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
大動脈集團召開了“助力歐元計劃”三方討論會。
會上,彙報了上一年度交易歐元彙率的情況及討論歐元下一年的交易計劃。
隨後,大動脈集團向歐盟和倭國代表團描述了發展新能源對衝擊美元石油體係的重要性。
在1973年發生世界石油危機後,世界許多國家開始研發新能源,意在減少對石油的依賴。
經過多年的開發與研究,許多國家已經在新能源上獲得了不錯的成效。其中就有倭國。
倭國在1973年的石油危機後,製定了開發新能源的“陽光計劃”,旨在尋找替代石油的燃料,主要包括太陽能、地熱能、氫能的利用,特彆是太陽能的熱利用和光電轉換技術排在世界前列
歐洲各國的新能源計劃各有發展,有發展風能的,有發展地熱能的,有發展氫能的,甚至有發展生物能源的。
世界各國雖然都在發展新能源,卻都因自身資源的局限性,沒能形成係統性、規模化的商業模式。
如今大動脈集團提出規範化的合作模式,讓歐盟、倭國代表泛起了各自的心思。
對於歐盟來說,發展新能源對抗美元石油體係,是絕對的歐元利好消息。
但歐盟各國的自然資源存在差異,在新能源競爭上可能會存在劣勢。
而倭國對發展新能源的態度是積極的。就當前而言,倭國的新能源開發技術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但倭國麵積狹長又小,礦產資源貧瘠,發展新能源所需的原材料是倭國要考慮的因素之一
三方會議結束的次日。
秦長榮召開了集團董事會。
會上討論了集團布局新能源產業的規劃。
這是一個燒錢的大項目,掌財大臣劉誌恒向董事會詢問了一遍又一遍,確認了新能源計劃可行後,才勉強同意。
會後。
秦長榮見小老弟還繃著臉,笑道“你心疼什麼,人家華君安都不心疼。”
劉誌恒撇嘴說道“他除了投投投,還能做什麼?他恨不得把全世界都投資了,哪管賺不賺錢。”
秦長榮笑道“你跟我說有什麼用,剛才人家在的時候你不說,人家今年不是給總部送錢來了嗎?”
劉誌恒這才緩和了情緒,說道“就是因為他今年送錢來了,我才不當麵說他,不然我肯定不同意。”
秦長榮搖頭笑道“這麼說,這些年你就沒給過人家好臉色?”
“給什麼好臉色?隻會跟總部拿錢。也就是今年送了130億美元來,要是往年,還想投新能源,我投兩顆大子彈給他”
劉誌恒嘴上雖擠兌著彆人,但心情卻很不錯。
劉誌恒說著,想起了集團“內地的巴林銀行”—巨浪投資公司,問道“巨浪投資公司到現在還是燒錢階段,雖然投的公司的經營數據都很好,但投出與收益不成正比,集團內部有人建議,應該讓巨浪投資公司自力更生”
秦長榮聽完後,說道“典型的不了解內地市場,估計是覺得內地的企業在國際上沒有競爭力,認為隨時會被替代才這麼想。集團有些管理層人員還是舊眼光看內地市場,這肯定是不行的
以後集團總部涉及到內地市場業務的所有中高層都要有內地市場調研的經曆”
秦長榮又想到港島許多人對內地還保持著舊觀念,說道“港島最近出現抨擊集團的報道要謹慎處理,不能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