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葉無奈的搖搖頭,和其他地方風俗不同,這裡喪禮唱大戲是罵人的。
要是誰家得罪人狠了,罵起來最狠的,就是你死了到你家門口唱大戲。
“規矩都記住了?
各個車都記好了各自要去的人家了?”
白忠圖仔細的再三叮囑。
出發報喪的親隨一共十六組,這也是規矩。
普通人報喪,一般就是八組人去報,村裡族長十二組,更高的,就是村裡人商量,德高望重的,十四組,最高的是對村裡有巨大貢獻的十六組。
白大千沒啥巨大貢獻,但是村裡覺著白大千的輩分實在是太高,而且白大千一輩子與人為善,對村裡也好,這幾次的事情,白大千都是帶頭和白忠厚他們合作。
所以,村裡認可,給了十六組的規格。
這報喪規格和抬棺規格是相關聯的,有多少組的報喪親隨,就有多少人抬棺發喪。
八組報喪就是八人抬棺下葬,十六組報喪就是十六人抬棺下葬。
更高的還有,但是那是官,隻有村裡人在外當官,有了官身的,可以十八人抬棺。
更重的是封爵的,隻是族譜裡有這個說法,白河村卻隻有幾百年前有過封爵的,享受了二十四抬。
從那以後,最高不過十八抬。
這近幾十年來,原本白忠誠是最有指望將來死了十八抬的,可惜,他自己作死。
這種被免官作惡的,隻有六抬,比普通人都不如。
白大千十六抬,已經是幾十年來最高了。
車上準備了避邪符還有青龍,是防止路上岔路衝撞的。
報喪的人,但凡路上遇到岔路,河流,橋梁,都要祭拜,所以報喪是個辛苦活。
方葉很納悶,為何要在這些地方祭拜?
不過村裡人也說不清楚,隻說老輩流傳下來的。
看著手頭的一張表,方葉這組要去報喪的有六家,三家在相鄰的幾個鄉村,兩家在平山縣,還有一家在淩山縣。
看看導航,這來來回回一圈轉下來,得走幾百公裡,估計兩天回不來。
關鍵這六家不是六個家庭,而是六個方向的家族!比如淩山縣,白大千的一個舅舅家,如今舅舅家舅舅是沒了,可舅舅的後代散落在淩山縣十幾家,這都要通知到。
通知不到,就是禮數不周。
說是六家,實際上可能要走近百家。
白二楞有點感歎“這可能是幾十年來,咱們蓮花集最盛大的一次喪禮了。
我估計得至少三四千人參加。”
方葉都給嚇了一跳,一個喪禮,三四千人參加,那可絕對不是個小場麵。
他下意識的看向了不遠處正在往下卸一車車豬肉的白天河那個後勤組,怪不得豬肉都是用卡車一車車送呢。
“怪不得村裡以前很多人因為喪禮經常有借貸的,這麼多人,真是個大工程。”
方葉低聲道。
“不一樣的,以前是窮作,現在這是特例,村裡響應號召,從簡。
隻是老祖宗輩分實在太大,哪怕一人一碗菜,也比一般人多太多。”
白二楞說道。
“八點十八分,大家上車了,準備出發,八點二十出發。”
白忠圖突然在不遠處吼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