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湘來到膠州灣東麵區域。
也就是後世的青島市主城區,市南區市北區。
因為這裡土地貧瘠,地下都是花崗岩,不適合耕種,村落非常少,村民很多都是靠打漁為生。
不過這裡風景不錯,樹木茂盛,而且海灘邊海水很清澈。
胡湘對元好問說,這裡是一塊風水寶地。
其實元好問對每年要花幾千兩銀子租這片區域,不是很讚成。
這個時代,就是南宋一畝良田,價格才是二到三兩銀子。
土地要是不能種糧食,那就更不值錢了。
但胡湘看中的可不是土地的農業價值,要是有了蒸汽輪船這個便利的交通工具,再加上膠州灣天然良港,就能把南宋的各種資源及財富吸引過來。
胡湘對李全安排的土地丈量人員,說了租地的邊界線,並讓他們立界碑。
這個時代計算區域內具體畝數,是有困難的,那就隻能大致估算畝數。
經過五天的丈量,再加上阿貴暗地裡給銀子。
終於丈量完了,土地按五萬畝核算,實際土地麵積得有十多萬畝了。
胡湘和李全簽訂了《膠澳租地條約》。
分三大主要條款。
第一條嶗山以西區域及附屬海域,租給胡家,租期為五十年,每年租金為五千兩白銀。
第二條租界內的所有稅收,歸胡家所有。
第三條租界內百姓治理,歸胡家管理。
條約簽訂後,又舉行了宴會,慶祝條約的簽訂。
在宴會上,胡湘建議李全把濟南到膠州的官道修繕下。
“胡公子,我聽說你們用鐵軌,鋪設武安到大名府的道路,”李全道。
“是的,李總管,用鐵軌鋪設道路,車輛在上麵行駛就更省力了,一匹馬拉的貨,比十匹馬拉的都多,”胡湘道。
“我們修不起呀!那得需要多少鐵呀,”李全道,“用鐵修路,就是大宋也難以修的起,”
南宋沒有煤(南方雖然是有煤礦資源,但目前南宋勘探和開采技術是找不到煤礦的,不像北方煤礦都是在淺層,人們在打井的時候發現了。),煉鐵成本很高,再加上煉鐵技術的落後,而且鐵軌須是鋼,不是生鐵,成本更高了。
“李總管,以後我們還可以合作,我們鐵軌,”
“以後,走一步是一步了,現在趙葵駐紮在沂州,說是防範金國,其實是步步壓縮我的地盤,”李全道。
沂州就是後世山東臨沂市。
“看來得給南宋製造點麻煩了,”胡湘道。
“胡公子,要是你們能些後裝槍,南宋就會有所忌憚,”李全道。
胡湘想,現在南宋也不可能把李全滅了,畢竟聯合造船剛定下來。
於是說道“南宋不敢把你們吞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