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宋,潑皮稱帝傳!
天氣越來越熱了,胡湘沒有外出的計劃,其實胡湘挺想趙寧的,但遠在幾千裡之外的臨安,不是胡湘說想去就能去的。
沒有事的時候,除了和盧敏製作下一代,不是呆在機械坊,就是在武安學堂。
現在的機械坊,機械設備數量增加了不少,人也多了起來,也做了分組。
和以前山上的分工差不多,有蒸汽機和壓力機製作組,機床設備製作組,擺鐘製作組,這些是成品。
零件製作也成立很多單獨小組,比如螺絲和絲杠,齒輪和軸承,工具,和模具等。
“胡公子,我想到了一個,快速給壓力機注入高壓水的器械,這還是從製作吸水活塞想起來的,”李冶說道。
“哦,說來聽聽··”胡湘問道。
現在給壓力機的水缸,高壓水,是靠小口徑的柱塞,往裡麵壓水,然後注入到大的水缸裡麵。
經過李冶的一說,胡湘明白了。
其實就是在柱塞底部安裝兩個機械彈簧單向閥。
當活塞抽出時候,柱塞內形成真空,靠大氣壓的壓力,一個單向閥打開,吸入水。
當活塞壓的時候,則柱塞內水,受到活塞的壓力,另一個單向閥打開,高壓水壓入大壓力機的水缸。
因為活塞是在柱塞內做直線往複運動,完全可以通過曲柄連杆,把飛輪運動轉化為直線運動。
這樣就利用了蒸汽動力了。
其實後世的壓力機和液壓機,能得到實用化,就是因為發明了柱塞泵。不過後世讓活塞往複運動的,是一個凸輪盤機構,
“好,很不錯,李先生真是能舉一反三,”胡湘說道。
“我也是受到公子的啟發,大氣壓的壓力真是太大了,”李冶說道。
“我上次給你說的兩個鐵球同時落地,那個實驗做了嗎?”胡湘說道。
“做實驗了,鐵球無論大小如何,都是同時落地,”李冶說道。
胡湘說這個實驗,就是小學語文課本上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這篇課文。是說偉大的物理學家伽利略的故事。
古代的亞裡士多德曾經說過“兩個鐵球,一個10磅重,一個1磅重,同時從高處落下來,10磅重的一定先著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這句話使伽利略產生了疑問。他想如果這句話是正確的,那麼把這兩個鐵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會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兩個鐵球看作一個整體,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快。這樣,從一個事實中卻可以得出兩個相反的結論,這怎麼解釋呢,不是相互矛盾了。
伽利略於是在斜塔頂上為人們做起實驗。
他一隻手拿著一個10磅重的鐵球,另一個隻手拿著一個1磅重的鐵球。
兩個鐵球同時脫手,從空中落下來。
一會兒,斜塔周圍的人都忍不住驚訝地呼喊起來,因為大家看見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