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發現了世子殿下居然這麼好奇的一直打量著張亞培的時候,他們就立馬反應了過來,相信這位世子殿下此時心中必然是沒有憋什麼好屁。
會不會世子殿下現在心裡麵在想的是是不是要掀開這太監的褲子?
忽地笑這個邪惡的想法一浮現在自己腦海之中,忽地笑就不由得越來越堅信下來自己的這個想法,而後他再看了看周不疑,看周不疑還是那副樣子之後,他就更加的確定了自己內心的這個邪惡的想法。
世子他絕對是這樣想的。
而齊無恨,他則是雙手抱立,他沒什麼心思去打量這個來自東廠的太監,反而的,他對於苦木的傷勢和反應倒是挺關心的。
至於在看見了苦木麵色還是那般的高冷之後,齊無恨無奈的撇了撇嘴,得得得,反正這位爺除非是要死了,不然的話臉會一直是那副摸樣吧?
而當齊無恨將視線掃到周不疑的時候,饒有興趣的看了看周不疑的表情,微微的皺了皺眉頭,而後順著周不疑的眼神看向了張亞培。
得,這位世子殿下心裡麵肯定沒憋什麼好屁,指不定想著要把這個太監給驗明真身的說。
不過,這東廠的太監,怎麼會突然一聲不吭的出現在這裡?
難不成是金陵方麵又出了什麼岔子嗎?
東廠衙門和西廠衙門,其成員都是由皇宮內部的太監所擔任充斥的,這兩大衙門的成員上上下下基本上皆是太監,無一他人。
而這兩大衙門,在最初設立的時候,是掛名在錦衣衛下的兩大分屬衙門,因為當時錦衣衛的光輝實在是太過於璀璨,所以宗族就有些老一輩的人物就對於錦衣衛的騰飛之勢有了一些忌憚的心思,生怕錦衣衛這個衙門在未來的時候職權太過於膨脹,以至於威脅到了南離皇權的安全,所以為了預防這種可能性的發生,宗族也是在與皇族商討了一番之後,最終皇族在半妥協半支持的態度下,就這麼半推半的同意了宗族的這個訴求。
自此之後,東西兩廠,便出現在了南離帝國。
在最初的時候,這兩大衙門因為還是雛形,所以就隻能掛在錦衣衛門下,到了後麵,東西兩場衙門慢慢的也發展起來了一些勢力,所以這才脫離了錦衣衛的編製,獨立出來,並嚴格的分裂成為東廠以及西廠兩大衙門。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一茬,是因為到了那個時候,宗族對於東西兩廠的寄托已經無法滿足與當初的時候。
東廠,未來是要與錦衣衛相爭雄的地步,那才是宗族對於他們的寄托。
西廠,未來是要與執金司相較量的地步,那也是宗族對於他們的寄托。
可以這麼說,在那個時候,宗族已經不再很是信任錦衣衛和執金司兩大老牌衙門,以至於想要將東西兩廠這兩個全部都是由太監擔任成員及上下級統領的兩個衙門來發展到可以與錦衣衛和執金司相抗衡的地步。
這樣的話,就可以維持出來一個很是不錯的天秤,而後就可以確保南離皇權的穩固性。
東西兩廠的未來任務,就是這麼一個有點不切實際且難以實現的任務。
隻不過,與錦衣衛和執金司那些大多都是由擔任成員的衙門比起來,這些皇宮裡麵的太監們,更容易得到宗族的信任不是嗎?
一些殘餘之人,就算是爭權奪勢,他們未來死去了之後,這些有的沒的又不能帶往地下,所以說到時候又有什麼用呢?
這種現象,也就直到錦衣衛如今的指揮使乾公公的上位,這才略微的改變了一些宗族對於錦衣衛的忌憚。
乾公公經過這幾代輔佐離帝的時間已經讓宗族們將乾公公拉入了可以信任的範圍圈內,所以說若是由這位公公來執掌錦衣衛上上下下的話,縱使是錦衣衛有翻天之能,也隻能在這位老太監的麵前乖乖巧巧的。
而問題也就回來了,既然當初宗族想要找出來一個製衡錦衣衛的衙門,為什麼不去找現成的執金司來當錦衣衛的對手呢?
要知道這兩個衙門的曆代恩怨可是鮮明的很呢,這可是時間已經將近百年的爭紛,所以說讓執金司來做錦衣衛的對手,可謂是再也合適不過了。
更彆提,當時執金司本來就是曾經力壓過錦衣衛一頭的衙門,現在拉執金司出來的當錦衣衛的對手,這不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好對手嗎?
但是為什麼宗族沒有選擇執金司呢?
原因就是因為執金司並不屬於皇族管轄,嚴格的來說,執金司就類似與掛在朝廷名下,也是如文武百官,六部衙門一樣的地位,並不是類似錦衣衛和東西兩廠,是離帝麾下的獨立衙門,執金司,並不能完完全全的在宗族和皇族的把控之中。
這才是為什麼宗族會不去選擇執金司,而是去選擇新設立兩個衙門,東西兩廠的原因了。
東西兩廠,就是要更加完全的複製錦衣衛的體係,將錦衣衛的隸屬於皇族編製的體係,貫徹的更加徹底。
所以這才是宗族最終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