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橡膠是1839年,英國人查爾斯·固特異發明的,而且1839年以前,英國幾乎已經普及蒸汽機了,蒸汽輪船,火車早滿地跑了。
還有的是後世的高壓蒸汽機也不用硫化橡膠密封,因為硫化橡膠不適合高溫高壓。也就是低壓蒸汽機還能用於密封。
李冶又陪同胡湘來到加工車間。
有三台鏜床,四台車床,三台鑽床,3台刨床,還有磨床,砂輪機等機床設備,也都是利用蒸汽的天軸動力。
在這裡,氣缸內部被鏜床加工成圓形,把兩端麵用刨床加工平整,用鑽床在端麵加工螺絲孔。
氣缸的端麵蓋,配氣箱上端蓋經過蒸汽錘的捶打後,也被刨平,也打上螺絲孔。
還有些蒸汽機上小的部件,比如連杆,調速器,杠杆閥門,節氣閥門,胡湘沒有去參觀。
這蒸汽機的部件製作出來後,還要把氣缸組裝好,放在試驗機設備,接通蒸汽運行一段時間,也可以說是磨合吧。
“公子,我們現在都蒸汽機製作,都已經流水作業了,要是不用做提水,這製作出來,還不放在庫房白白生鏽。”李冶說道。
胡湘以前也給李岩講過,生產要流水化,標準化。
“先生,後來測試沒有,這台蒸汽機有多少馬力,”胡湘問道。
馬力的大小單位,胡湘給李冶說過,1馬力等於每秒鐘把75公斤重的物體提高1米所做的功。
在高中物理課中,功率計算公式為\t,也就是指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的多少。
雖然在中學課本上,功率的單位用瓦和千瓦國際單位製了,但胡湘還是引進馬力概念,來讓人有個直觀的認識。
“我實驗了,現在製作的這台蒸汽機有三馬力多。”李冶說道。
這還有個故事,在曆史瓦特改進蒸汽機後,
一台蒸汽機能代替多少人力或畜力呢?1802年,瓦特做了一些實驗。他發現一匹在礦山拉礦石的驢子每分鐘能把220英磅(9979公斤)的礦石拉100英尺(3048米),也就是說驢子的能力為英尺英鎊\分鐘(footound\ute)。
瓦特覺得“驢力”不如“馬力”,他認為馬比驢子能多出50的力,所以就把1馬力定為英尺英鎊\分鐘。接著,他用實驗證明了自己的蒸汽機能頂1012匹馬。這使他的蒸汽機更加熱賣。
不過瓦特的測量並不準確。因為驢子體型雖然比馬小,但是拉東西的能力隻比馬小10左右。其次,在短時間內(幾分鐘內),一匹馬的能力可達14馬力,一個成年男人的能力可達4馬力。
“蒸汽機的功率,還需要在提高,如壓力不能增大後,就增大氣缸內徑,”胡湘說道。
“公子以前說,以後這蒸汽機,要安裝上輪子,在鐵軌道運行,就可以代替驢馬拉車了,這樣的蒸汽機,我們現在也要研發嗎?”李冶說道。
“你們先研製如何提高蒸汽壓力吧,”胡湘說道。
胡湘知道現在機械坊的人力還不富裕,不能什麼都研究,還是在現有蒸汽機上,提高蒸汽壓力,其實蒸汽機的進步,也就是蒸汽機壓力的進步,壓力的提高,也就是蒸汽效率的進步,隻要這些進步了,那用於火車的蒸汽機,就可以事半功倍的研製了。
“現在幾天能製作一台,”胡湘問李冶道。
“五天能製作一台,”李冶道。
“這機械坊工匠還需要招納,”胡湘說道。
“現在武安那都需要人,雖然農村還有勞力,但招納了,就會影響糧食生產了,”李冶說道。
“山上不也招納了女工,你也可以招納些女工,”胡湘說道。
“現在的婦人,更願意去紡織坊,我聽說很多工匠休息時候,經常到紡織坊門口晃悠,”李冶說道。
“哦…這些躁動的漢子…”胡湘道。
胡湘想起了上大學時候,經常到文科類女生多的學院晃悠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