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穿亮劍之烽火連天!
八路軍首長接到獨立縱隊電報。中條山日軍被八路軍堵在山中,對我根據地的威脅暫時解除。其它方向日軍也被八路軍阻擊在根據地外。
日軍如果不增兵的話,戰局就會維持現狀。
八路軍雖有餘力,但是不足以改變目前的態勢,或者說自保有餘進攻不足。
就目前形勢看來,維持現狀與八路軍有利,八路軍將迎來高速發展時期。八路軍首長聯名向楊家坡電報,百團大戰戰役詳情及戰果。
八路軍經過5個多月的戰鬥。我敵後軍民共進行大小戰鬥1800多次,計斃傷日軍六萬多人,偽軍五千餘人;俘日軍280多人、偽軍18萬餘人;
破壞鐵路七百多公裡、公路三千裡;破壞橋梁、車站258處;成建製的消滅日軍37師團,26師團。
後日軍調派十餘萬兵力增援山西戰場,妄想消滅我八路軍主力。激戰近月日軍寸步難進,1941年1月24日與我部形成對峙。
………………………八路軍
在國統區,各界人士都不太清楚前方戰況。當時關於八路軍和百團大戰的報道都被屏蔽了,相關新聞報道很少,被國民黨淡化處理。”國民黨中央社幾乎壟斷了軍事新聞,它報道什麼,民眾才知道什麼。
國民黨以軍事保密為名,行信息封鎖之實。當時國民黨表麵上要求報紙刊發的新聞不能透露軍隊番號、作戰地點等,實際上有不敢公開說的意圖,那就是不想讓更多人了解八路軍的戰績,而且越到抗戰後期,這種現象越嚴重。
隻有新華社進行了相關報道。
1940年8月26、27兩日,《新華日報》接連刊登了中央社發的有關百團大戰的13條消息。中央社隻字未提“八路軍”“百團大戰”等字樣,僅用“我軍”“我某部”“攻克娘子關之役”等模糊稱呼指代,如正太路兩側我軍,對井陘娘子關段及井陘以北各據點之敵,行果敢之強製,連戰皆捷……我某部連日進攻正太路沿線各據點,克複陽泉以西之桑掌村、筦爐溝……
《新華日報》在國統區戴著枷鎖“跳舞”,想儘辦法躲避國民黨的新聞檢扣。重慶總部的報道常用中共高層領導人的代論,國民黨不能輕易進行直接新聞檢扣。省略國民黨禁止使用的字樣也是常用的報道辦法,1940年8月25日,《新華日報》在二版以四欄大標題登載《士電慰重慶市全體同胞》,雖未直接使用“八路軍”“百團大戰”字樣,但向中外公布了敵後戰場勝利消息。
為保衛西北,為粉碎敵寇進犯西北之企圖,我八路軍決死隊等各抗日軍隊,經長期周密的準備後,最近在正太、平漢、同蒲、津浦、北寧、平綏,以及其他各路沿線,向敵寇進行了空前的華北交通總攻擊戰。這是百團兵力的大會戰,是抗日以來,華北戰場上空前未有的主動積極向敵進攻的大會戰。
——
振奮人心,
擊碎日寇“囚籠政策”
以一百多個團的兵力,在綿延數千裡的戰線上,在同一的意圖、同一的計劃之下,確實配合作戰,各自完成自己的光榮任務,在指揮藝術上說,這樣高度的組織性、精密性,也是驚人的。
《新華日報》
新華日報發布了八路軍關於百團大戰的戰鬥捷報,全國一片沸騰。
新華社的電訊發出後,立即被重慶各大報紙放到了頭版頭條,大街上還有人燃放起了鞭炮。國統區各界人愛國士走上街頭慶祝八路軍百團大戰勝利。
日本東京禦前會議,首相近衛文麿,內閣總理大臣阿部信行,海軍元帥永野修身,陸軍元帥荒木貞夫,陸軍大將朝香宮鳩彥王。,海軍大將米內光政,海軍大臣山本五十六,陸軍大臣畑俊六,藏相賀屋興宣。
裕仁天皇“支那華北戰局有變,諸位臣公有何對策。”
陸軍大臣畑俊六“帝國華北方麵軍在支那山西稍有挫折,不足為慮稍作調整增加些兵力即可。”
海軍大將米內光政“天皇陛下,支那華北方麵軍,在山西並非稍有挫折,而是損失慘重,37、26師團獨立混成第四、第九旅團全軍覆沒,36師團損失慘重,第一軍損失過半。實為帝國最大之恥辱。”
陸軍大臣畑俊六“帝國陸軍在支那節節勝利,為帝國發展奪取了海量的資源。即便稍有挫折。那也比海軍耗費大量帝國資源,毫無作為的停在港口生鏽強。”
海軍大將米內光政冷笑道“某些人說三個月結束支那戰事,現在呢?三年了,支那戰事結束還是遙遙無期。”
近衛文麿“你們二人都是帝國重臣,天皇陛下禦前卻向婦人一般爭吵,成何體統。”
裕仁天皇“好了,彆吵了。諸位都是帝國重臣,理當為帝國發展同心協力。”
近衛文麿“天皇陛下,帝國陸軍雖在支那戰場節節勝利,但是無望近期結束支那戰事。帝國軍費節節攀高。帝國實無力支撐,支那戰事已成泥潭。現帝國深陷泥潭無法自拔。不若稍加妥協,先行抽身在做打算。”
裕仁天皇“列為臣公以為如何?”
陸軍大臣畑俊六“天皇陛下,陸軍為帝國開疆拓土,打下數倍於帝國之疆土,豈可因為稍有挫折就否定帝國陸軍的功勳。”
海軍大將米內光政“隻是停戰抽身而已,節省下軍費可以為帝國再添幾艘戰艦。”
陸軍大臣畑俊六“西內,帝國陸軍就是因為軍費匱乏,支那如此廣闊的地域,帝國才多少兵力駐守。這也是導致支那山西戰場失力的主因。隻要再給華北方麵軍在增加幾個師團的兵力,足以穩定華北方麵治安情況。”
海軍大將米內光政“呦西!畑駿君,給陸軍增加多少軍費?給支那派遣軍增加多少兵力?多長時間可以結束支那戰事??三個月?還是三年,或者說是三十年?給支那派遣軍增加多少兵力?10萬20萬還是100萬?軍費加多少?10億?20億?還是100億?帝國能承受如此巨消耗嗎?”
陸軍大臣畑俊六“海軍馬鹿,你想決鬥嗎?”
海軍大將米內光政“陸軍馬鹿,怕你不成。”
兩個加起來100多歲的老頭就要在禦前會議上決鬥。裕仁天皇的臉當時就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