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給我說那冠冕堂皇的話,孩子見了你像見到仇人似的,”
“我們家這好的條件,孩子還不好好學習,大名府數理學院一個叫高思的孩子,一個月的時間,就把數理學院全部的數理課學完了,我這聰明絕頂的大腦,孩子怎麼就沒有遺傳到一點,”
“你聰明絕頂,到現在你字都還沒有認全,”
“認識字多,有啥用,現在是誰懂的數理知識多,才是聰明的人,”
中國的古代漢字特彆多,那篇《洛神賦》,生僻字之多胡湘看了也是頭大。
但現在武安的風氣變了,誰懂的科技知識多,才是最聰明的人,更會被稱為神人。
這都是科學技術的非正常革命式快速發展,帶給人們巨大的震撼,也改變了人的認知觀。
槍械,蒸汽機,電燈,電報,鐵路等等。
這些神奇的震撼是在千百年的古書上是看不到的。
想要理解及掌握其中的緣由,就需要學習數理知識。
因此現在對數理人才的需求很大,各個研究所都想招聘邏輯思維強大的學生搞研究,也讓數理學院變的重要起來。
有需求才會重視,而不是重視產生需求。
千年的封建社會不重視數理人才,是因為社會沒有需求,導致很多有天才大腦的數理人才,當兵的戰死沙場,當農民的累死田間地頭。
就是北大那位大神,不說回到古代了,讓他跟著前世的胡湘混,不要從事數學,在工地當小工搬磚和泥,大工不罵死他才怪。
現在大名府數理學院有了一批善於邏輯思維的學生,其中的佼佼者就是高思,年齡不大,但數理知識對其他的學生是碾壓的。
胡湘有意要把高思的父母接到青島港定居。
下午胡湘出去了。
大街上掃雪的人特彆多。
武安官府衙門有規定,各家門口路段,各工坊所在路段,要及時清理所負責路段的積雪,不然會受到處罰。
胡湘也看到很多婦人孩子老人在清理積雪。
戶門口路段掃雪的全是婦人孩子老人,而工坊路段都是男人。
這全民掃雪的效率是巨大的,雪在大,也能很快清理出一條無雪的道路。
胡湘希望這條法定一直保留下去,不能光靠官府雇傭的環衛民夫。
除了城內道路,城外的主路,也有人在清理。
“三郎,這冷的天,你還出來視察,”
胡亮看到胡湘,從豪華馬車棚裡下來。
現在的胡亮是武安官場最高負責人,管轄範圍包括武安,峰峰礦區,涉縣,沙河等地。
“亮哥,這大的雪不常見,得好好欣賞一番,”
“嗬嗬!我們去洺湖看看,那的風景更壯美。”
洺湖是武安城近郊的一個大水庫,大壩修好後,積水麵積有三千多畝,目前是武安城的重要水源地之一。
李冶派人測算洺湖水容積量,有三千萬立方米,武安的水資源,能滿足未來武安城百萬人口需求。
而且在洺河上遊北洺河,武安城西北六十裡,有一段人字大峽穀,也特彆適合修建水庫。
目前正在籌劃中。
因為是水源地,洺湖周邊二裡內及洺河上遊全部保護起來了,洺湖還用磚鋪了環湖路。
胡湘出來並沒有乘馬車,於是上了胡亮的豪華馬車。
車廂內很寬敞,也明亮,兩側配置了玻璃窗,也很暖和,那是在車廂角設置了木炭火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