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匆訂-精靈淺談_龍零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龍零 >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匆訂-精靈淺談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匆訂-精靈淺談(1 / 2)

龍零!

精靈語音樂性略談

精靈語是極富音樂性的語言,優美、高雅、動聽。

這樣一個“常識”,對魔戒讀者,或者說奇幻讀者來說都應該不成什麼問題。

本來,不過是一部兩部一批兩批小說而已,作者是老大作者大人說,動聽,當然就是沒有疑問的動聽的語言。但偏偏魔戒的作者大人,敬愛的托托不僅說了“精靈語”abc,還當真把這種語言給“創造”出來了。拿著精靈語一學,有趣之餘,也有若乾想法,比如,精靈語的“音樂性”就是一例。

最開始有這個想法,是到介紹精靈語的教材裡提到,精靈語的靈感來自芬蘭語,然後就得到了費費大人的介紹,說芬蘭語是一聽上去實在有一點點可以用“不算好聽”的來形容的語言。一時意動,倒真想談談精靈語的“音樂性”的問題了。

這裡首先聲明,我沒有接觸過芬蘭語,對芬蘭語的發音係統究竟如何腦子裡是一片白。同時我認為托托雖然以芬蘭語為靈感創造了精靈語,但是後來的改動和變化是很大的,並參考了大量印歐語係的其他語言,所以在發音體係上大約和芬蘭語也不會相同。好在,精靈語的發音體係我是可以找到資料的,所以拿出精靈語來研究研究倒不成什麼問題。

其次,作為一個“音樂性”強弱的對比,我打算用另外對大多數到這篇文的人來說不算陌生兩個語言的發音體係作為例子。其中一個音樂性差的是的,就是英語本身。我個人認為,精靈語和它相比,確實是“音樂性”很強的一種語言。但另外一個,則至少音樂性元素不比精靈語弱(個人認為更強些),就是(煙花!鞭炮!鴿子!)漢語。

所以。作為前言要說的就是第一這篇文並不是那種著會嚇死你的什麼技術文,裡麵提到的原理和知識都非常簡單,應該初中生就沒有問題了。第二例子是我們最熟悉不過的東西。隻是我們過去不注意而已。第三喂喂喂,好歹也來愛愛國見識見識你你你還有你平時說慣了的中國話的偉大嘛!0

問題一

什麼是語言的“音樂性”。

學過初中物理的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也就是“樂音”和“噪音”的物理學定義的問題。

“樂音”是一種在聽覺上讓人感覺和諧、優美、舒適的聲音,其物理表現就是頻率波形變化有規律。古典樂器發出的聲音就是典型的樂音。

“噪音”是一種在聽覺上讓人感覺混亂、煩躁、刺耳的聲音,其物理表現就是頻率波形變化無規律,比如拉鋸子的聲音咯。

當然啦。音樂發展到現在,就有人要聽混亂、煩躁、刺耳的聲音才爽,那是另一回事,如果你要把重金屬樂裡麵很多可怕的聲音也說“我就說那是樂音”,我們就沒辦法講了。這個呢稍微叉開點兒,人類感覺“爽”和感覺“和諧、優美、舒適”是不能劃等號的,人即使從生理發育上來說往往也需要疼痛、壓迫等等刺激。所以“噪音”也可以讓你的精神感覺“爽”。啊,對了,特彆提一點,作為性衝動的那種“爽”,往往和噪音刺激有類似的特點。因此大家還不要把“性感”的聲音、有“磁性”的聲音和“樂音”混為一譚了(簡單一點兒說,你聽古典音樂和聽搖滾樂,覺得哪個更“sex”一點呢)。

好,“樂音”、“噪音”的問題解決了,我們再來語言的“音樂性”。

人的發音器官,即可以發出樂音,也可以發出噪音。

我們發出的樂音,在語言學術語上叫做“元音”,也就是說,你發元音的時候,你發出的這個音在頻率波形上表現出來是有規律變化的。元音給人清亮、明晰、爽朗的感覺。至於那些音是元音……55,難道學了那麼久漢語和英語大家都不知道嗎。漢語裡有十大元音音位,我們熟悉的也有aoeiuueier八個,用漢字表示就是“啊、哦、鵝、衣、屋、魚、誒、兒”。另外兩個大家不熟的就暫時不說了。至於英語裡麵,常用的也有aeiou嘛。

而我們發出的噪音,在語言學術語上就是“輔音”。比如漢語的所謂“聲母”s再加上一個ng。而英語裡麵也不少,很多寫法也差不多啦(雖然讀音是不一樣),總之應該很容易明白的。

而語言的“音樂性”,就是指語言的“樂音因素”和“噪音因素”的對比。即,元音在發音體係裡的地位和輔音在發音體係裡的地位的對比。

問題二

漢語被稱為“富有音樂性的語言”的理論依據。

這個我們和英語來作對比(大部分印歐語係的語言都可以以此類比吧)。

漢語的“樂音因素”比英語的“樂音因素”高,英語的“噪音因素”比漢語的“噪音因素”高。

漢語有十個元音音位,具體是哪十個也不麻煩多了,就是說有十個“單元音”(隻發一個音)。另外,漢語有九個雙元音,就是兩個元音組合起來發音,比如說“棉襖”的“襖(ao)”,“歐洲”的“歐(ou)”,“開始”的“開(kai)”(說明,拚音裡用er表示的不是雙元音,因為er實際上隻是一個音“兒”,不是e和r拚起來發的對不對)。但是這還不算怎麼樣,最重要的是漢語還有很多語言裡不大常見的三元音,三個元音自然是三個元音拚在一起,比如“飄(iao)”那個“iao”,還有“有(you)”那個“iou”(我們寫拚音時省略了i,但是i是存在滴!)。漢語裡的三元音一共有四個。三元音的存在,說明漢語裡麵“樂音”的發音的豐富。

相對的,英語有十二個元音音位。這個比漢語多,有八個雙元音,要少一個。但是。英語裡麵沒有三元音,也就是元音發音不夠豐富。

然後就是拚音的問題了。

漢語的每一個語素(就是字啦),輔音是可有可無的東西,沒有輔音的音節非常多並涉及大量常用字。相反,沒有元音就是絕對不可以的。

除了很特殊的兩個元音音位外(就是我沒提到的那兩個唉,變態音位啦。不理它們,用也很少用),其他每一個漢語的元音和雙元音和三元音都可以不要輔音單獨成為某些字的音節。比如,a(啊阿嗬吖錒嗄醃),o(哦噢喔),e(餓哦額鵝蛾扼俄訛阿……太多了),i(一以已億衣移依易醫乙儀亦椅……更多注意哦。我們雖然拚音裡寫的是yi,但是那個y隻是個占位符號,不是一個輔音哦,這個音節隻有i一個元音發音啦),u(無五屋物舞霧誤捂汙悟勿……和i一樣。注意拚音裡寫的隻是占位符號),u(與於欲魚餘遇語愈……)。還有啦,“傲(ao)”、“愛(ai)”、“兒(er)”、“誒(ei)”、“億(ie)”、“壓(ia)”、“瓦(ua)”、“我(uo)”、“月(ue)”、“要(iao)”、“有(iou)”、“外(uai)”、“為(uei)”,通通是常用得不能再常用的字了吧,這些以及和這些發音相同的字全部是純元音的音節。(對了,裡麵有些和拚音習慣不合的,那是拚音的剩寫和避免“誤會”而采取的措施,比如說“我”其實發音是uo,但我們寫拚音寫的是o,是漢語拚音書寫方案裡規定u元音開頭的時候用占位表示,結果倒好象是個輔音加原因拚的其他類同)。

另一方麵,輔音不僅可以經常不要,要的時候限製也很死一點,除了兩個鼻輔音n和ng(是用兩個字母表示的一個音η)外,其他輔音不能用在音節末尾,也就是說音節末尾在很多情況下是沒有輔音的。另一點,隻有單輔音沒有複鋪音,就是不會有兩三個輔音並在一起拚的時候。

來英語。

英語的一個語素(就是英語一個“詞”),除了極個彆之外(如a,air,eye,ear),幾乎每個節或前或後都有輔音(自己去翻單詞表),比如“an”就有尾部的鼻輔音n。當然,英語的單元音基本上都可以用在一個詞的開頭作為一個單一的音節,如utter,就可以作音節Λ和音節ter的組合,但這樣的單元音不僅發音弱,而且經常被前麵的輔音結尾吞並。

”,那個“scr”就是三個輔音一並放在前麵。再比如“thk”,就是“nk”兩個輔音一並放在後麵(不過th不是複輔音啦,大家該知道它是發一個音θ的)。

綜上所述,簡單一句話,講漢語的時候,我們絕大部分時候在發元音(樂音),而講英語的時候,我們有更多的機會發輔音(噪音)這就是漢語比英語更富“音樂性”的根本理由。

問題三

精靈語的語音體係又如何呢?

首先我們來說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精靈語被老外稱為“富有音樂性的語言”的。

這在根本上,是托托對精靈語發音的一個要求

托托說,英語發音習慣性有忽略多音節詞中的元音的傾向,如弱化略讀多音節詞中的元音,可是,發他的精靈語的時候,每個元音必須發地清楚明白。(這一點大家可以聯想漢語裡對發音所作的“字正腔圓”的要求)。

以及,昆雅語(即所謂最富音樂性的古老精靈語)對詞尾的輔音和複輔音要求嚴格,也就是儘量不用的意思。據說當初托托剛開始造精靈語時沒有這樣要求嚴格,但後來他參考了音韻學的知識後,最終決定嚴格要求的。所以雖然在精靈語語音表裡,托托確實列出了一些複輔音,但是托托在實際的造詞活動裡似乎就沒怎麼用到過。

那麼也就是說。精靈語的“音樂性”無疑也是在加強元音因素,降低輔音因素上下功夫。

但是,個人認為精靈語的元音因素還是不太夠。

第一。精靈語裡有十個單元音和六個雙元音,沒有三元音這種東西。(這是最主要的)

第二,到底都是印歐語係一類的,沒有輔音的語素是很少見的。元音單獨起作用的時候很少。不過。按托托“每個元音發音必須清晰”的要求,並且嚴格控製詞尾輔音後,至少那些詞首的元音音節就不能被略讀和弱讀。這樣就可以增加整個語音流中的元音因素了。(這一點和漢語就非常相似)

問題四


最新小说: 注定好的路:拉我入局也沒用 燼滅神尊 九州鼎 陰陽獵詭人 打印機裡的老街秘事 青雲寨 大宋悍臣 孤鋒莫寧 這個女主竟然是食死徒 慘死斷頭台,重生黑蓮花屠儘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