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穿亮劍之烽火連天!
有了彈藥生產線,有了電力能源供應,還要有原料供給,我國的彈藥生產主要原料是鋼,和其他國家用銅、鉛作為主要原料不同。我國的彈藥用的是銅附鋼作為主要生產原料。
黃銅是最普遍的子彈原材料,因為銅具有很強的抗拉性和很好的拉伸性,成型容易,具有膨脹密閉效果穩定作用,不易卡殼,不易炸膛,使得槍在射擊時更流暢,製造出來的彈藥質量最好。鋼相較於銅拉伸性、抗拉性就要差很多,而且鋼的硬度更強,更容易造成卡殼,但為何我國還要采用鋼來作為製作子彈的主要材料呢?
原因很簡單,銅雖然具備很多優點,但我國的銅資源較缺乏,都說物以稀為貴,在我國銅的價格是遠高於鋼的。此外,如果製作子彈主要采用銅,將會用到大量的銅,會使得我國其他方麵的銅需求無法得到滿足,雖說可以進口銅,但是這樣會讓成本進一步提高。子彈這樣一個戰場上的高消耗品如果成本過高,對於我國的軍隊發展也會是一個不小的負擔。無論在什麼時候我國都得儲備一些銅資源以備不時之需,所以在權衡利弊之下我國選擇了用鋼來製作子彈。
用全鋼的話對於槍管的磨損太嚴重,而用黃銅的代價又太高,我國經過多番實驗終於找到了鋼來作為替代品。為了防止炸膛或者卡殼這樣的危險發生,我國會在鋼子彈的表麵塗上一層銅來優化子彈的性能,使其更接近銅子彈,這樣性能上並不會打折扣,還會減少了銅的使用,降低了成本。鋼子彈也有自己的優點,那就是比銅子彈更輕便,這樣的話,在作戰時戰士們可以攜帶更多的彈藥,且鋼芯彈比鉛芯彈的硬度更高,攻擊能力更強,威力更大。比鉛芯彈有更好的穿透力,適用於現代有防護目標。所以我國的彈藥都是附銅的鋼芯彈。
鋼鐵對於國家意味著是國民經濟的中流砥柱,是國家的命脈,關係著國家的國防安全,是國家生存和發展的物質保障。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國家經濟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
我國在建國後一直大力發展鋼鐵業,鋼鐵號稱工業的糧食,鋼鐵工業是國家最重要的基礎原材料產業之一,與國家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在以前一個國家的鋼鐵,煤炭產量,幾乎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國力的標準。
鋼鐵是我們使用最多的金屬材料,其強度高,機械性能好,資源豐富,成本低,適合於大規模生產。是國家發展不可或缺的戰略性基礎工業品。幾乎所有的工業化國家的工業進程都是從大煉鋼鐵開始的,沒有鋼鐵就沒有其它工業產品,就沒有高樓大廈,就沒有槍炮車船,在國民經濟中鋼鐵工業如同一切工業之母直接決定了整個國家的工業化基礎,即便是在已經經曆了工業化過程正在向新型工業化方麵發展的發達國家,鋼鐵工業尤其高端鋼鐵工業仍然是其工業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產業。鋼鐵工業也是能源消耗的大戶大量的煤炭、水、電耗能驚人,其汙染也同樣驚人。
我國也因為其高耗能,高汙染關停了一大批中小型鋼鐵企業,張悍的目標就是這些關停的小型鋼鐵企業,收購這些小鋼鐵廠的全套設備。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技術拿到抗戰時期也絕對是妥妥的高科技。
20世紀80年代以來煉1噸鋼需要075噸煤,13噸鐵礦石。
20世紀50年代初煉1噸鋼需要4噸煤,2噸鐵礦石。
隨著科技的發展鋼鐵冶煉技術的發展現在每煉1噸鋼,要消耗06噸標準煤、150噸至155噸鐵礦石、80千克至150千克廢鋼、3噸至6噸水。現在技術雖好可是一個大型鋼鐵聯合企業需要的技術資金不是現在亮劍時空八路軍能夠負擔的。
張悍想購買幾座容積200300立方米左右的高爐。建一座年產量100萬噸左右的鋼鐵廠。但是國內卻找不到這麼小的高爐。
最後查到河北唐山地區,前兩年剛關停了數家鋼鐵廠的450立方的高爐。
所以張悍帶著采購團隊,一路奔波來到河北,找到河鋼集團提出購買意向。河鋼集團在前兩年因為高耗能、高汙染,被關停了7座450立方的高爐。
河鋼集團也熱情的接待了張悍一行人。並熱情的介紹了高爐情況。
高爐煉鐵設備由高爐本體;供料設備;送風設備;噴吹設備;煤氣處理設備;渣鐵處理設備。六大部分組成。
煉鐵過程實質上是將鐵從其自然形態——礦石等含鐵化合物中還原出來的過程。
高爐煉鐵是現代煉鐵的主要方法,鋼鐵生產中的重要環節。這種方法是由古代豎爐煉鐵發展、改進而成的。儘管世界各國研究發展了很多新的煉鐵法,但由於高爐煉鐵技術經濟指標良好,工藝簡單,生產量大,勞動生產率高,能耗低,這種方法生產的鐵仍占世界鐵總產量的95以上。
將含鐵原料(燒結礦、球團礦或鐵礦)、燃料(焦炭、煤粉等)及其它輔助原料(石灰石、白雲石、錳礦等)按一定比例自高爐爐頂裝入高爐,用高溫還原、熔化、脫碳作用而生成生鐵,生鐵水在送往轉爐煉鋼。(平爐在上世紀5060年代逐漸淘汰。)
轉爐煉鋼不借助外加能源,靠鐵液本身的物理熱和鐵液組分間化學反應產生熱量而在轉爐中完成煉鋼過程。以鐵水、廢鋼、鐵合金為主要原料,轉爐按耐火材料分為酸性和堿性,按氣體吹入爐內的部位有頂吹、底吹和側吹;按氣體種類為分空氣轉爐和氧氣轉爐。堿性氧氣頂吹和頂底複吹轉爐由於其生產速度快、產量大,單爐產量高、成本低、投資少,為使用最普遍的煉鋼設備。轉爐主要用於生產碳鋼、合金鋼及銅和鎳的冶煉。在煉鋼生產中,以氧氣頂吹轉爐煉鋼為主。前兩年因為高耗能和環境汙染問題關停的七座高爐現在煉鐵、煉鋼、燒結等有關設備已經全部拆除到位。
河北鋼鐵有限公司淘汰關停7座450立方高爐,2座120噸轉爐,90平方米帶式燒結機2台、180平方米帶式燒結機1台。8機8流連鑄機2套,120噸lf爐1座,棒材生產1條,高線生產線2條,650熱軋帶鋼生產線一條以及配套公輔設施。可以說是一整座小型鋼鐵廠,產能高達300萬噸,可以低價出售給張悍。
接著雙方進入談判階段,張悍依舊要求把生產線的安裝、調試、生產、拆卸全部錄製成教學視頻,另外附上資料說明。請儘量做的詳細一些。河鋼集團表示可以,且並未收取額外的費用。
在完成了鋼鐵廠的采購後,又馬不停蹄的前往山西長治采購煤礦設備煤炭焦化廠和化工廠。
我國建國後蘇聯援建的156個項目中山西有七個重點項目。山西地區主要是煤炭和化工行業。山西柴油機廠,太原第二熱電廠,太原製藥廠,山西潞安洗煤廠,大同鵝毛口立井,大同市焦煤礦有限責任公司,山西新華化工廠。
化工廠其中就包括太原規模5萬噸合成氨、9萬噸硝銨裝置建設投產。
60年代又建設了河南開封、雲南解化、河北石家莊、安徽淮南、貴州劍江等廠,還從英國和意大利引進技術,建設了瀘州天然氣化工廠和興平化肥廠,此時建設的裝置類型主要為中型氮肥廠;1957年在青海察爾汗鹽場,利用鹽湖中的光鹵石研製出第一批50的kcl,從此翻開了我國生產鉀肥的曆史,經過漫長的探礦過程和產品開發階段,指導80年代末才基本理清鹽湖資源,提出可行性的開發技術;1958年,南京、太原兩家粒狀普鈣廠先後建成投產,1960年,中國廣州氮肥廠開發出了“濃酸礦漿法”普通過磷酸鈣生產新工藝並實現工業化生產,1963年,我國自行研製開發成功用高爐法生產鈣鎂磷肥,隨後各地紛紛利用大煉鋼鐵時閒置的高爐生產鈣鎂磷肥,此時磷肥產品主要為低濃度磷肥。
80年代未開始至90年代中期,其間建設了一批大中型氮肥裝置,“九五”計劃時期,化肥工業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此時新建項目較少,主要是老廠技術改造與產品結構調整。
2000年以來化工主要是進行原料和動力結構調整,兼並重組和企業擴張。以油為原料的大氮肥企業大多改造為以煤為原料,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綜合利用效率。建設了30萬噸\年以煤為原料的大氮肥國產化示範工程,大大提高了我國氮肥工業的技術水平,降低了裝置投資,國內氮肥工業兼並重組也風起雲湧,誕生了產能達到數百萬噸甚至千萬噸的企業集團。
近二十年來,隨著全球性環境汙染的加劇、能源的匱乏和社會公眾對環境保護及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日益關注,人們開始對造成環境與生態惡化的主要元凶——化學和化學工業的重要性提出質疑。隨著人口的劇增、人類消費的日益增加,我們越來越感受到來自大自然的巨大壓力。我國也開始有計劃的關停大批高成本;重汙染的化工企業。
對於化肥廠的采購張悍準備采購低汙染;低耗能以煤為原料,降低了成本的新技術。亮劍時空八路軍對油料的獲取困難。但是煤炭山西本就儲量豐富。為工廠就近生產原料。
從山西采購這些工廠設備,到了亮劍時空可以一比一的在原址上還原,甚至工廠設計圖紙都是現成的,照葫蘆畫瓢會節省下大量的時間。
洗煤廠也直接在山西地區采購,張悍準備采購一家年產30萬噸以下小型的洗煤廠。
山西前兩年淘汰關閉洗選煤企業工廠高達300餘家。
煤炭洗選是為了提高煤炭質量,減少燃煤汙染物排放,提高煤炭利用效率,節約能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原煤經過重介精煤篩,中煤篩,矸石篩等各自分離出去。精煤經過精媒輸送機進入精煤侖。中煤經過輸送機進入中煤侖,矸石經過輯送機進入矸石侖。重介篩子出來的煤妮水經過三十米濃縮機由渣漿泵進入浮選機再由浮選進入壓淲機把煤和水分離。
在張悍敲打采購目標後,剩餘的具體談判都交給采購團隊負責。
張悍忙完煤炭、化工廠的采購,本來工作已經告一段落,剩下的就等分批收貨了。這次采購的東西太多,交貨和付款的周期比較長。特彆是鋼鐵廠拆解運送時間周期很長。
張悍計劃每月回來一次收貨付款。回到南京家裡,第二天老戰友打來電話。第一批武器裝備已經準備齊全,可以送貨了。
張悍又跑去倉庫區,把武器裝備接收了。等人都離開,在關上倉庫大門時,一揮手將武器彈藥全都收進了空間。
在在這段時間裡冤種公司將張悍帶回來的原油,銅錠全部出手了,換取了大批資金,揮舞著鈔票在全國各地開始買買買。
張悍回到南京後這段時間裡公司采購的大批雜七雜八民用物資開始到貨。張悍隻能在倉庫區裡收貨收到手軟。從農用車到絲襪,藥品,糧食、油料,服裝、鞋襪琳琅滿目什麼都有。
張悍給國家運來國內匱乏的資源,換成大筆現金,又在國內購買大批商品,乃至大批淘汰的老舊產業。有助於國家產業優化升級。當然現在的采購量還很少,根本看不出什麼來。但是亮劍時空的建設才剛剛開始挖下第一鍬土,哪裡有一個中國的市場,可不是幾家工廠就能滿足的。雙方資源與技術互換都將迎來飛速發展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