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任命周敦頤為南離兵馬大元帥,統帥南離所有軍隊,而且詔書之中也將前線對抗諸國聯軍的所有權,全權交給了周敦頤來自己解決。
這一係列的權力,即便是白家老帥也從未擁有過。
而那時的周敦頤,不過是一個剛剛出閣獲封王號的小夥子,南離眾人對於這道任命也是極為惶恐的。
因為就算是自己再怎麼看好周敦頤的天賦,但是現在他要應付的那可是人數百萬計的諸國聯軍,打仗這種事,周敦頤也是第一次做的啊,誰知道這位王爺在這一方麵上還有沒有那種天賦,萬一這位王爺打輸了,那自己可就成了亡國之臣了呀。
懷揣著南離眾人的擔心,和離帝那道詔書,周敦頤義無反顧的上了路。
剛一到達戰場,周敦頤便使出了一些小手段,立下了自己的威信,沒多久就順利的真正統禦起來了自己麾下的這二十萬大軍。
前麵七戰七捷,周敦頤七戰之後便使得諸國聯軍直接折掉了十分之一的戰力。
最後周敦頤且戰且退,一路上還使用了自己所獲得的權力,下令攜帶百姓南遷,一路之上是連一粒米也沒有給諸國聯軍留下。
這種堅壁清野的做法,說實話很多人都知道,因為這就是一道很簡單的陽謀,白家老帥作為陽謀的代表人物自然也知道,可是他為什麼沒有這樣做呢?
還不是因為他沒有那個權力,但是他沒有權力可周敦頤卻有,於是乎諸國聯軍的戰線被拉的越來越長,補給線也越來越艱難。
等周敦頤率領大軍協同百姓到了金陵城附近之時,諸國聯軍那時候甚至已經削減了不少軍中糧草供應,諸國聯軍的士卒們當時甚至連一頓飽飯也吃不到。
注意到諸國聯軍營帳之上每日灶火的變化,周敦頤下令金陵城附近的官員疏散各自帶走一部分百姓,自己帶著麾下大軍退到了一座高山之上。
諸國聯軍當時的那位老帥看見周敦頤如此做法,當即覺得這個毛頭小子果然是漏出了破綻,他難道不知道那二十萬大軍窩在一個高山上麵,自己隻需要切斷了四周的水源,圍困幾日就可以讓他們不戰而勝嗎?
那位老帥得意的如他的想法這般,下令讓諸國聯軍團團圍住了那幾座高山,切斷了四周的水源。
這位老帥當時心想,自己隻需靜守幾日就可以輕鬆的解決掉南離的所有戰力,然後自己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的拿下金陵城,所以他就沒有想著分兵行動,將全部的兵力都壓在了那幾座高山之下。
沒過幾日,自己麾下的諸國聯軍已經因為補給線的問題,士卒一天已經削減到隻能吃一頓飯的地步了,可是山上的南離大軍卻仍然氣勢如虹,這位老帥心中感覺蹊蹺,不過很快就打消了自己這個想法。
老帥以為,這是那個毛頭小子在虛張聲勢,故意擺給自己看的,所以他也就沒有管了下去。
然而剛過一日,老帥就被突如其來的殺喊聲驚醒,原來周敦頤早就與其他將領約定好,隻要看見山下的諸國聯軍灶火削減到一定程度之後,便在隔一日的清晨一齊向山下大營發起衝鋒。
下山猛虎,一時之間猶入無人之境,南離的二十萬大軍就正如這下山猛虎一樣,殺進了諸國聯軍大營之後,一路之上橫衝直撞,諸國聯軍的士卒們連握著兵器的手都握不穩了,遇上了這麼一些氣勢如虹的南離大軍的時候,不一會兒就作鳥獸散,詭異的潰敗了起來。
百萬大軍的潰勢,何其壯觀,周敦頤當即下令麾下大軍即刻追擊上去。
這一路上,南離靠著二十萬大軍攆著諸國百萬大軍跑,諸國聯軍的屍體塞滿了整座河流,一時之間,那位老帥氣的直接吐出來了一口鮮血,當場氣絕。
他怎麼也想不到,為什麼自己明明占據了天時地利,可是為什麼最後先成了潰敗之勢的,竟然是自己。
按理來說不是南離大軍先自己一步斷糧嗎?
為什麼?
這究竟是因為什麼?
這位老帥至死都沒有想明白這一點,因為他在臨死前就知道了一件事,對麵的那個年輕統帥,從來都不是紙上談兵的小孩子。
那個家夥的軍事才能,遠超自己,終歸是自己眼拙了,看走了眼,使得自己丟了性命不說,也平白搭上了這場大戰役的最終結局。
南離這一次,當真是放出來了一頭沒有任何枷鎖控製住的猛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