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午,史岩之派人來,說從明州運來了一個新奇器物,讓胡湘去參觀一下。
宋國能有什麼新奇器物。
胡湘,元好問,李堂,趙福來到了史岩之的駐地。
張濡,喬伯玉,鄭衍德也都在。
史岩之笑容滿麵來到胡湘麵前,笑說道:“三公子,以前火器都是你們先製作出來,他國跟著仿製,我們也製作出一個新奇的火器,請三公子欣賞一下!”
於是眾人來到了驛館外的空場地。
胡湘看到那火器,立馬就明白了。
火器安裝在一個有著四輪的底盤上,上麵固定著一根鐵架,鐵架上麵架著一根炮管,炮管特彆長有一米五左右,青銅材質。
“三公子,這火器可以用馬拉著快速奔跑,比你們的飛艇都快,還能把天上的大雁打下來…我管它叫打雁炮,”史岩之摸著炮管說道。
又繼續說道:“三公子,大宋的土地,包括天上,不容侵犯,這人要是從天上掉下來,還不摔成肉餅,”
“史大人,你以為它能把飛艇打下來,”胡湘冷笑道。
“打不下來,打不下來,我讓人開幾炮看看,哈哈,我也是第一次見這火器,”
史岩之說完命人上來安裝子彈。
子彈並不是全金屬子彈,彈頭和藥包是分離的,彈頭口徑三十毫米左右。
其實這種火器最難製作的地方是槍管部分,不但是因為它有膛線,一米多長槍管,還得保證內徑尺寸,宋國兵器監製作二十多根青銅槍管,才能得到一根合格的,製作難度極大,成品率又極低,並且打十幾發後,炮管就不能用了,因為膛線沒有了。
但這些史岩之是不會向胡湘說的。
火炮激發采用拉繩式。
炮口八十度方向,對著天空,隨著一聲巨響,炮口濃煙滾滾,子彈發射出去了,但子彈到底打多高,誰也不知道。
但肯定比普通步槍子彈射程遠多了。
鄭衍德望著彈頭射擊的方向,瞪大眼睛在天空中搜尋彈頭的蹤跡,久久沒有看到,扭頭對史岩之道:“史大人這打雁炮,你們賣嗎?”
“賣,嗬嗬!堂堂齊魯公,府邸建在山洞裡麵,成何體統,我向朝廷請示,賣你們幾架,”
李全在嶗山山中修建2了城堡,也是為了防止飛艇丟炸彈。
胡湘看著史岩之那得意的神態,真想給他兩個嘴巴子。
外交場合也太不注意儀態了。
難道有了這個高射炮,就能把飛艇打下來嗎!隻要飛艇不遭火,就是打中也不會立馬掉下來。
當然胡湘不會和史岩之說,飛艇怕火。
而且隻要飛艇飛的夠高,胡湘不信它能打得中。
眾人又上前摸著發熱的炮管。
“史大人,就這簡陋的火器,也值得炫耀,”元好問說道。
“元先生,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這炮不在繁簡,能響就行,”史岩之說道。
“史大人,無論你們製作出什麼火器,天空,海岸邊十裡外不屬於任何國家,飛行自由,航行自由,”胡湘說道。
“那我們可就隨便打了,”
“又不是你宋國的地盤,要是飛艇往下扔炸彈,你們開炮正常,”
史岩之聽到胡湘話,麵露怒色,天空不屬於任何國家,海邊十裡外不屬於任何國家,自古那有這歪理,海邊百裡外,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