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並不是一件好事,起碼,從長遠的角度上看來,這對於南離帝國並不是好事。
而這,也是周敦頤和風不平以及乾清陽他們這些人聯合討論了許久後得出的一個結論。
他們將此時的南離帝國比喻成為一個有著種種機關合並起來的兵器一樣。
無論是寒門弟子,還是貴族子弟,亦或者是各級的勢力,在這把兵器之中都是扮演著零件的身份。
而也正是因為這些零件的原因,所以這也就使得了這把兵器隻能不停的向前揮動,不停的揮動。
無論前方是誰,無論前方的敵人是強是弱,這些人一旦嘗到了最初的甜頭的話,沒有得到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敗,他們是很難遏製住自己心中的那份渴望的。
試問誰人不想成為高官?誰人不想家財萬貫?
權勢和金錢,隻要你有足夠的軍功,你都是可以得到的,也正是因為這個現實,促使了這把兵器變得越發的鋒利,變得越發的想要向外展開戰爭。
在往常的這十餘年內,這股氣氛是並沒有如此濃厚的,而離帝李敦民在那個時候也是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的不對勁的。
可是事情發展到了最後,李敦民就越發的感覺這件事,變得有些棘手了起來。
尤其是在今年的時候,在西坤王朝聯合東巽帝國共同對南離帝國下達了戰書後,緊接著便是中原諸國宣布將要組建聯軍南下討伐南離,這般突如其來的轉變給予南離國內的眾人看來,就像是在這一時之間,他們南離成為了舉世之敵似的。
而這也就像是導火索一樣,迅速的點燃了南離國內好戰分子的熱情。
戰役最初之時,李敦民仍然是沒有將多年前周敦頤他們這些人討論出來的這件事放在心上,他始終還是認為,好戰氣氛是應該有的,畢竟在這個時節上,他們南離麵對的可是氣勢洶洶將要襲來的如此龐大且不弱的敵手,若是南離國內此時連些許的血氣之勇都沒有的話,這如何是好?
可是當周敦頤出手之後,先是在東境天柱山,先後大破東巽大軍,而後奔襲百裡繞後而行,一鼓作氣便是將東巽糧草庫燒了一個一乾二淨。
如此的戰果,就像是調味料一樣,使得了南離國內的好戰分子們心中的那些氣氛變得更加的火熱了起來。
前方戰事打的如此凶悍,勝利獲得的如此輕易,這般的軍功,誰人不想要?誰人不想上前去分一杯羹?
而後緊接著周敦頤便是一路率軍轉戰襄陽,沿海一戰又破中原鐵桶陣,一鼓作氣便是使得了中原聯軍再次喪失了此間的絕大部分戰力,不得不在思前想後之下,向南離帝國遞交了休戰協議。
而也正是在周敦頤率軍轉戰襄陽展開沿海戰役的時候,離帝李敦民這也是慢慢的察覺到了一些不對勁的苗頭。
國內的好戰氣氛變得越發的火熱了。
就連朝廷中的六部,在這段時間裡麵也開始隱隱的以兵部為首了。
就算是往常摳門的不行的戶部,都是不得不撥出大部分的錢財給予兵部,用以犒賞軍隊使用。
這一幕一幕的現象接二連三的在李敦民的眼前浮現著。
他這才是慢慢的意識到了,唯軍功論,實在不是什麼長久之道。
若是讓這個苗頭繼續再發展下去的話,李敦民還真是不知道,在未來的幾十年時間裡麵,他該如何掌握的住這個名為南離的巨獸。
想要遏製住這個苗頭,最起碼現在看來,李敦民是束手無策的。
因為他是風不平布局的知情人之一。
他知道,此番南離引起諸國共討,最後南離的目標,卻是西坤。
沒有反攻東巽,沒有反攻中原大陸,那是因為從始至終在這盤棋局裡麵,風不平他們的目標,隻有一個。
那就是西坤王朝。
這般的意思也就是說,在等到日後周敦頤率軍抵達西境的時候,到時候無論是白家那位老帥,還是白起,以及周敦頤,他們麾下的軍隊將會聚集在一起。
到了那個時候,原本想要對南離展開進攻的西坤軍隊,將會毫無疑問的遭受到滅頂之災。
兩位名帥的聯合出手,再加上如此雄厚的軍隊,南離要做的,從來都不止是打退西坤大軍而已。
南離的目標,此番是要反攻西坤王朝。
雖然不能保證滅國,因為西坤王朝的底蘊實在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輕易消滅掉的,但是最起碼的,光是這份力量,想來應該也是足以讓西坤王朝嘗到一些苦頭的才對。
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計劃不假,並且這個計劃也是經過了類似於周敦頤他們這些人的不停完善過後,最終好不容易才施行下來的浩蕩棋局。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棋局所要代表的後果,在現在的李敦民看來,也是變得越發的清晰了起來。
後果是什麼?
現在南離國內的好戰分子,以及唯軍功論已經有些越演越烈的態勢了,而接下來,若是想要及時遏製住這個苗頭的話,最好的,就是儘快的結束戰爭,讓南離帝國重新歸與和平的歲月之中,如此的話,這些好戰分子的高漲情緒,也會慢慢的熄滅下來。
可是看著現在的這個局勢,想要儘快的結束戰爭?
這個,可能嗎?
若隻是將西坤大軍擊退之後,便是結束戰爭這麼來算的話,這倒是可能的。
可是現實是如此嗎?
擊退西坤大軍,從來都不是結局,反攻西坤王朝,這才隻不過是剛剛開始而已。
這場戰役,沒有一年的時間,是斷然結束不了的。
而一年的時間,眨眼之間便是會過去,而李敦民卻隻能很是無奈的要處理著這些爛攤子。
魯尚書呢?
這也是猶豫了好一陣子過後,最終咬了咬牙,開口道
“公瑾他,現在還遠遠不夠分量能夠接下這個膽子,陛下,還望您能,另尋他人。”
“另尋他人,魯尚書,周公瑾,朕覺得他就很不錯,起碼在現在看來,是不需要另尋他人的,並且,朕也早就有所打算,要將周公瑾與白起他們二人一同,共同培養,隻要他們二人能夠出現一人,在未來能夠接過周王他們的擔子就好。”
李敦民輕笑了一聲,隨後,他將茶杯拿在手中,把玩了一會兒後,繼續說道
“魯尚書,若是朕記得不錯的話,周公瑾他,應該與您一樣,都是桑先生的弟子吧?”
聽到陛下這麼一問,魯尚書的臉色一下子就僵了下來。
猶豫的點了點頭後,他開口回答道
“是,陛下,微臣與公瑾,皆是桑先生弟子。”
“嗯,桑先生也是南離之大賢,可惜了,朕曾不止一次的想要招納桑先生入朝,可是每一次都被桑先生以各種理由婉拒了,久而久之的朕也是明白了,想來像是桑先生這種大賢,對於這種俗人而言看之厚重的功名利祿,是沒有絲毫興趣的,還是朕將桑先生想的過於庸俗了,這一點,還請魯尚書日後若是有機會的話,代朕向桑先生致以謙意。”
李敦民話鋒突然一轉,竟是直接跳了一個一百八十度出來。
這可就搞得魯尚書有些楞神了,但是他這也是很快的就回過神來,連忙點了點頭。
“另外,朕今日召見魯尚書,也是想要與魯尚書您詢問一二,有關於此間北上使團的一些事情。”
嗯,這位陛下總算是說到了主題了。
李敦民一隻手揉了揉太陽穴,手指輕輕的叩著茶幾,輕聲說道
“此間北上使團,由你禮部與鴻臚寺共同商討休戰事宜,這一點,朕的意思,魯尚書您是明白的,畢竟光是朕看到了出使名單的時候就是知道了差不多,連苟侍郎都被派了出去,看來魯尚書您此間,是要將中原諸國給吃的死死的啊。”
說著這話的時候,李敦民不由得笑出了聲。
魯肅則是恢複了嚴肅的麵孔,回答道
“苟侍郎為人正直,性子剛烈,卻是無比符合此次的使團外交事宜,而中原諸國,既然我南離沒有反攻中原的打算,那麼從休戰協議上謀取一些利益,那也是理所應當的,這一點,微臣自然是明白陛下的意思。”
李敦民挑了挑眉毛。
“苟侍郎的本事,朕自然是聽說過的,由他出使,朕很滿意,不得不說,魯尚書您的這一手布置,卻是深得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