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瑤告訴胡湘,宋軍在京兆城外布置了大量的火箭彈。
“宋軍這是想要把京兆府炸成廢墟,”
京兆府自古以來就是多個王朝的帝都,古老的建築物眾多,尤其是唐朝時期,達到了他的輝煌。
胡湘說道:“現在城內人口密集,宋軍這無差彆攻擊,得死多少人,”
張德輝道:“宋國堅持殺三十萬,徒單百家也不可能同意的,就是徒單百家同意,我們也不同意的,三十萬男丁,有這三十萬男丁,挖煤苦力就不缺了,鐵路修建速度也能加快很多,”
“三十萬男丁,關中的兵源都征集不到三十萬,”肖瑤道:“我們要不要給京兆城的金兵提供些火器,”
張德輝說道:“不能提供,這樣我們不就和宋國撕破臉了,一旦我們和宋軍開戰,那宋軍就無所顧忌的在關中展開大屠殺了,到時候,死亡的百姓會更多。”
胡湘也看出宋軍的醜惡嘴臉了,就是想多殺人,殺死的人越多,那大武國得到的人口基數就越少。
胡湘問肖瑤:“宋軍俘虜的金兵,都交接過來沒有,”
“交接過來了,有一萬餘人,宋軍肯定也隱藏了些,”
在沒有大武國監軍的宋軍,宋軍把俘虜的金兵秘密通過武關道押送到宋國,去做苦力,當奴隸,到目前已經轉移出兩千多人,全是精壯的漢子。
胡湘又朝張德輝道:“關中各地接管要加快,戶主丁口要統計,官道驛站要建立起來,”
中午時候,胡湘會見了一些臨潼縣的鄉紳族長。
並請他們吃午餐。
這寒冷的冬天,自然是大鍋燉肉菜。
這些人雖然是族長,鄉紳,生活條件也不是很好,金國的稅賦都是壓在他們身上的。
這熱氣騰騰,充滿豬油香的燉菜最受他們歡迎。
雖然胡湘前世聽說,一碗油波辣子麵是關中百姓的最愛,但現在辣椒,這裡還沒有種植,而食用油又匱乏,還沒有這道飯。
不過現在辣椒,花生已經在山東種植了,用不了幾年,就會普及到整個大武國統轄區域的。
一個鄉紳說道,百多年了,終於迎來了王師。
一個族長說道,這是瓦盆爺顯靈了。
胡湘聽到瓦盆爺,感到好奇,不過胡湘知道,每一個地方,都有當地的神話傳說,祭拜的神仙。
胡湘問族長瓦盆爺是什麼。
原來當地自古就流傳著"瓦盆爺"的傳說,說是燒製陶器時若有差錯,燒窯人的魂魄就會被封在陶器中。
還說百多年前,有人曾經挖出個和真人頭顱大小的陶俑。
胡湘一聽那不就是秦始皇的兵馬俑嗎!
在臨潼一帶,因為這裡有秦始皇陵墓,也是兵馬俑的所在地,古代偶爾會挖出現些陶俑瓦片,因此在當地有了瓦盆爺的傳說,兵馬俑雖然是1974年當地村民大井發現的,其實在明朝崇禎年間,這一帶也挖出了兵馬俑頭顱。)
胡湘問他們秦始皇的陵墓在哪,這些族長也不知道,隻說在驪山中,當年秦始皇征集70萬囚徒,用了38年才把陵墓建好。
不過即便胡湘知道陵墓在那,還有兵馬俑,也不會派人去挖掘的。
因為挖出來,也沒有卵用。
現在需要的增加人口,增加生產力,增加社會物質財富,旅遊業還是靠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