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瑛又對胡湘說道。
宋國在秋收後,會征集二十萬民工,加固黃河南岸大堤。
王文統說道:“孟將軍,你們加固黃河南岸大堤,黃河要是發洪水,北岸的堤壩,那就有決堤的危險了,”
“王大人,貴國也應該征集民工加固黃河北岸堤壩,”孟瑛說道,“現在我們兩國以黃河為界河,黃河不能在亂改道了,不然也會引起邊界糾紛,”
孟瑛這樣說,也是有道理,宋國加固南岸大堤,大武國加固北岸大堤。
難道洪水來了,為了保護北岸,宋國把南岸的堤壩扒開!
那不是說笑嗎!
但加固黃河堤壩,那可是個浩繁的工程。
北方的人口本就不如南方多。
尤其這幾十年的戰亂,金國就沒有維護過黃河大堤,尤其是黃河北岸大堤,現在維護,相當於重修大堤,需要投入的勞動力更多。
“孟將軍,這治理黃河,需要我們兩國協作,”胡湘說道,“得從根本上根除黃河水患,”
“太子殿下說的對,”孟瑛說道,“但現在當務之急,得先加固堤壩,先把黃河穩定下來,”
現在的黃河在河南東部,皖北,蘇北七八十裡的範圍,來回改道,都分不清那是主河道。
因為是黃泛區,大武國和宋國邊界劃分也不明顯,不過那裡的百姓也稀少。
其實大武國今年也有加固黃河北岸大堤計劃,先把危險地段大壩加固下,尤其是銅瓦廂一帶,黃河在那有很多道彎,水流不暢通。
工部負責水利的,也探訪過黃河沿岸的很多老人,他們對黃河大洪水給出了恐怖的描述。
很多老者說目前的堤壩,大洪水來了,就跟紙糊一般。
但黃河全線堤壩加固,工程非常龐大,每年都需要投入幾十萬民工。
這對國家是項沉重的負擔。
其實宋國也想通過修築黃河大堤,耗費大武國的國力。
宋國修大堤,那大武國也得加固大堤。
而且黃河大堤,還能做為防禦工事,這樣一來連帶著邊防工事也修了。
並且還能逐步蠶食大武國領土。
黃河大堤,可不是緊挨著黃河河道修築。
一般兩大堤之間的距離很遠,有二十裡的距離,而且目前的黃泛區還沒有兩岸大堤。
宋國還能在黃河道裡在修築一道大堤,讓黃河水往北大堤靠近。
二十裡寬的黃河道,裡麵也是能種莊稼的,就是種草也能養活不少牲畜。
在後世就有不少的村莊是在兩大堤河道裡,也不單單是黃河河道裡有村莊,很多河流的兩大堤之間都有村莊。
後世,黃河大堤河南省段,1274個村莊,常住人口達125萬。黃河大堤內永久基本農田麵積193.61萬畝,濕地麵積213萬畝,各類自然保護地麵積181萬畝。)
胡湘對孟瑛說道,大武國有能測量大地高低的機械。
可以幫助宋國檢測堤壩高低。
地勢高的地方,堤壩修低點,低的地方堤壩修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