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裡12點,吳化文的部隊已經開始撤離陣地。八路軍也開始向上埠開進。
而日軍集結部隊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已經來不及了。
李長陵正在簸箕山陣地等候孫師長。
這時孫師長帶著部隊,一路開上了簸箕山。
李長陵“孫師長,我是李長陵。”
孫師長“你好!你好!”
李長陵“吳化文害怕土橋一次在他集合的時候消滅他,讓我來請示孫師長該怎麼辦?”
孫師長“這吳化文是被土橋嚇破了膽。再過半個小時我們大部隊就要攻城了,到時候土橋哪有心思理會他,你告訴讓他按原計往北撤我保他沒事。”
攻城集團司令部,許氏有看時間已經到了12點。許氏有拿起電話“我命令所有部隊開始攻城。”
東線所有部隊火炮開始轟擊濟南城。所有部隊開始向濟南城攻擊前進。
西線孫師長“你部占領上埠後立刻沿經二路向東攻擊前進,日軍司令部就在你們攻擊路線上,就是那個郵電大樓,如果強行攻擊傷亡太大就炸掉它。”
“是!現在已經打進了濟南城,就剩下活捉司令官了。”
八路軍已經攻入濟南城,雙方在街道上展開李激烈巷戰。
黑夜中槍彈帶著火紅色的流光劃破黑夜,流光掃過街巷濺點火星。不時有血霧爆起。手榴彈,迫擊炮劃過黑夜帶著尖嘯炸起團團火球。日軍修築的街壘在八路軍40火箭筒的攻擊下毫無用處。日軍在八路軍凶猛的步兵火力攻擊下節節敗退。
第四集團軍司令部。
術司令“西線三師到什麼地方了?”
副參謀長“三師和十師不分部隊在攻擊日軍司令部郵電大樓,還沒進內城。”
西線攻擊部隊碰上了硬骨頭,攻擊受阻於郵電大樓。也就是日軍司令部所在地。郵電大樓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五層大樓,大樓堅固易守難攻火力點居高臨下,大樓前一片開闊地,無遮無攔。強行攻擊隻會成為活靶子。八路軍雖然有40火箭筒,但是對於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大樓攻擊力不足。
日軍聯隊長得意的笑道“想拿下郵電大樓沒那麼容易。我看你有多少人往裡填。”
八路軍前線指揮員“媽的!縮在烏龜殼子裡老子就那你沒辦法了?”
命令所有機槍壓製敵人火力,去後麵把地獄大炮給老子拉上來,給我砸開這個烏龜殼子。
“是!”
立刻有人通知後方部隊將地獄大炮推上來。
前方部隊攻擊也沒有停止,在煙霧彈的掩護下不時冒著白煙的火箭彈砸在郵電大樓裡火力點上,炸飛機槍手,掀飛火力點,但是對大樓主體結構破壞甚微。被炸飛的火力點很快就有人補上,火力點並未完全摧毀。
單兵噴火器也一樣,日軍雖然在噴火器下顫抖,但是卻無法徹底擊潰日軍。反倒是噴火兵被日軍集火難以起到作用。
很快後方部隊把地獄大炮送上來。一眾炮兵七手八腳的布置地獄大炮。很快煤氣罐子炮彈被填裝上。
“開炮!”
“嗵嗵……嗵!”
炮彈帶著低沉的嘯聲。
“轟轟……轟!”劇烈的爆炸聲響徹天宇。
巨大的火球冉冉升起,巨大的衝擊波橫掃四周。大樓在煤氣罐子炮彈轟的四處漏風,搖搖欲墜。
原本堅固的大樓變成了危樓。郵電大樓的烏龜殼子在地獄大炮的轟擊下如同紙糊的一般。
八路軍部隊衝進了大樓,雙方在大樓內展開了激戰。大樓內八路軍的八一杠,噴火器,火箭筒和日軍的三八大蓋,九二式重機槍,歪靶子機槍對決結果很明顯,日軍完全不是對手。
日軍郵電大樓守軍陷入了絕境。敗局已經無可挽回。
日軍郵電大樓守軍指揮官看郵電大樓已經不足為憑了。一把拔出指揮刀“天皇的勇士們,整個上埠就剩下我們還在堅持,現在也已經到了最後時刻。為天皇陛下儘忠的時候到了。進攻!進攻!”
郵電大樓殘餘守軍在一片天皇萬歲的呐喊聲中端著三八大蓋衝出郵電大樓,衝向八路軍。
隨後在全都倒在八路軍密集的槍聲中。日軍司令部所在地郵電大樓被拿下了。
日軍指揮官也被八一杠打成了篩子。
黃河北岸吳化文部隊集結地。吳化文在黃河邊看著眼前的黃河心中慶幸著自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濟南城上埠包括郵電大樓被一夜間拿下。那裡可是日軍原本的司令部,留守的部隊也是日軍精銳部隊。他是真沒想到八路軍一夜之間就拿下了包括郵電大樓在內的上埠。
吳化文正在出神,這時就聽見有人喊他。回過頭來看是李長陵和林思揚在喊他。
李長陵“表姐夫,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吳化文“什麼好消息?”
李長陵“讓表姐告訴你吧!”
林思揚“紹周,yanan方麵專門給你發來了賀電,祝賀你起義成功。”
吳化文自嘲的笑了笑“我這是不到黃河不死心啊!真是慚愧,耽誤了這麼長時間。”
李長陵“走吧!一會第四集團軍司令,濟南市委的同誌都要過來慰問起義官兵,也是專程前來看望你的。”
…………………………………
濟南城內大明湖畔北極閣,日軍臨時司令部。
土橋一次這時正拿著望遠鏡觀察中濟南城內的情況。首先映入眼簾的卻是原先自己司令部郵電大樓的頂上的紅旗。
“八格牙路!”
這時參謀跑過來報告“司令官閣下,南京派遣軍司令部電話。”
土橋一次的副官見土橋一次沒有反應就上前一步“司令官閣下,南京畑俊六大將親自打來電話,要和您通話。”
土橋一次搖搖頭“晚了,一切都已經晚了。”但是土橋一次還是接了電話。
“土橋君!”
“司令官閣下,我是土橋一次。”
“土橋君,濟南戰役已經進行了四天了。希望你能再接再厲,我已敦促援軍儘快趕去。”
“嗨!十二軍一定戰至最後一兵一卒。”