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臣以為世子所言有理,如今雖然已經拿下了壽春,但是魏國的守軍並不在少數,想要奪取中原絕無可能,與其浪費如此大的人力物力,不如先占據這幾座城池,經營幾年後,再作打算。”諸葛瑾出言道
“大王,臣以為事情不會如此簡單,接納曹叡的封地,曹叡會沒有任何條件,我看還是先問問清楚,再做打算吧。”張昭出言道。
“大王臣昨日接待陳泰已經問的很清楚了,曹叡的條件就是大王繼續尊崇之前向魏國稱臣的承諾。”諸葛瑾回複道
“大王欲稱帝否?”殿內一人大喝道,孫權視之,乃是蜀漢的降臣潘濬。
孫權老臉通紅,但是看著群臣們熱切的目光,他毫不猶豫的回複道“當然!”
“大王若要稱帝,就需斬斷和魏蜀之間的君臣關係,而今以後,大王既不向大漢稱臣,更不會向曹魏稱臣,大王是天下人的大王,未來是天下人的皇帝。”那潘濬義正言辭說道
潘瑞的這一番話,確實是直擊眾人的內心,如今形式突變,終有一天,孫權也要稱帝的,而他們都是開國功臣,曆史上若是評說他們是作為臣子奪了大漢或者曹魏的江山,那便不好聽了。
“好。”此刻孫權亦是豪氣大漲,他說道“那便拒絕魏使吧。”
“不!”潘濬阻止道“陳泰是來談判的,我們要和他談判,城池我們可以收下,作為停戰的籌碼,而且魏吳之間再無從屬關係,吳國可以魏國結為同盟,停戰三年,而這些城池將是我們和蜀國開戰的借口。”
大殿之內瞬間是鴉雀無聲,眾人此刻都在看著潘濬,以為得到孫權的肯定以後他瘋了。
潘濬卻是繼續說道“如今蜀漢,占據西北不斷坐大,前次奪又走了襄陽,文有諸葛亮,武有趙雲、寇封,若是不對蜀漢加以遏製,我怕蜀漢的下一個目標便是大王了,大王可彆忘記,當年荊州的事情。”
確實,幾年的蜜月期,讓很多人都忘記了蜀漢和孫吳之間也有巨大的仇恨,如果說蜀漢聚集人心靠的是對曹魏的國恨的話,那麼蜀漢眾將心中真正的家仇便是東吳,多少蜀漢將領,士卒死在了荊州,死在了夷陵一戰中,他們會像占儘好處的孫吳一樣這麼健忘嗎,不會,當然不會。
隨著談判的進行,無論是孫韶還是太史亨,他們此刻都變成了隻圍不打,中原最大的戰場隻留下了許昌。
長安的鄧芝不斷的運兵吸引洛陽守軍的同時,趙雲、寇封的大軍從宛城一路殺到了許昌,如今的許昌城已經衰敗了很多,朝中大臣儘數離開後,許昌城再無往日的繁華,城中隻有滿寵和他麾下的四萬軍士,徐晃麾下的潰軍已經駐守到了虎牢關,寇封能夠看得出來,曹叡放棄了許昌,隻是不想放棄的太難看。因為若是曹叡不放棄許昌的話,他一定會從虎牢關不斷的出兵,騷擾自己的身後。
沒有周圍的幾個城拱衛的話,許昌真不能算是一座王城,一望無際的平原,根本無險可守,曹叡退守洛陽的時候心中清楚,許昌西麵的宛城,南麵的新野,東麵的汝南,失守隻是時間的問題,三麵受敵的許昌,定是每日戰事,糧產也將不再富足,往來也將不再繁華,如同雞肋一般,不如棄掉。
這就是曹魏和大漢的不同,大漢的思想是光複大漢,所以寸土必爭,為的是大漢的百姓,曹魏代表的更多是世家大族的利益,隻要家族不受侵害,他們可以暫時放棄一些東西。
經過了長達兩個月的談判,魏吳之間達成了合作,魏國迅速的撤出了新野和汝南的守軍,而吳軍也不斷向江陵、新野增兵,這麼明顯的動作,無論是蜀漢的朝堂還是正在圍攻許昌的寇封都看得是清清楚楚,吳國的目標變成了蜀漢。
滿寵或許真能算一個守成的將領,在進攻端多次受到打擊的滿寵,靠著三萬人已經阻擋了蜀漢的大軍一個月了,當然這也得益於城中那數量龐大的儲備和蜀漢想要逼走滿寵的戰略。
本來不願意強攻的漢軍,終於還是對許昌發起了強攻,因為魏吳之間的談判結果和吳國的動作,對大漢來說是非常不利的,趙雲今日站在在許昌城下,親自指揮這場大戰。
而寇封更是站在了隊伍的最前麵,誓要一舉拿下許昌。
這是一場慘烈的戰鬥,如果曹叡知道滿寵這麼能守的話,或許就不會輕易放棄許昌城了,畢竟許昌經過多年的經營,也稱的上一座堅城。
但是今日的漢軍和往日的漢軍卻是大有不同,漢軍在寇封的帶領下,喊殺聲是一浪高過一浪,一波勝過一波,不斷的衝擊著魏軍的防線和心靈。
又是王雙,雖然是寇封最勇猛,但是寇封所遇到的阻擋也最多,而從城西衝鋒的王雙,卻帶兵率先衝上了許昌的城牆。
這不是漢軍第一次衝上許昌城牆,但這是漢軍衝上來最快的一次,滿寵麾下的士兵和將士變的是捉襟見肘起來。
隨著西城牆的告破,漢軍主攻的南城牆緊接著也告破了,而後便是東城牆,圍三留一,給敵人一條生路之下,敵人自然會產生潰散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