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穿亮劍之烽火連天!
時間來到1940年7月12日
觀摩團之戰後,獨立團又回到了平時日常工作訓練。
張悍計算著時間,距離百團大戰開始的日子已經越來越近了。
商業計劃已經開始一個多月了,也該去看看他們進行的怎麼樣了。是不是可以給他們送貨了、還有資金是不是也可以交給他們了。
張悍從空間裡取出幾份電報,上麵就一個地址和一個電話。這是西門靖用越洋電報發過來的,他在美國的聯係方式和倉庫地址。其它人就隻有聯係方式。
張悍知道下個月百團大戰就要開始了,八路軍會需要大量的武器彈藥。就跑了一趟總部。
張悍來到總部,飛蛾山戰役結束後,日軍因為損失慘重,補充兵力還沒到兵力不足。所以最近老實的很,全都收縮回各個據點不敢出來。各方麵都風平浪靜。老總難得清閒幾天。
張悍找到老總時,老總正在指揮部看書。
張悍剛到指揮部門口,老總就抬頭看見張悍過來了。
老總“小張,稀客啊!今天這是吹的什麼風,把你吹來了。”
張悍就貧了一句“老總,今天吹的是東南風。”
老總笑著伸手虛點張悍“跟李雲龍學壞了,學會貧嘴了。你是無事不登三寶殿,這次什麼事。”
張悍“老總,這次還真沒事,就是我要回去一趟,過來問問老總這邊可有什麼特彆需要的。”
老總怔了一下想起張悍的來曆,臉色露出了笑容“你這次回去,多備些藥品吧!還有就是多備些彈藥。馬上有大仗要打。一會我讓人給你一份清單你照著采購就行了。”說著就叫人把清單拿過來。
老總“這是飛蛾山戰役結束後,我們列的采購清單,這幾天又添了些東西,正準備給你送過去。”
張悍接過清單看了一遍,就是一份普通的戰前物資清單。沒什麼特彆的。就是糧食少了點。
張悍就問道“咱們根據地今年夏糧大豐收嗎?我怎麼沒感覺,為什麼糧食要的這麼少。”
老總“沒有今年糧食產量很一般和往年一樣。這些糧食加上之前剩下的,足夠我們戰時吃的了。”
張悍“既然是戰時,那我就采購些午餐肉罐頭。這東西吃起來方便,還有些油水。我們這種情況下,在來不及做飯的情況下,戰士們拿它補充體力很合適。”
老總“哈哈,打仗的時候,來不及做飯就吃肉。那我估計戰士們都會拿出吃奶的勁揍小鬼子。到時候有頓頓都來不及做飯。不是在揍小鬼子,就是在追小鬼子揍。”
張悍微微一笑“戰士們喜歡就好。這次回去前,我會去看看海外同誌們的工作,進行的怎麼樣了。”
老總點點頭“一路小心,現在國外也不太平。你情況特殊,我們也沒辦法派人護送你。”
張悍點點頭“老總不用擔心,就算出了問題,他們也抓不住我。如果海外同誌們工作順利,那我們就可以加快武器裝備的跟換速度了。還有要加大技術兵種的培養。彆到時候有武器沒人用。”
老總點點頭“你回去準備武器裝備再運回來。還有大批物資醫藥物資還有糧食,這些東西采購需要多少時間。”
張悍“按照以往的商家發貨的速度,估計不要一個月也得三個星期。”
老總點頭“這麼大宗的商品,又種類繁多已經很快了。武器裝備呢?”
張悍“武器裝備是最快的,要知道軍隊的效率是最快的。老總我這就回去。準備一下儘快出發。”
老總“嗯,去吧!獨立團那邊,陳旅長估計也快到了,獨立團部隊規模太大了指揮不便,所以我們把獨立團的升級了。”
張悍“是嗎?那老總我就先回去了。”說完張悍向老總告辭趕回獨立團。
張悍一路趕回來到獨立團了。來到團部就看見旅長已經到了,正在和李雲龍趙剛說話呢。看見張悍來了。
李雲龍“老張,哪去了,正找你呢?”
張悍“找我乾嘛?有什麼事?我去總部了。”
陳旅長“行了,李雲龍說正事。”
李雲龍得意的笑了一聲“老張,咱們獨立團升級成為獨立縱隊了。旅長是來給咱們送嘉獎令的。這好事能不叫你一起高興高興嗎?”
張悍已經在老總那提知道了消息。看著李雲龍得意的笑容,張悍假裝驚訝道“是嗎?老李,恭喜發財。”
李雲龍聽得一個激靈“發什麼財……”
接著李雲龍就炸毛了“滾滾滾,什麼恭喜發財,會不會說話。不會說話就彆說。”
李雲龍的表現讓在場所有人笑翻了天,還好團部沒其他人,不然李雲龍人就丟人丟大了。
旅長忍住笑意“好了,李雲龍這是總部給你的嘉獎令看看吧!”
李雲龍結果嘉獎令看一眼就給了趙剛“老趙給念念吧!省的一個個的看。”
趙剛接過來“那好那我就念念吧!
八路軍386旅獨立團李雲龍
李雲龍、趙剛率獨立團在東坪莊戰鬥中全殲敵獨立混成第四旅團。隨後又在飛蛾山圍殲,敵獨立混成第九旅團的戰鬥中起到關鍵作用。
鑒於李雲龍、趙剛率獨立團以較小的傷亡,圓滿的完成了既定任務。經黨委政治部決定授予獨立團集體三等功一次。李雲龍趙剛個人三等功一次。經上報中央批準,獨立團部隊升級為獨立縱隊。特此嘉獎。
………………………八路軍黨委
…………………………政治部
陳旅長“怎麼樣,李雲龍有什麼感想啊?”
李雲龍笑的嘴都合不攏“沒什麼感想。”
陳旅長“瞧你小子那點出息,怎麼給你一升官,就樂成這樣。我告訴你李雲龍,獨立縱隊劃歸我太嶽軍區指揮,你小子還歸我指揮。你多給我惹點事啊!看我抽不抽你。”
李雲龍“不敢,旅長絕對不敢。旅長你看咱最近表現不是挺好嗎?絕對跟大戶人家的小姐一樣。一門不出,二門不邁,成天在家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