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想要短時間內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隻有進行產能整合一個辦法。
也就是改變坦克廠造坦克,飛機場造飛機的生產模式,將零部件生產與裝配分離開,把熟練的工人放在熟悉的位置。
這麼做,其實是冒了很大風險的。
坦克廠造坦克,所有的零部件都是由工廠內部完成加工製造,哪個地方出了問題一查就能逮住犯罪分子。
如今進行分工協同,首先就動了股東的蛋糕,索性巴羅夫家族近水樓台先得月,牢牢把控住了洛丹倫地區的金屬冶煉龍頭地位,有足夠的分量從實力地位出發讓大家夥兒聽話。
再然後就是產能擴張還沒落到實處,卡洛斯又一次擴大了聯盟情報部門的編製。
監管的高地你不去占領,資本家百分之一萬給你整幺蛾子。
除去海外的庫爾提拉斯,聯盟總共十七家有執照的造船廠,六十九個船台,隨著自由貿易的興盛,訂單都積壓到二十年後了。
按理說,造船廠的東家該考慮擴大生產了吧。
不,懂不懂什麼叫躬匠精神,什麼叫饑餓營銷,除了有聯盟背景的三家,其他造船廠不約而同的減產提價。
這卡洛斯能慣著?
查它的稅!
整合生產力,不是簡單的做份計劃書,而是需要聯盟如同觸手怪一般牢牢把控每一個終端。
更直白的說,就是和手底下人鬥智鬥勇。
頭兩個月,洛丹倫工業區的產能非但沒有因為卡洛斯的整合有所提高,然而大幅的降低。
但是卡洛斯是誰啊,聯盟的扛把子,奧特蘭克的國王,巴羅夫家族的掌門人,他能慣著這些小心思。
增產增效你個廠長經理辦不到,說難辦。
難辦那就彆般了,換個能辦到的來。
達拉然與銀月城的競爭本來就是卡洛斯故意放任有意促成的。
銀行稅務礦山農場市政全是我卡洛斯的人,你個工廠主拿什麼跟我鬥!
在洛丹倫這一畝三分地兒,卡洛斯想當皇帝得看大家夥兒的眼色,想要收拾具體到個人,沒誰擋得住。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兒,讓熟練工乾熟練活兒,先將軍工體係從市場中切割出來,聯盟軍部直接從原材料供應商到最後的拚裝車間全程檢查介入,走票據定額的路數,減少中間環節,加強行政監管。
終究在第三個月,完成了最初的產業整合。
雖然其中存在著大量的徇私舞弊與權錢交易,但是生產效率與管理效率本身就是即相關又不搭邊的兩個東西。
尤其是洛丹倫如今這奇葩的魔法工業體係。
像是螺釘榫卯這些玩意兒,侏儒的工廠都完成全麵自動化生產了,內燃機的缸體不管衝壓的還是鑄模的,都必須矮人大師傅拿角磨機修邊。
就突出一個玄學,講究一個魔法。
步槍啥的,聯盟從來都不缺,大炮啥的,其實缺口也不大。
彈藥工廠,洛丹倫本地的勉強可以自給自足,隻要鐵爐堡生產線全部滿負荷工作,造一年足夠用三年。
真正製約聯盟爆產能的,其實是大型工業器械與道路運輸工具。
這些玩意兒指望市場導向,基本等同於脫了褲子放屁。
但是隻要道德敢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達拉然對於聯盟的要求的魔法服務訂單就感覺到匪夷所思。
因為聯盟勘探隊在希爾斯布來德丘陵的東南部發現了一處中型礦脈,可是聯盟沒有足夠的人手進行礦道作業。
所以聯盟希望達拉然飛過去給當地鬆鬆土。
“汙蔑,赤裸裸的汙蔑,我們達拉然絕對絕對絕對沒有一擊洞穿地層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你們這是欲加之罪!”
“魔法服務費用現結,礦業股份可以給你們百分之二十。”
“這種級彆的魔法我們真沒有。”
“這個可以有。”
“你們釣魚執法次數太多了,我們怕。”
“銀月城已經要價了,人類不騙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