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湘聽到宋洋的話,讚許道:“商人要都像你這樣支持書院,那燕山書院才能培養出更多的人才,”
宋洋道:“當年俺家窮,隻讓三弟上了學堂,還是讀書好呀!能明白很多事理,”
趙寧把打麻將贏的一千塊,以自己名義捐給了燕山書院,在秦皇港官場引起了很大反應。
而知道內情的秦皇港發電廠,製冰廠等負責人,也明白了胡湘的意思。
隻要給燕山書院捐款,胡湘就不會深查官員的貪汙受賄。
胡湘看著黑瘦的黨項苦力,問道:“那些黨項勞力,每天都能吃啥?”
“高粱窩頭,米粥,蝦,螃蟹,鹹菜籮卜,”
“每天乾幾個小時,”
“天亮就乾,天黑收工,這些黨項苦力就在磚窯邊的窩棚居住,”
…
宋洋一一向胡湘作了介紹。
這些黨項苦力是來自塔海弟弟塔出部落的農奴。
管理這些農奴的是塔出的小舅子。
宋洋按每燒出一塊磚,以一文的價錢結算工錢,燒出的多,那就掙的越多。
而宋洋按五文價格售賣磚,合一塊銀元一百塊磚。
五文也不是暴利,煤炭的成本占比很高。
宋洋說每個月會彙給塔出六百塊銀元。
但每月這點銀元,塔出不夠花,塔出要喝烈酒,葡萄酒,喝名貴茶,老婆孩子要吃紅糖,白大米,衣服要穿綾羅綢緞,還有中原製作的精良裘皮服裝,牛皮靴子等等很多精美的物品。
因此塔出經常傳信給小舅子,訓斥他監管不力,苦力們是不是經常偷懶怠工。
要是每月彙錢再不增加,還威脅他,要撤了他,另派他人監管。
到中原監管苦力乾活,那可是個肥差,除了自己能貪點,還能吃的好,魚肉經常吃,隔三差五還能整隻老鹵燒雞吃。
在喝二兩燒刀子,那日子真是一個美哉!
為此塔出的小舅子,經常腆著肚皮,拿著皮鞭,在工地上四處罵罵咧咧的視察,看到那個稍微偷懶的,上去就是一鞭子!
而且是狠狠的一鞭子,我看見你偷懶了,那沒有看見時候,是不是一直在偷懶!
還規定上茅房時間不能超過三分鐘,一天不能超過五次,吃飯時間為十分鐘。
反倒是資本家宋洋,經常勸說他,管理不要太粗暴。
胡湘看著渾身泥巴的苦力,赤著腳,兩眼無神,弓著腰,一步步的拉著裝滿磚坯的架子車往曬場方向行走。
胡湘建議,每十天讓苦力們強製休息一天。
不過這個建議能不能執行就難說了,因為下雨天,他們沒法乾活,就相當於休息了。
其實胡湘還想讓苦力聽聽評書,但苦力隻能聽懂他們自己的方言,聽不懂中原的評書,無法讓他們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
下午胡湘回到衙門,收到電報,盧田帶著艦隊從南洋回來了,現在到達了青島港。
硝石貿易路線打通了!
而且還帶回了五萬斤的壓艙硝石礦砂。
以後大食國商人會把硝石礦運到流求雞籠港,不過大食國商人要求用槍管,蒸汽輪船支付硝石。
硝石產地也打聽到了,在天竺國維哈爾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