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絲錐也是外螺紋,不過是不連續的,有個排屑槽,因為要排切削的金屬屑。
李冶讓一個工匠給胡湘演示絲錐製作。
工匠拿一個絲錐的毛胚,都是退火後的高碳鋼,絲錐的外圓已經經過車削,符合外徑標準。
把絲錐一端固定在車床的卡盤上,車刀對準毛胚。隨著主抽的旋轉,車刀在毛胚上,車出了傾斜的溝槽,不過一遍車不出來,需要車好幾遍,才把三角形溝槽加深。
絲錐加工好後,在淬火增加硬度,絲錐加工成了。
“以前的螺紋,不使用了,我現在在整理一套新的螺紋標準,目前也分三個螺紋規格,按外徑分4毫米,8毫米,12毫米。絲杠目前一個標準,外徑32毫米,底徑28毫米。”李冶說道。
“好,標準製定好後,以後都按這個生產,我聽說有個工匠製作出了水泵,用它抽水,比水車好多了,把他叫過來來,”胡湘說道。
李冶讓人把那個工匠叫過來。
“你是怎麼想到,用葉片旋轉,就把水從井裡麵抽出來了,你的發現太厲害了,”胡湘問道。
“少爺,我是看到鼓風機裡麵也是葉片旋轉,把風扇到氣道裡麵,那個鼓風機能扇風,也應該能扇水,就先用木板做了模型,快速旋轉葉片軸,水就冒出來了,不過剛開始不冒,需要先灌滿水,”那個工匠說道。
“哦,以前給你定的獎勵標準低了,這個發明定為三級,”胡湘說道。
那個工匠聽了大喜,這不僅僅是獎勵多少錢的事,因為發明也會記積分的,以後的升級這是重要的標準。
工匠謝過胡湘後,就回到工作崗位上去了。
“李先生,能從原理上麵,推理下它是怎麼實現抽水的嗎?”胡湘問道。
“離心力,發明出來後,我就想到了它的原理,水在葉片的作用下,高速旋轉,到了泵出口,水因為離心力繼續高速前進,後麵水緊接著,在離心力作用下又推動前麵的水,水就不斷的提高,直到從出水口出來。”李冶說道。
“我也是這樣想的,這裡麵也有水不可被壓縮,力一直被傳遞,那為什麼需要添加水,才能抽水呢,”胡湘說道。
“應該是葉片旋轉產生的真空度很小,葉片和殼體也不是緊密配合的,也會漏氣,水根本吸不上來,因此需要注滿水才能用,”李冶說道。
“李先生,隻要我們把日常遇到的事情,分析它的原理,總能從理上找到解釋。”胡湘說道。
其實在李冶編的《測圓海鏡》的序文中,他就認為自然之數(數字)雖然不可窮儘但數學的道理(自然之理)是可以推導的,而數學的道理如同黑暗中的光亮一般,隻要明白了道理,就可以明白數學的奧妙。
“公子說的對極了,萬物皆有它的理,”李冶說道。
胡湘聽到李冶的話,萬物皆有它的理,說道“物理,李先生有時間編寫物理課程吧,”
“物理,公子真是恰如其意呀,就叫物理吧,”李冶說道。
“你現在培養了多少助手了,”胡湘問道,
“有十幾名了,”李冶說道。
很多事情都靠李冶,也忙不過來,因此很早時候,胡湘就讓李冶培養助手,都是頭腦聰明,懂數學的人,這些人,平時不參與機械坊體力勞動,但要了解各個機器技術,和性能。胡湘給他們定的職位叫研究生。
“還要多培養,”胡湘說道。
“有時間,公子你和他們講講課吧,他們有時候問的問題,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李冶說道。
“他們問什麼了,”胡湘說道。
“多了,有個研究生問,指南針為什麼會指示南北!”李冶問道。
“因為,我們腳下的大地,內部有一個巨大的磁體,有南極和北極,指南針受到它的吸引力,所以就指示南北了。”胡湘說道。
“要是這樣解釋,也能解釋的通,”李冶說道。
“五個鐵球的碰撞實驗做了嗎?”胡湘問道。
“做了,真是神奇,公子你是不是知道碰撞的結果,”李冶說道。
胡湘說的這個實驗,是物理課上的牛頓擺實驗,
牛頓擺是由法國物理學家伊丹·馬略特最早於1676年提出的。當擺動最右側的球並在回擺時碰撞緊密排列的另外四個球,最左邊的球將被彈出,並僅有最左邊的球被彈出。
而且此過程也是可逆的,當擺動最左側的球撞擊其它球時,最右側的球會被彈出。當最右側的兩個球同時擺動並撞擊其他球時,最左側的兩個球會被彈出。同理相反方向同樣可行,並適用於更多的球,三個,四個,五個……。
這個實驗,用於驗證動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兩大定律。
“沒有親自做過,但我感覺萬物是守恒的,第一個球的速度,傳遞給另一端的球,速度沒有變,後來變小,那應該是受到了摩擦力和空氣都阻力,不然是不是一直擺動下去。”胡湘說道。
“恩,是會永遠擺動下去,”李冶說道。
“李先生,能不能根據它的原理,測定子彈的初速度,”胡湘問道。
李冶想了會說道“公子的意思,是不是讓子彈直接撞擊一個連接在擺杆上的擺錘,擺錘吸收了子彈的全部動能,獲得一定速度並向上擺動,然後通過擺動的最大角度來反算子彈在撞擊時的速度。”
“恩”
這就是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得到的v1+v2
在機械坊,胡湘和李冶談聊到下班時刻,不過現在工匠都是吃了晚飯,在加會班,直到天黑看不見。雖然有煤氣燈,但照明效果不好,工作容易出錯,沒法加班。
“我經常在我辦公室吃飯,公子你就在辦公室吃吧,”李冶說道。
因為明天胡湘要出發去恩州,於是就和李冶在辦公室吃了,饅頭和燉肉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