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胡湘的建議下,現在趙福把冰激淩價格降低了很多,趙福也開辦了一個製冰作坊,每天產冰,二百多斤,還是供不應求。
“都是你把孩子灌的,誰家孩子天天吃冰激淩,”盧敏看著孩子,吃完了,還意猶未儘。
“以後得讓趙福,把冰製成冰棍,這樣就更便宜了,每天吃也可以了,”
“乾冰塊嗎?”
“不是,裡麵添加些糖,還有綠豆,”胡湘道。
“寧妹,應該生了,啥時候,能接回呀,”
“得在等等了,”
“這沒有過門,就有了孩子,唉,你就不怕人,說閒話,”
“說啥閒話,可以先把孩子藏起來,以後再說,”
“幸虧是留在臨安了,要是在大名,肯定鬨的風言風語,那趙竑還不氣傻,”盧敏道。
說到趙竑,胡湘好久沒有見他了。
而且胡湘還讓李冶和秦九韶會談了幾次,現在秦九韶對李冶很是佩服。
胡湘把一些後世的天文知識,和李冶討論過,李冶也很認同,比如地球是一個圓球,圍著太陽轉,月亮圍著地球轉,也把日食原理,給李冶描述過。
李冶也和秦九韶談聊了這些,這讓秦九韶迷陷其中,胡湘還送過去了一架望遠鏡,還有擺鐘,現在秦九韶也研究起了天體運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秦九韶說,他要超過蘇頌(北宋時期宰相)。
對於北宋蘇頌研製出水運儀象台,秦九韶也是了如指掌。
在北宋期間,大學士宰相蘇頌研製出水運儀象台,它是一座高12米,寬7米,像三層樓房一樣的巨型天文儀器。
水運儀象台的上層是觀測天體的渾儀,中層是演示天象的渾象,下層是渾儀、渾象隨天體運動而報時的機械裝置。它兼有觀測天體運行,演示天象變化,以及隨天象推移而有木人自動敲鐘、擊鼓、搖鈴,準確報時的三種功用。
蘇頌在《新儀象法要》中繪製了有關天文儀器和機械傳動的全圖、分圖、零件圖50多幅,繪製機械零件150多種,其中多為透視圖和示意圖,這是我國也是世界上保存至今的最早最完整的機械圖紙。
根據這些圖紙,現代科技史家王振鐸、李約瑟等人才能較準確地複原出水運儀象台的全貌。從古代留傳的圖紙和說明文字中可以知道,水運儀象台樞輪的運轉規律是齒輪從6個齒到600個齒的傳動;每25秒落水一鬥,每刻鐘轉一周,一晝夜轉96周,而晝夜機輪、渾象、渾儀也轉一周,這與地球運動是大致相應的。
這個天文觀察儀器相當複雜,很多天體知識都比歐洲領先了五六百年,更不是愚昧的清朝能比的。
它不僅在國內取得了前無古人的成就,也使許多中外科技史專家為之歎服。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查,北宋的水運儀象,看看古人的智慧,是多了不起,還有我們陰曆中24節氣,還有為什麼有閏月,古人都研究的很清楚,可不近代有的,就是現在有幾個現代人知道節氣怎麼來源的。)
其實宋代一些天才人物,他們的智商,設計能力相當高的。如果在現代人科技方向點撥下,比如火藥,槍械知識,電力知識,蒸汽機方麵點撥,以宋朝的國力,那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就不是用革命兩個字形容了。
胡湘想,自己要是穿越成南宋皇帝,以南宋的國力資源和人才背書(宋朝人口過億,知識分子和工匠數量都是百萬級的,),統一地球,那不是分分鐘鐘的事嗎?什麼巔峰時期蒙古鐵騎無敵,瞬間讓你忘記嗜血,成為舞神。
可是武安實力弱,而且人才也少,在加上早期是金國統治區域,不重視教育,按後世的話說,讀啥書,能認識男女兩個字,彆走錯廁所就不錯了。
胡湘想,應該到大名府一趟了,看看秦九韶了,然後在去北方。
喜歡重生南宋,潑皮稱帝傳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南宋,潑皮稱帝傳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