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請陛下派太子親征,統攬司馬懿、張郃二軍,穩定當前局勢,再圖收複襄陽。”王朗說道
“臣附議。”鐘繇、華歆二人亦是表達了認同,三公的意見竟然異常統一起來。
“陳愛卿呢?”曹丕看向了陳群
“以天子的天威,親征,自是可行,隻是太子是國之儲君,還是應該穩妥行事。”陳群說道
“父皇,兒臣願往。”曹叡出言道“皇爺爺十九歲的時候,雖隻是洛陽北都尉,卻可以不畏強權,剛正執法,受人尊敬;父皇十歲以後,便可以隨皇爺爺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兒臣今年已經二十歲了,是該為父皇分憂的時候了。”
“好!”曹丕大呼一聲“既然你有此誌向,那為父便給你這個機會,封曹叡為大將軍,全權負責本次對吳戰爭,元仲,朝中大臣,你要誰協助你?”
此言一出,平時和曹叡走動較多的朝臣皆是冷汗直流,曹丕這是要從曹叡嘴裡知道誰和曹叡親近啊。
“此次南征,兒臣當以前線將領為主,若是陛下應允,兒臣想請曹真叔父出山,在兒臣身邊謀劃,請中領軍衛臻和兒臣一同行軍,請陳群大人之子陳泰,已故將軍龐德大人之子龐會與子同往。”曹叡細細的點出了幾個名字,群臣都可以看出,這些人都是年輕一代中較為出眾的。
曹丕聽到曹叡與這些人交好,自是高興,曹叡是他的儲君,儲君就應該可這些未來的人才交好,這才是他應該做的。
曹叡親征的消息並沒有太多走露,曹叡在衛臻麾下精銳的陪同之下,來到了壽春,將壽春定為了反擊的。
而後密令司馬懿回師,攻打江夏及長江以北的沿途渡口,切斷陸遜的歸途;密令張郃軍東進,直撲赤壁,與司馬懿軍隔江相望;密令退守宛城的滿寵對武關增兵,其餘一萬軍士向新野進發,補充司馬懿撤退後留下的空白,占據新野堅守;密令蔣濟軍繼續圍困襄陽,牽製蜀漢的援軍。
這便是皇子,曹丕用心培養的皇子,司馬懿再強,他的眼界終究隻能放在荊州,或者說曹丕也不會給他指揮全局的機會,但是曹叡卻可以,曹叡身邊的曹真雖然屢敗於蜀漢,但是他閉門一來,一直用心鑽研,苦讀兵書,認真的總結了自己不足和經過過的每一場大戰,彆人雖然不清楚,但是和曹真交好的曹叡卻是很清楚,曹真早有複出之心,隻是沒有一個機會。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寇封終於知道張郃為什麼會匆匆撤去,有人說臨陣換將是兵家大忌,但是在寇封看來,曹丕走了一步好棋,這次的換帥如換刀,瞬間掐至了孫吳的關鍵,唯一的變數就是陸遜,曹叡是不是太自信了,想靠衛臻麾下的三萬人,抵擋住陸遜的兵鋒嗎?
雖然牌麵上看曹叡已經將了孫吳的軍了,但是隻要一招走錯,他也會成為那個被將的軍。
同樣得到消息的朱然找到了寇封“寇將軍,請隨我一同東進,救援柴桑。”
寇封指了指北麵“朱將軍不準備先解襄陽之圍嗎?”
“大王重要還是襄陽重要。”朱然鄭重其事的質問道
“你說呢?”寇封笑著說道,此刻的寇封覺得朱然有些傻,坦誠的說道“大王是你朱然的大王,又不我寇封的大王。”
朱然竟然拿這種話來逼寇封出兵,看來朱然真是著急了。
“寇封,你這是何意?”朱然再次質問寇封道
“朱將軍,寇某說的不夠清楚嗎,陸遜隻是請我出兵,保衛荊州,卻從沒說過要我保衛孫權。”寇封認真的說道
“嘩!”朱然竟然拔出了腰間的長劍架在了寇封的脖子上“寇封,你到底出不出兵?”
頃刻將殿內是劍拔弩張,無論是寇封麾下,還是朱然賬下,皆是拔出了手中的兵器,場麵異常的緊張起來。
寇封虎目一瞪,質問朱然道“朱然,你在威脅我?”
“對,我就是威脅你。”朱然咬牙說道“寇封,我就問你,到底出不出兵。”
寇封看著朱然顫抖的手,一把奪過其手中的長劍,反手架到了朱然的脖子上,說道“朱將軍,我想你現在應該明白,該如何求人出兵。”
寇封的這個求字說的很重,對於朱然的行為,他很生氣。
“寇封你什麼意思?”朱然身邊的韋昭質問寇封道。
“我什麼意思?”寇封滿臉無辜的說道“我隻是學朱將軍,你該問問朱將軍什麼意思。”
被劍架在脖子上的朱然反倒是冷靜下來,他示意身邊的眾人不要著急,而後和寇封說道“寇將軍,方才是朱某無禮,請寇將軍見諒。”
寇封見朱然當眾服軟了,也便收回了長劍,將劍扔給了朱然,說道“下不為例。”
朱然自是點頭應允,而後又繼續出言道“寇將軍,如今軍情緊急,請寇將軍出兵,追擊張郃,救援柴桑。”
“朱將軍,我們若是走了,江陵怎麼辦?”寇封問道
“末將留下鎮守江陵。”朱然說道
“哈哈哈。”寇封大笑道“我去為你救主,你卻在這守城,是不是等我回師的時候,朱將軍還準備斷我後路呢?”
“寇將軍真是說笑,吳漢本就是盟軍,我怎麼會刀刃向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