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包袱,看著裡麵的衣服和一些點心、茶葉以及罐頭,兩口子對視一眼,都是感慨不已。
等午飯熟了,劉知夏笑嗬嗬地招呼著何雨柱落座。
主食是二和麵的饅頭,菜是正常的燴土豆片兒和拌黃瓜,唯一的葷菜是何雨柱帶過來的午餐肉罐頭,劉知夏直接給切了一半兒下來,況誌華兩口子吃的簡單,但光景卻一點兒都不差。
劉知夏把碗筷遞給何雨柱,笑著道:“鄭支書很關照我們,到這邊沒吃太多的苦頭,還時常給我們送點東西過來。”
況誌華“嗯”了一聲道:“確實,這裡的日子比我們想象當中要輕鬆多了。”
之前的同事被發配去海島開荒有寫信回來的,跟他們那些人吃的苦頭相比,自己兩口子在門頭溝這邊,過得差不多能算是神仙日子了。
雖然偶爾也會被拉過去搞批鬥,但有老支書鄭學武鎮場子,誰也不敢胡來,走個過場,象征性地講兩句,完了就下地乾活。
參加勞動肯定是免不了的,但強度也沒高到哪兒去。
得知兩口子在這邊過的還行,何雨柱鬆了口氣道:“那就好,之前我還擔心老師和師母你們在這邊過的不習慣呢。”
劉知夏笑道:“一開始確實是不習慣的,可過了一陣子,慢慢的也就跟上這邊鄉民的生活節奏了。”
“老支書還把他的孫女送過來跟我們學認字呢,都是偷偷摸摸的,小姑娘很懂事,天氣熱的時候還給我們送過‘束修’呢。”
何雨柱咋舌道:“送什麼了???”
況誌華臉上難得露出笑容:“野番茄,桃子,還有草莓,都是些以前吃都吃不到的新鮮東西。”
老況同誌精神狀態不錯,有說有笑的,甚至還跟何雨柱討論起了農學。
“其實也是多虧了現在種植糧食的時候都用上了農藥,根據鄭支書的說法,這前後的產量變化,甚至能用天差地彆來形容。”
況誌華完全是有感而發:也是因為糧食產量上來了,要不然的話,自己兩口子現在過的根本就不是這麼個日子。
何雨柱樂嗬嗬地點點頭:“可不就是嗎???要不咱們國家現在要大力發展建設化肥廠呢???”
現在幾個交通樞紐城市的化肥廠都已經建起來了,全國的化肥輸送框架也搭好了,所以糧食產量每季度都是環比增加的,這事兒還是上回何雨柱在調查部參與調查案子的時候,一局的孫局長告訴他的。
況誌華放下筷子道:“其實按理說,咱們國家的化肥生產水平應該達不到眼下這種程度,隔壁的倭國是因為有西方國家的技術和資金扶持,才後來居上的,可咱們被封鎖成這樣了,卻依舊能在化工領域取得這樣長足的進步,屬實是匪夷所思。”
何雨柱嘿嘿直樂:“反正官麵上說的是自主研發的。不過依著我的猜想,說不準兒是有位從天而降的能人異士幫著牽線搭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把外國的先進技術給引進回來了呢???”
旁邊的劉知夏感慨道:“那得是份兒多大的功勞啊???”
何雨柱咂咂嘴,心裡直樂:也不大,就是送的筆記本上多了幾句領袖親筆題的詞句而已。
..............
一頓午飯吃完,何雨柱又去了一趟老支書鄭學武家。
陪著聊了一陣,眼看著時候差不多了,他就起身打算回去了。
見狀,鄭學武忙拉住了他,要邀請他晚上擱家裡吃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