,錢太後也沒有久留楚王這一位皇子。到底也念著楚王歸來,也應該歇一歇,也是去一去乏意。
待楚王從長壽宮離開,又往長樂宮去。
這會兒錢太後倒跟身邊的嬤嬤說道“如今哀家一瞧著楚王,倒發現楚王跟前幾年大變樣子。真不同了。那身的氣勢就不一樣。”
錢太後這般說,也是心頭有一些感慨的。
主要是楚王的眼眸,錢太後在裡麵瞧出來一股子的昂揚。
“太後娘娘,您原來可說了,皇上待楚王殿下多看重。這楚王被皇上差遣著磨礪一番。如今自然不一樣的。”嬤嬤這話全是廢話。
錢太後聽了,她笑道“是啊,不一樣。哀家可等著瞧一瞧,皇上何時要冊封了楚王做皇太子。”
這話錢太後敢說,嬤嬤隻敢帶著耳朵聽一聽。回話,那都是不敢多嘴。就怕哪裡惹了麻煩上身。
長樂宮。
宋太後見著楚王李燁這一個親孫子。她仔細一端詳後,她道“天子真狠心,如何讓燁兒你吃著萬般苦頭。瞧瞧,如今被折騰成什麼模樣。”
在宋太後的眼中,楚王這瞧著太可憐了。
往昔的尊貴模樣,如今就瞧著一點氣勢。至於原來的模樣,那自然是貴人樣。
打遠遠一瞧,那就知道出身尊貴。因為細皮嫩肉。便是習武,那也不過是一幅好皮囊。
翩翩公子小郎,那才是原來的李燁模樣。
等著吃過,餓過肚子,開過荒種過地,再是吃一吃邊地的風霜。哪怕是小郎,也是皮膚黑了,也是肚皮粗糙的如沙子。
這時候的李燁哪怕長高了,哪怕精氣神瞧著昂揚向上。可那穿衣顯瘦,脫衣有肌肉的模樣。
這穿著一身皇子親王的吉服時,倒底還是比著尋常的皇子宗室要黑了幾個度。
就像是奶白色與古銅色的區彆,那亮度不同。
“皇祖母,您這是冤枉父皇。”李燁沒覺得親爹委屈他。
相反在李燁的心中,這是父皇看重於他。因為磨礪之前,父皇母後尋問過他的意思。
李燁想勇於擔了大任。他想當一個當父皇滿意的皇子。一切但憑自願,又何還的父皇狠心
說心底真話,如果父皇狠心,就是為著將來讓他承繼大業。
李燁哪怕還是一個半大的兒郎,他也會說,這等狠心,他是大大的樂意。
做為父皇的嫡長子,他才有機會承受一下父皇的狠心磨礪。
這等機會像是弟弟有嗎像是八皇兄有嗎
他們沒有。
有些東西沒有,那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的關鍵。
李燁是皇帝的嫡長子,對於擔大任,對於將來坐了儲君的寶座。李燁從來有一種舍我其誰,當仁不讓的心氣。
“父皇待孫兒最是器重。”李燁就差著拍胸膛保證。
瞧著孫兒的態度,宋太後哪不懂。這磨礪吃苦,皇帝和皇子這一對父子,那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罷,你這孩子樂意吃一吃你父皇給的苦頭,哀家也懶得摻合。”宋太後瞧明白楚王的態度。
宋太後也不想多管了。
“皇祖母,孫兒知道,您最是心疼孫兒不過的。”李燁笑著回話道。
哄一哄皇祖母的開心,李燁還是非常樂意的。這會兒李燁也是送上自己準備的禮物。
回了京都,給長輩們的禮物,李燁沒落下誰。
便是隨國侯府裡,給長輩們的禮物他也差人送去了。
至於宮廷裡的,當然就得李燁自己一一送了。
宋太後心疼孫子,那當然在她心中還是皇帝兒子的份量最重。
這等時候孫子嘴裡全是誇了皇帝兒子,宋太後心裡也滿意的很。
這一對祖母都是心照不宣,可謂是有一點默契的。
於是氣氛不錯。等著李燁告退離開時,宋太後還挺不舍得。
宋太後待皇後的態度,還可以是婆媳關係。
可待皇子啊,宋太後又不同。到底是兒媳是外人,這孫子流著自己的血脈。
最主要也是李燁這一位楚王,這一個宋太後的親孫子也是嘴甜會哄長輩的。
宋太後被哄的就是挺開心。
離開長樂宮,李燁往昭陽宮去。
越是離著近,越是想著母後,李燁就是心情激蕩。
在昭陽宮的宮門處,李燁遠遠的瞧見等候的母後。還有母後跟前的小童子。
“兒臣恭請母後萬安。”李燁見著母後,他拜下來,他還磕了頭。
久不見麵,李燁這會兒真的激動。他就像是遊子,一旦歸家時,他就覺得自己有了根。
“好孩子,快起來。”賈祤忙是攙扶了長子起身。
“讓母後瞧瞧,我兒瘦了,黑了。”在賈祤的眼中,孩子真的瘦太多,也黑太多。
一瞧著臉上的皮膚,那就瞧得出來是吃了大苦頭。
“”這時候賈祤覺得喉頭有一點哽咽。她的眼睛一酸,她是落下淚來。
賈祤哭一回。
在賈祤的身邊,李煜瞧著這般模樣的母後。他伸手,他拉一拉母後的衣擺。
“母後。”李煜喚一聲。
小兒子的呼吸讓賈祤收斂了淚光。賈祤這時候忙把小兒子推到身前。賈祤說道“煜兒,你不是一直嚷嚷想十一哥”
“瞧瞧,這就是你十一哥。”賈祤指著嫡長子,她讓小兒子喊哥哥,喊兄長。
李煜的打量著麵前的十一哥,這一位兄長於李煜而言太陌生。
他的記性裡好像沒有這一位兄長的印象。至少他不記得。
李煜瞧著這一位兄長,他往母後的懷裡縮一縮。
然後李煜又躲到母後的身後。明明站在後麵,李煜還是忍不住的露出小腦袋。
他的眼眸子裡還是有好奇,他在打量著十一哥哥。
“哥哥。”李煜瞧著兄長許久後,他小聲的喚道。
“來,煜兒,來哥哥這兒。”李燁笑著伸手。
這對兄弟再相見,顯然李燁的心中,他的印象裡的弟弟還是一個奶娃娃。哪料想見麵時的弟弟已經長成一個小童子,挺漂亮的小童子。
李燁有耐心的哄了躲在母後腿邊的弟弟。
李煜被哥哥哄一哄,他還是一點一點的挪到哥哥身邊。
瞧著這一對兄弟的相處,賈祤的眼中有笑意。
等著母子三人回了昭陽宮的殿內。李燁陪著母後說話,說一說在外麵的經曆。
至於李煜,他在玩了哥哥帶來的禮物。全是民間的小玩意兒,對於李煜來說就是稀奇。
李煜一個小童子,他當然不能拒絕這些小玩意兒的有趣。
這會兒賈祤聽著嫡長子李燁講了外麵的見聞。
假如不是有皇帝那一邊的秘本。賈祤光聽一聽嫡長子的講述,那一定以為這所謂的磨礪就是見識一下大夏皇朝的大好山河。
可謂是好山好水好風光,哪有都有好客的主人家。
至於一路上的磨礪,也跟一個觀光客一樣的遊覽天下,這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此等磨礪,真可謂是長見識又有趣。真好玩啊。
事情真如李燁嘴裡說的那般好
不可能的。
李燁沒說假話,他就是把事情裁剪一下,在李燁這一位楚王的嘴裡。他不過是報喜不報憂。
這等話聽進賈祤這一個親娘的耳裡,她的滋味可謂是複雜無比,那是五味雜陳在心頭。
“燁兒,你歸來,你又長一番的見識。這很好。母後隻有欣慰的道理。”賈祤瞧著嫡長子喝一喝潤口的湯品。
賈祤笑道“你在外麵的一切,母後聽著你講一講,瞧你精氣神都是充足。母後隻有高興。高興你長大了,高興你有那一份心胸能擔大事。”
“燁兒,你父皇一直待你有大的期待。如今你讓你父皇十分的滿意。”賈祤誇了嫡長子。
“母後,兒臣還有許多不足。兒臣當還要多加學習。”李燁真認為自己不足之處太多。
學習使人進步。李燁當然就要好好學習。
“好,你有一顆上進心,這就更好。”賈祤挺滿意長子的態度。
“燁兒,你一路奔波,一定累壞了。這時候陪母後說這一番話,母後心底也踏實下來。”賈祤的眼中溫柔似水。她笑道“去吧,燁兒去歇一歇。有什麼話,待你睡飽後,你的父皇和母後都有時間聽你慢慢講。”
聽著母後的意思,李燁應了,他沒有拒絕母後的美意。
等著回了偏殿,李燁原來住的地方。這會兒的李燁瞧著宮人們送上來的吃食。
李燁沒有拒絕,他簡單的用了。然後再是沐浴一番。
渾身輕省的李燁就是回了寢殿歇息。這一睡,倒是在晚膳前方才醒來。
李燁也是被餓肚子驚醒。
待醒來,又是洗漱一番。李燁去了昭陽宮的主殿。
皇帝也在。
這等時候就是一家人聚一起。李燁瞧著昭陽宮的溫馨氣氛,他一時間真的挺貪念。
李燁心想,歸來真好。家的感覺,真好。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
昭陽宮。
賈祤聽著女史的稟話,她沉默了片刻。對於嫡長子歸來後的一些不同。賈祤瞧在眼中。
因為嫡長子的年歲,李燁歸來後,不過在昭陽宮原來居住的寢殿住了兩日。然後就挪到皇子所。
去了皇子所,李燁這一位楚王就自己管著自己的宮殿。
然後,李燁對於自己的用度也動手。至少如今報到皇後的耳中。
賈祤也知道她的孩子如今用度太節儉。至少在皇家的眼中,省過頭。
“一切隨了楚王的意思。”賈祤的目光落在司馬女史的身上。
賈祤說道“在皇子所裡,楚王這一位皇子就是主子,他的話,他的意,他身邊的宮人當然得一一遵從。叵測之人,不忠之人,逾越之人,比不可用。本宮也不會生二心,還替楚王做了決斷。皇子之意,一言而決即可。”
在賈祤眼中,兒子長大了,他所思所想,他自己做決斷便罷。
賈祤不想打著什麼為他好,就去替孩子做主。
在賈祤眼中,磨礪一番的嫡長子真的長大了。他有自己的主見。
“諾。”女史恭敬的應下皇後的吩咐。
這會兒賈祤倒是沉默下來。她真的在想,孩子這般長大,也真快啊。
至於皇子所裡的楚王李燁,他真的有自己的決斷。
在昭陽宮時,李燁沒有什麼特彆的吩咐。可到了皇子所,一切由自己做主後。
這裁撤一些用度,在李燁瞧來就是當如此。
一衣一食,一飯一絲,哪一樣得來不容易。
或者說李燁也不想自己改變,他想記住在外麵磨礪的時光。
李燁不覺得苛刻自己。因為在劉老漢的家中吃不飽的日子,那才是苛刻。
憑著如今在皇子所裡,一餐飯食有一葷一素一湯,又或配著米飯,又或配著餑餑餅子,這般足矣。
至少李燁不會浪費糧食。可能他自己開過荒種過地,他知道那等勞作的不容易,收獲的更不容易。
現在的李燁眼中浪費糧食,那真的不行。他接受不了。
用度節儉,吃食節儉,李燁隻是想把銘記的記憶加深。
李燁覺得人不能忘本。他的本,那一段磨礪的本,那就是糧食。
糧食為本。因為誰都要吃飯。李燁自己是凡人,他也要食的。
李燁是皇子,還是皇帝皇後的嫡長子。他的一點舉動,總有人在關注。
不過皇後已經平了宮廷裡的風波。皇後掌著宮權。
皇後不想有謠言時,那一定傳不起來。
於是有些人就默契的裝著不知道一些事情。
當然一些人也會知道一些消息。
京都皇城,泰和宮,禦書房裡。
賈弘祐麵聖,然後這一位皇帝的小舅子從皇帝這一位姐夫的口中知道一個天大的消息。
等著隨國侯賈弘祐離開泰和宮,他下差歸府後,他還有一點飄飄然。
不過飄飄然,那也是心裡的感覺。在麵上,賈弘祐一直是崩著一張臉。
回府後,賈弘祐去長輩那兒請安。因為父親賈道善一直在照顧祖母。
這等孝順,賈道善的孝心可謂是誠心十足。
賈弘祐來請安。隆安郡主這兒問安後,賈弘祐就有意想跟父親單獨談話。
賈道善當然也瞧出兒子的心思。於是賈道善跟母親提了一句。
“兒去去就回來,到時候再陪母親說說趣事。”賈道善的語氣輕鬆。
“去吧,去跟弘祐談一談。你們父子談的一定是衙門裡差事。我不樂意聽,我這兒有兒媳們陪著。她們說話好聽,我愛聽。”隆安郡主的精神不錯。
這會兒賈趙氏也笑著應了話。她說道“夫君與弘祐有正事,你們忙碌就是。我陪著母親。怕母親跟前陪著說話的人少,我差人去喊了弟妹、弘祐媳婦、弘祫媳婦,還有侄兒媳婦們過來就是。”
“對,我跟前不缺著陪說話的。道善,你們父子去忙吧。”隆安郡主不留了兒子、孫子。顯然還是衙門裡的事情要緊。
賈趙氏也表示了婆婆這兒陪著的女眷會多起來。
隻讓夫君和兒子繼續去理會了衙門裡的事情要緊。
有賈趙氏的安排和隆安郡主的示意。於是賈道善、賈弘祐父子去了前院的書房議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