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湘在膠州灣待了一個月,乘坐最新建造的蒸汽輪船鎮海號返回了。
現在聯合造船廠造的船,質量越來越好,蒸汽鍋爐,氣缸機,在輪船上布局越來越合理,貨物存放空間越來越大。
史宅之還對胡湘說,這海船越造越好,你們的蒸汽機也要不斷的提高,輸出的動力要遠超風帆動力。
現在的蒸汽輪船還是風帆和蒸汽機並用的,順風時候還是用風帆。
鎮海號輪船設置了一個貴賓套間,臥室有十平米,客廳有二十平米。
這讓胡湘感到滿意。
不過胡湘沒有返回劉家堡,而是來到了遼口。
胡湘準備到沈州城視察下。
到遼河口後,東北的大地已經是白茫茫一片了,剛下過一場大雪。
護衛們都是步行,隻有胡湘,阿貴及幾個頭目騎著馬。
“少爺,這東北真冷呀!膠州那我都能光膀子,這天冷的手都不敢伸出來,”阿貴道。
胡湘也是感到冷,忘帶貂皮大衣了。
“告訴護衛們,鹹肉不要省著吃了,”胡湘道。
很多護衛穿的並不厚,多吃肉就能抗寒冷。
路並不好走,其實也沒有路,沈州到遼口這段路,到明年了,得修整一下了。
這條路上有十個驛站點,也是居民點,百姓有漢民,契丹,女真都有。
在驛站都能吃到魚肉,是百姓們在遼河裡麵捕到的,不過都是半斤左右的刀魚。
這遼河中下遊,一直有水的,不過冬天時候水少點,因此河裡沒有大魚。
七八天後到了沈州。
張豹對胡湘的到來,還感到意外。
因為胡湘並沒有提前通知。
“三少爺,遼東都冰天雪地了,你還來看望將士,”張豹道。
“將士們駐守邊疆,才最辛苦,木材,木炭,要多儲備,糧食夠嗎?”胡湘問道。
“柴火不缺,糧食不是很充足,張東平已經帶領一千多輔兵去打獵了,他們用線膛燧發槍打獵,既能打獵,也能練兵,更能威懾契丹和女真人,”張豹道。
“嗯,先不要向契丹和女真索要大量糧食,要以沈州城為中心,聚集漢民開墾耕地,”胡湘道,“這沈州城,得好好建設下,不能全是土胚房,都住在窩棚裡麵,”
沈州城外,有大量窩棚,現在沈州聚集了一萬多漢民,城內房屋不夠用了,在說沈州城也不大的,還需要存放糧食,牲畜,柴火等重要物質。
於是在沈州城外建立了數百窩棚。
那些窩棚也就四到五米長,三米左右寬,土牆壁有半米厚,人字屋頂,上麵鋪滿乾草,房屋高有兩米左右,低矮是為了保暖,裡麵還設置了火炕。
“少爺,有窩棚住就不錯了,現在窩棚都不夠,”張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