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
南聯盟拒絕簽署所謂的和平協議。
3月19日。
北約對南聯盟發出最後的警告。
南聯盟依舊不理睬,扞衛主權的決心沒有動搖
巴爾乾半島局勢火藥味彌漫,大戰一觸即發
與此同時,俄國麵對好夥伴南聯盟的求助,隻能在精神上支持,因為俄國現在也自身難保。
南聯盟幾乎是俄國在歐洲最後一個好夥伴,巴爾乾半島對俄國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作用。
即便如此,國力驟降成“弱雞”的俄國也隻能眼睜睜看著好夥伴被欺負,俄國現狀的艱難,也是北約能夠肆無忌憚乾預巴爾乾半島的重要原因之一。
3月24日。
北約秘書長宣布,由於“最後外交努力失敗”,南聯盟漠視國際社會的友好協商,為了避免巴爾乾半島再次出現流血事件,保護巴爾乾半島民眾的生命權利,北約決定對南聯盟發動代號為“盟軍”的空襲行動
處在亞歐交界的巴爾乾半島進入戰爭
為了防止再次重演上一世大使館被炸的恥辱,秦長榮向中樞闡述了巴爾乾半島戰爭會給華夏經濟帶來的影響。
同時分析了華夏正處在經濟建設中,應該避免被動加入戰爭。建議華夏應該提前向北約、美帝國、歐盟提出保護在南聯盟的華夏利益不受侵害,特彆是大使館。
秦長榮又向歐盟闡述了巴爾乾半島的戰爭會給歐洲帶來的經濟影響,更表明了歐洲外圍的戰火會給歐元帶去國際貨幣地位的不確定
秦長榮的提前預警在中樞引起了小範圍的討論。
當前的華夏正在韜光養晦,一旦被動加入戰爭,對華夏而言,沒有好處。
更何況繼承“老大哥”衣缽的俄國都自身難保,更無法對抗“北約東移”。
領導們看到秦長榮提及的大使館被炸,大使館代表國家主權,如果真的被炸,那真的相當於要被動加入
經過討論,3月28日。
在北約第二次轟炸南聯盟時,華夏外事部門正式向北約對話,要求北約確保華夏在南聯盟的權益。
同時,駐美帝國大使館與美帝國總統對話,禁止任何武裝力量靠近華夏駐南聯盟的大使館,避免出現“失誤”
同一時間,歐盟也接到了華夏外事部門的對話,要求保證華夏在南聯盟的權益
歐盟此刻當然不會與華夏發生不愉快的事情。
美帝國就不這麼想了。
當華夏說出禁止出現大使館被炸的事故時,美帝國高層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