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誰寄花箋來!
次日姝影被海邊呼呼的冷風吹醒,看到眼前陰沉沉的天氣,心裡總是有些擔心和不安。
森林裡的樹葉都被暴風搖了下來,四處飄蕩,嘩嘩的樹葉聲,陣陣襲來。
姝影看見那隻大鳥依然守護在身旁。見她醒來,大鳥萌萌的探出頭,似乎是想讓姝影摸一摸它的意思,姝影覺得這隻大鳥乖巧非常,甚是喜悅。
隨後那隻大鳥又飛向遠方,不久又銜來樹枝,姝影看到昨天那一堆樹枝已然超出了兩倍。
想起昨夜聽見仿佛有樹枝摩擦的聲音,大約就是這隻大鳥在晚間銜來樹枝所發出的聲音吧。
剛要起身,突然覺得頭痛身重,四肢酸痛,也許是這幾日憂思過度,也許是這幾日太過勞累,也許是昨日的海風吹得他渾身發熱,所以覺得自己好像生病發燒了,無法動彈。
此時荒島上,隻有她一人。她並不知道該怎麼辦?隻能一個人獨自扛著。姝影想著或許七天過去了,身上的病也就自然好了。
此時一陣巨大的冷風襲來。讓她覺得有些擔心,難道是台風來了,如果真的有台風我又該怎麼辦,我能多到哪裡去呢?
天上的仙鶴,借我一雙潔白的翅膀,我不會飛得太遠,看一眼就回返。
當下要做的就隻能是抓緊時間把這個房子蓋起來。姝影理性的知道擔心是沒有用的,隻能在今天加固一下樹,然後快速的搭建起來,才能夠抵禦接下來的狂風看著到鳥不停的從遠處閒著樹枝飛來輸贏的心裡似乎看到了一點希望。
他拖著病體一點一點地將樹枝用藤蔓纏住,固定好枯樹乾。
當完成了一點點是天氣開始變得更加陰沉,漸漸發黑的天空依然完全被烏雲擋住了,風也開始越吹越大,能看到遠處的天空中,樹葉在狂風中搖擺,在台風來臨之前還沒有做好這個庇護之所的話,自己該去哪裡躲避呢?
在狂風中大鳥的翅膀也被吹得散亂,它依然嘴裡銜著樹枝。這些樹枝被它鑲嵌在搭建好的樹乾上麵。
風漸漸地猛了夾雜著大雨,讓她幾乎抵擋不住,拚命的咳嗽了起來……
想到之前的山泉岩石那裡有個岩洞,可以去裡麵避雨,拖著病體她慢慢的走向那裡,直到傍晚,終於到了那個神秘的山洞口。
洞口的風很大,那晚也很難熬。次日清晨風漸漸的小了,姝影在洞中躺著休息養病,就這樣度過了七天七夜,腦袋已不再疼痛,四肢也不再酸痛,算是熬過去了,
姝影想出來到海邊曬曬太陽。
當她走到海邊時,被眼前的一幕沉醉了
海麵在陽光的照射中,波濤粼粼呈現出養眼的蔚藍色,日光曬得身上暖暖的。
映入眼簾的確有一座海邊的房屋,走進一看,是用樹枝搭建起來的,姝影驚喜之餘更加疑惑,難道這海上還有其他人嗎?
她喜出望外飛速地跑過去細細打量,這房子卻是自己那所蓋的房,隻是屋頂還有一處角落裡沒有封死。
姝影向四周望去,尋找人影,誰知遠遠的天空之中,一隻彩色的鳥正在扇動它那大大的翅膀向姝影緩緩地飛來,他的口裡依然銜著三根樹枝。
姝影連忙轉頭看一看幾日前的那個樹枝堆已不存在。
姝影方恍然大悟原來就蓋房子的就是這隻五彩斑斕的大鳥。
這麼多樹枝,難道這幾天它一直不辭辛勞地在銜樹枝嗎?再一根一根的嵌進去,這需要多大的耐心和毅力。
姝影伸出手輕輕的撫摸著由樹枝鑲嵌成的房屋牆壁,密密麻麻的滿是細細的樹枝。
姝影不禁被大鳥深深震撼,它突然張開雙臂,迎接大鳥到自己的懷裡,大鳥緩緩飛來卻掠過姝影,從她的側麵飛過落在了房頂上,繼續將那山三隻哭樹乾鑲嵌在房屋頂……
姝影看著大鳥深情說道“你累了吧,快休息吧。”
大鳥把最後一根樹枝鑲嵌好了之後,睜著它那雙圓圓的眼睛,看著姝影,此時她在它的眼睛看到了自己。
姝影一把將它抱在懷中,她感覺到大鳥的身體是那樣的炙熱,渾身都在顫抖著,或許它是太累了。
姝影冥冥之中感覺到了一種久違的暖意,這樣的暖意仿佛隻有浥塵哥哥可以給她抱著它時,嗅到了它身上的氣味就如同嗅到從前與玉瓚相擁之時的氣味。
姝影將大鳥抱下房頂,她喃喃自語說道“你叫什麼名字,難道你飛了七天七夜,都沒有休息嗎?你快休息吧。”
大鳥並不再發出叫聲,或許它是太累了。
姝影接著說道“我的病好了,這房子就剩一個缺口,我馬上把它補好,你快睡吧,大鳥。”
大鳥依然用圓圓的眼睛深情的看了一眼姝影,
才睡下,它側躺著的樣子,就如同一個精美的公子那樣的,年輕那樣的安詳,她恍惚直之間仿佛看到了浥塵。
微微的風吹動著它的羽毛,陽光懶洋洋地照著,很快它便在沙灘上睡著了。
姝影看著它沉沉的睡去,心中不覺感動得淚水漱漱地降落下來,掉落到它的羽毛上形成一個水珠,然後又順著羽毛滑落地落在沙灘裡。
所以將剩餘的去考不完,彆想著去哈裡何時能夠不屑於就好了,她想和它做好朋友,在這無人之境裡相伴相隨。
至晚間醒來,大鳥又去海裡捕捉一些五彩斑斕的魚回來。
二人圍坐在篝火旁,姝影將考好的魚分給大鳥,她並不知道其實大鳥是不吃烤魚的,他們都習慣吃生魚,但是大鳥還是歡快地吃了起來。
篝火得火苗影影綽綽,姝影一直向大鳥訴說著心事,在熹微的光亮之中二人的背影被夜幕拉低,籠罩在夜幕裡。在如此的深海裡卻留存著一絲暖意。
就這樣他們在一起生活,姝影經常訴說著心事,與大鳥相互依偎,度過了一段逍遙快活安寧的日子,那隻大鳥雖不說話,但是卻比人更能聽得懂姝影的心事。
雖不能言語,但卻勝過了千言萬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