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潛道:“太子殿下說的對,兩國應該和睦相處,”
“滅金國,有我大武國幫助,可謂易如反掌,但宋國引來蠻夷吐蕃兵,如果吐蕃兵要是屠殺了大量手無寸鐵的百姓,我大武國不會放過吐蕃人的,”
孟拱道:“金國也壓迫過吐蕃人,士兵難免會出現過激行為,就是下達了約束令,也達不到令行禁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胡湘道:“蠻夷之所以叫蠻夷,那是他們屠殺婦孺,毫無憐憫之心,也許宋國有些謀士認為,殺他們不為我大武國所用,能削弱我大武國,我大武國武力強大,是因為我們有威力強大的武器,”
孟拱說道:“太子殿下,要是吐蕃兵真的不分老幼,你們征伐他們,那是他們咎由自取,”
宋國可不把吐蕃當做自己的百姓,他們死多少,宋國也不會在意的,不過孟拱知道滅吐蕃那太困難了,大宋比大武國離吐蕃更近,也難以徹底滅了,雖然吐蕃國力是不強,但路途太遙遠了,翻一座山就能死不少的士兵,後勤糧草更運不過去,到了冬天大雪封山更是無路可走。
胡湘說道:“孟將軍,我大武國也並非恃強淩弱,我想傳達一種理念,戰爭是軍隊之間的較量,不應該對平民百姓下手,而且也不能殺俘虜,殺降兵,誰要是破壞規矩,必須受到懲罰,你們也知道蒙韃殺戮太重,雖然他們已經臣服我們,但我們還是會懲罰他們,”
等胡湘徹底掌權了,國內穩定後,定會清算一切反人類的劊子手。
吳潛道:“戰爭是軍隊之間的較量,我讚成太子殿下的觀點,貴國還扣押著我們兩萬多俘虜,至今不放回,”
胡湘哈哈一笑道:“吳將軍,想知道他們目前過啥樣的日子?”
目前遼東還有兩萬多宋軍俘虜。
吳潛朝胡湘拱手道:“還請太子殿下告知,”
“他們現在的生活,可以用樂不思蜀形容,有老婆,有孩子,每天有酒有肉,有豆腐…”
遼東的那些宋軍俘虜,已經渡過了艱苦日子,開墾出了三百多萬畝土地。
官府也把開墾的土地劃給了個人,官府承認是他們的私有財產,有土地契約,每戶土地不低於二百畝,還分有兩到三匹馬。
種二百畝地,是一個勞動力極限了,很多戶都種不完,多餘的土地隻能作為牧地。
官府還承諾他們就是回到宋國,土地十年內也不會沒收,官府還承認是他們的。
遼東的土地雖然隻收一季節,但這裡的土地開墾的晚,因此土地肥力充足,畝產比中原還高。
目前遼東的農作物主要有高粱,大豆,穀子等,水源多的地方也種大米。目前玉米正在培育中,還沒有推廣。
對於公糧,每畝按五斤未脫殼小米征收,穀子是他們主要的口糧。
五斤小米看著不多,但每戶土地多,官府也能收不少的糧食,但這稅賦和他們收獲的糧食相比,比中原都低很多。
雖然是稅賦低,但官府通過酒稅,油稅,鹽稅,也能收不少的稅。
一些漢子光喝酒就需要一千斤高粱去換酒,官府能收到五百斤高粱的稅。
他們到了冬天也沒有貓冬,都進山伐木,有工錢,按件計工,根據樹的直徑,長短核算工錢,他們普遍一天的工錢能買二斤燒酒,五斤肉,這伐木是真的出大力的活,工錢低了,就會怠工了。
伐好的木,由騾馬拉到遼河邊,等到冰雪融化,通過放木排,運到遼河口,裝船運到滄海港,秦皇港。
遼寧官府向戶部公文通報,每戶都有萬斤以上存糧,因此戶戶都養豬,雞。
而且因為大豆多,豆腐成了他們的日常食物,還有戶戶也都做大豆醬,大蔥蘸醬也成了他們習慣的一道菜。
…
“太子殿下,您說他們回到宋國時候,身上帶的錢,比他們這幾年軍餉都高,”
吳潛問道。
胡湘微微一笑道:“那是,糧食,家畜一賣,加上他們積攢的錢,會超過他們這幾年的軍餉的,”
孟拱和吳潛聽了半信半疑,心想這怎麼可能。
喜歡重生南宋,潑皮稱帝傳請大家收藏:()重生南宋,潑皮稱帝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