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宋,潑皮稱帝傳!
胡湘等人在李全軍營地待了兩天了,
而且這兩天,鄭衍德安排的夥食都很豐盛,都有肉食,但不是羊肉。
“胡公子,我們打探好了,可以出發了,”鄭衍德來到胡湘的帳篷說道。
“我們也準備好了,”胡湘對鄭衍德道。
這次李全點了精兵五千,其中有一千是火槍兵,攜帶了十五日的口糧,每個士兵都攜帶水囊,現在天熱,水的消耗很大。
胡湘的護衛隊,裝備就好多了,機械坊特製一批水壺,是胡湘讓他們按照後世的78式軍用水壺設計的。
這也是胡湘在影視野外求生節目看到了,野外求生必備裝備。
它由水壺、飯盒、飯盒蓋及水壺套組成,可以在野外做飯,燒熱水。78式水壺用的是鋁,這個水壺套裝用的是黃銅。
雖然銅比鋁重,但在這個時代是最好的選擇了。
“你們的水壺真是奢華!”李全看到胡湘的護衛腰間的水壺說道。
“士兵隻有吃喝好,才有戰鬥力。”胡湘說道。
“恩,但好的裝備,是靠錢砸出來的,”李全道。
“是的,我們也就少量軍士配備,”胡湘道。
其實現在武安神火營也都配備了,因為神火營任務多,而且經常在野外,更需要吃喝好。
經過五日秘密行軍,到達了目標區域,李全命令軍隊隱藏待命。
在行軍的路上,所有士兵都是吃乾糧,喝著井水,河水,不允許生火的。更不允許大聲喧嘩,因為沒有輜重,都是在野地裡麵行軍。
雖然這裡是平原,但大部分土地都是荒草。人煙稀少,一是戰亂,二是這一帶也是黃泛區,自從百年前黃河改道後,黃河沒有了固定的河道,經常在這上千裡的範圍來回流動。
(百年前,北宋為阻止金兵南下,把黃河大堤扒開,黃河由以前的從山東渤海入海,變成了由安徽蘇北,淮河流域入海,有的支流還順大運河進入了長江。)
而且也不紮營,士兵都是在野地裡麵席地而臥,不過蚊蟲很多。
現在是烈日當空,沒有一絲風。
胡湘吃著乾軍糧,喝著水,蹲坐在樹蔭底下,現在天氣太熱了,武安的製冰坊應該建立了,要是能喝點冰水那多好。
“這熱的天,金兵會運輸糧食,”阿貴抱怨道。
“李全的探子探到,東平金軍的守軍糧食,全靠後方供應,一個月運送一次,要是截斷金兵的糧草,東平他們就沒法堅守了,”胡湘道。
胡湘看到李全來了,站了起來。
“李總管,天氣如此炎熱,水要準備充足呀!”胡湘說道。
胡湘忘不了,那次缺水的經曆。
“這你放心,行動的路線,我都派人探查過,都能找到水源的,”李全道。
“金兵運糧隊,大概幾天能到,”胡湘問道。
“三天後,應該能到,慢則五日,”李全道。
“這裡離東平府有兩日行程,要是金兵來救援,這糧食我們也運不走呀,”胡湘擔憂道。
“運不走,就燒掉,”李全道,口氣一轉,對胡湘笑說道“胡公子,這幾天老吃乾糧,還能吃的下去嗎?”
這乾軍糧當然不好吃,它是小米煮熟後,嗮乾,在蒸,在嗮連續循環幾次,目的是減輕重量,相當於後世的壓縮餅乾,吃少量,就能飽腹,但口味那是極其難吃。
但這在古代要是吃飽,對普通士兵來說,那也是美事,很多時候是,這也是限量供應,誰的口糧要是提前吃完了,那就等著餓死吧。
“嗬嗬!大軍上下都是如此,這是打仗,哪能講究口味,”胡湘道。
這時代糧食都缺,更彆說羊豬等牲畜了,在戰亂地區,糧食百姓還能埋藏,牲畜就不好埋藏了,都會被亂軍找到吃掉。
老百姓也不傻,怎麼可能養豬,喂羊讓亂軍吃掉,因此一到戰亂,就先殺掉牲畜吃掉,可不能便宜了那些強盜土匪士兵。
這也導致,隻要是戰亂,就是有廣闊的耕地資源,那糧食,牲畜等物資也是匱乏的。
“打到幾隻野兔,胡公子改善下口味吧,”李全說完,他的護衛遞給胡湘的護衛兩隻野兔。
“那多謝李總管了,”胡湘說道,又說道“金兵運糧隊到了,我們也上陣,”
“嗬嗬,搶奪運糧隊,讓鄭衍德帶隊上就可以了,胡公子,觀戰就可以了,這望遠鏡真是不錯,遠處的人,如同在眼前。”李全道。
李全在行軍路上,看到阿貴用望遠鏡,望遠處,胡湘給解釋了,望遠鏡的功用,讓李全大為驚奇。
“這次望遠鏡,沒帶幾個,等田四在去武安時候,可以捎帶幾個,”胡湘說道。
“嗬嗬,你們胡家製作的神奇的物件,真是不少,”李全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