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屈子《九歌》。
天帝極愛湘夫人這樣的冰冷美人,冰資梅骨,遺世獨立。每每以軟語勸慰。但湘夫人永遠都是那樣一幅高潔出塵的樣子,不為任何人所動。
這讓天帝感受到了她的美是一種楚辭的美,是一唱三歎的美,往複回環的美,迷離恍惚的美。
楚辭的格調是憂鬱的,她也是憂鬱的。
《離騷》,“騷人墨客”的心思,多愁善感的人都有這樣憂鬱的氣質,是一種惆悵自憐。
天宮之中有一位瑤姬仙子曾說她“宏才豔發,有惻隱之美”,這是很有見地的評價。
猶如司馬遷所說“雖放流,睠顧楚國,係心懷王,不忘欲返。……一篇之中三致誌焉。”也道出楚辭這種往複回環的美。
湘夫人的性格之中具有濃厚的感傷色彩。感傷的格調,敏感的情懷,多思的心胸,就想詩人一樣,如海洋般傾瀉著對宇宙人生的熱情、焦慮和絕望。
李白詩雲“正聲出微茫,哀怨起騷人。”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王阮亭《虞美人》詞雲“回環錦字寫離愁。恰似瀟波,不斷入湘流。”
瀟湘,乃楚辭誕生之地,古人多以瀟湘暗指楚辭精神。
以哀怨和愁情來說楚辭,頗中要害。楚辭是一首如怨如訴的羌曲。
劉禹錫《瀟湘神詞》雲“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
楚辭如夜晚的瀟湘水,幽咽地流淌著。
前人有所謂“畫屏飛去瀟湘雨,一床夜月吹羌笛”的詩,正含此意。
所以無論瀟湘夫人怎樣清冷,不關心任何天宮裡的事,隻在自己的世界裡遊遊蕩蕩,天帝也從未冷落過她。
她所生的兒子,在出生之日就已是天宮太子的不二人選。
就是現如今站在眼前的長發男子——聞人玉瓚。
玉瓚秉承了她母親一貫的作風——
冷。
他是天宮之上最尊貴的太子玉瓚,也是情天境內最美的情郎。
他有繾綣意濃的情詩,也有迷離如夢的心路曆程。
如果可以,三百年前的姝影多想回溯時間的長河,給他一雙溫暖的手。拂去眉宇間凝結的憂傷。
他是花,是天上最美的一朵蓮花。這天宮寂寥曠美,而他寂寥如詩。
他的內心孤寂,無人能夠體會,這四境三源便再也沒有一個人能夠體會了吧。
從小到大,從一百歲到一千歲,他閱儘人間繁華悲苦,卻依然獨自一個人,將這大千世界,全部裝進他那顆心裡。
他小時候常常獨自一人來到五彩池邊,對著池水說話,把他近來所看到的人間悲歡離合,心裡所體會的話,都一一地對著對著池水說出來。
當他內心所積攢的痛苦情緒實在難以抑製的時候,他找不到任何一個可以訴說的人,因為天宮之中的人不是在忙著勾心鬥角,爭權奪利,就是忙著自己修煉成仙。
他的滿腔痛苦,思想的掙紮,竟無人訴說。
所以他常常隻是一個人,一個人在天際行走,這一切都被五彩池邊的一隻仙鶴看在眼裡。
出生於五彩池邊的一隻仙鶴,便經常看到他一個人的孤獨身影,他常常一個人對著五彩池的池水說話。
這隻仙鶴乃是南極仙翁的坐騎,因一次酒會,那隻仙鶴在宮中四處飛翔,看到這五彩斑斕的池水甚是美妙,波光粼粼,留戀忘返,便在這五彩池邊居住生活了一段時間,與另一隻流連忘返的仙鶴生下一個小仙鶴,這仙鶴因得天獨厚,又有五彩池水滋養,所以靈性稍通。
與五彩池邊的其他仙禽都其樂融融,雖然日子普普通通,但也心內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