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投降的宋軍,胡湘安排他們修築膠濟鐵路路基。
修鐵路,最大的工程量就是墊路基,為了防止洪水,鐵路的路基都是墊高到兩米左右,如果地勢高的地方,則不需要墊高。
不過土都是就近取土,在平原地修建路基,工作並不苦累,因為不需要開山挖隧道。
趙拱則押送到開封,讓濟王趙竑去感化他吧。
呂文煥對胡湘說,要派人將家中妻兒及老母接來,不然會被宋官府治罪。
胡湘同意了,並提供了十把手槍,用於防身。
這個時代,對於投降人員,懲罰是很殘酷的。
呂文煥的老家是淮南壽縣。
胡湘又問了呂文煥他堂哥呂文德情況,
目前呂文德正在彭州,防護著盧明大軍。
胡湘想起以前潘甫他說,和呂文德有些交情。
“要是你堂兄,肯協助濟王,濟王登基後,你們呂家就是大功臣,你祖上許國公,也會為你們感到自豪,”胡湘說道。
現在南宋將領投降胡家,在南宋所有的士大夫眼中,是非常恥辱的事,如同投靠異族,按漢奸論處。
但投靠濟王趙竑就不一樣了,那是為恢複宋朝正統繼承人製度,扞衛封建禮教。
趙竑雖然不是宋寧宗的親生兒子,但是是唯一的養子。
呂文煥和呂文德的祖上是北宋宋太祖,宋太宗時期的呂蒙正,少年就狀元奪魁,三登相位,非常有名,死後被追封為許國公。
千古奇聞《寒窯賦》說是他寫的,開篇“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胡公子,人各有誌,”
對於青州城內的水井,胡湘命令人安裝蒸汽抽水機,建立水房,對抽出來的水,撒入生石灰。
生石灰和硫酸鐵反應,能生成沉澱的硫酸鈣石膏)和氫氧化鐵。
處理完青州事務後,胡湘,程和,帶五千兵力去往膠州。
膠州的史岩之,探到青州守軍投降後,當天就帶手下,沿著海岸官道往南逃了。
史岩之本想派兵,把未建好的輪船破壞,但李福一直派兵駐守在船場,因此沒有得逞。
胡湘到膠州後,李全也帶兵來到膠州。
在青島港的海邊酒樓,雙方開始了談判。
李全堅持青島港不能駐守胡家軍隊,隻保留治安巡邏民團,武器隻能裝備手槍,而且李全要派一名手下任民團監事。
胡湘答應了,現在最要緊的事,把山東納入胡家穩定的統治。
李堂,趙福向胡湘彙報了青島港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